阳和楼曾是正定古城的重要地标性建筑,被称为 “九楼四塔八大寺” 之首。
阳和楼始建于金末元初,历史悠久。历经元、明、清等朝代,多次进行修葺,不断维护与完善。但遗憾的是,在二十世纪六十年代,阳和楼曾被毁。不过,2014 年正定县委、县政府聘请梁思成弟子郭黛姮任总设计师,对其进行了复原性重建。
虽然阳和楼是现代在原址重建的仿古建筑,但这里还是继承了古代阳和楼的历史意义。
赋予这座仿古建筑历史意义的是文化。
宋元以来,阳和楼一带便是市井繁华之处,是元曲的创生中心和元杂剧的演艺中心。一代文宗元好问在经历国破家亡的兵燹之后,流寓真定,在此传授散曲创作,并培养了白朴、尚仲贤、李文蔚等一批散曲和杂剧作家。
他们在阳和楼的市井之中演艺,使这里成为华夏元曲真正的发祥地,也为中国戏曲文化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历代帝王官员、文人学士多登楼观景,赋诗题字,这里留下了许多文人墨客的诗词佳作和文化印记。
穿过阳和楼,继续沿着燕赵南大街向北走,来到了开元寺,这里也是一处重要的灵源孕育之地。
开元寺的钟楼,是华夏现存唯一的唐代钟楼。钟楼上悬铜钟一口,造型古朴。铜钟悬挂在木结构钟楼上,千年不坠,堪为一大奇观。
开元寺南遗址发现了唐、五代、北宋、金、元、明、清7个历史时期连续的文化层叠压,出土文物7000余件。
离开开元寺遗址后,夏先衍顺着灵源的气息来到了正定博物馆与隆兴寺,这两处也是灵源孕育之地。
其中,隆兴寺始建于隋朝,又经历代修葺,现为全国保存年代久远、规模大、保存程度完好的寺院之一,内有摩尼殿、倒坐观音、转轮藏、龙藏寺碑、大悲阁和毗卢殿等。
大悲阁内,有华夏现存最高大、最古老的铜铸立佛——千手千眼观音铜像。当年,宋太祖赵匡胤下令铸造大悲菩萨铜像,这尊高达21.3米的铜像,历时4年完成。
喜欢掌洞天福地,建人间仙国请大家收藏:(m.x33yq.org)掌洞天福地,建人间仙国33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