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魏太平九年三月,高丽半岛的仁川港口还裹在刺骨的春寒里。
海风卷着细密的冷雨,像无数根淬了冰的细针,狠狠拍打在新扩建的码头夯土上;
溅起的海浪混着黑褐色的泥沙,在岸边浅滩积成一滩滩浑浊的水洼。
码头上,三艘挂着燕山军黑底红纹旗帜的运输大船在港口里停泊着;
船身还沾着墨绿色的海草和泛白的盐霜,船帆耷拉着;
像是累极了的汉子垂着的肩膀,显然刚经历过黄海风浪的漫长折腾。
李骁站在码头边,一只手紧紧裹着身上的熊皮披风,内棉甲的领口拉高到下巴。
他比从天津卫出发前瘦了一圈,原本的腰带重新扎了孔;
脸色是长期海上颠簸留下的蜡黄,连眼神还透着股挥之不去的萎靡;
之前十几天的航海,他算是被黄海的风浪折腾得够了。
初春的黄海上大雾弥漫,风向紊乱;
大船被浪头掀得上下颠簸,十来天都吃不进啥东西;
这些日子哪怕踩在实地上,脚下还总觉得在晃,像踩在棉花上,过了些日子还是有些不适应。
“老李,别看了,今天估计后续部队的船还没到,该先去看战马吧。”
旁边的章远拍了拍他的肩膀,语气平稳得像没事人一样。
一同来的章远倒是一点没受晕船影响,脸色红润,眼神明亮;
连盔甲上的铜扣都擦得锃亮,仿佛这十来天不是在海上颠簸,而是在燕州的军营里闲住。
李骁点头,跟着章远往营地走。
营地就在仁川港北面不远处,用木栅栏围了起来;
里面的高丽工匠正在燕山军的指挥下在一排排马厩旁继续扩建,用夯土把栅栏的缝隙都糊起来防风。
数百匹燕山军的战马正低着头,有气无力地嚼着草料;
有的甚至只是站着发呆,连尾巴都懒得甩一下。
兽医带着一群高丽仆从正蹲在最靠里的马厩边,手里拿着一个竹筛子;
正把晒干的大豆和本地收割的黑麦草混在一起,边筛边用手搓匀;
确保每一口草料里都有豆子,才小心翼翼地倒进马槽。
他身边放着一个陶碗,里面盛着切碎的生姜和艾草:这是用来给闹肚子的战马拌料的,能暖肠胃。
“怎么样?今早没再拉稀的吧?我看这马都掉膘了。”
李骁走到兽医身边,声音有些沙哑。
兽医赶紧站起身,双手在围裙上擦了擦,躬身回道:
“将军放心!昨晚给那几匹闹肚子的马喂了生姜艾草料,今早看粪便都成块了!
尤其是东边那几匹枣红马,刚才还主动凑过来吃豆饼;
嚼得‘咯吱’响,精神头比前两天好多了!”
“再过十天半个月,等它们彻底适应了本地草料;
就能拉出去遛遛,绝对能很快添上膘!”
李骁这才松了口气。
这次登陆仁川,他们第一趟带的大多是骑兵,军械和大批步兵都还在海上飘着。
从燕州把战马从海上运到高丽,战马不仅要适应新环境,还得适应新牧草,可比人精贵多了;
要是带来的战马都垮了,燕山军在高丽接下来的仗可就难打了。
他蹲下身,摸了摸一匹战马的脖子,战马打了个响鼻,用头蹭了蹭他的手,比前两天温顺多了。
“上点心,每天早晚各查一遍马粪,有一点不对劲就报!
再多给马厩铺层干草,这地方海风大,别让这群畜生祖宗着凉!”
李骁站起身,对着老周细细叮嘱,生怕出一点差错。
往主营帐走的路上,章远忍不住开口:
“老李,要不你躲躲?高丽王那边……怕是又要派人来催咱出战了。”
李骁摆摆手:“狗日的高丽王都说了,我们燕山军的部队才到了不到一半,在海上飘了半拉月,老子都差点骑不上马。”
章远点头:“我也讨厌这帮高丽人弯弯绕绕那一套,听不懂人话。”
“歇也歇不安稳,伸手不打笑脸人;
这帮家伙一边送礼一边催战,老子还真不好翻脸。”
“感觉在认爹这方面,高丽有天赋,高丽王李倧那副恭顺样子,咱不好来硬的。”
自从他们二月下旬登陆仁川后,高丽王李倧简直把他们当成了救星;
又是亲自带着满朝文武出迎,在王宫设宴款待,又是派王室子弟全程陪同;
一口一个‘王师’,虽然吃的东西看着都是些前菜寒酸了些,但是情绪价值到位。
热情得让人招架不住,把李骁和章远捧得跟神仙似的。
可酒过三巡,李倧就急着问:‘何时出兵北上?西京城(平壤古称)的东狄狗贼和高丽伪军韩家兄弟就差最后一口气了,王师一到,必定马到功成!’
当时李骁就直接拒绝了立刻北上出战;
开玩笑!
刚海运晃荡了十几天,战马蔫得连草料都吃不下,部队才到了三分之一;
连李骁那会儿自己骑马都腿软,不可能靠燕山军蔫啦吧唧的骑兵去啃西京城的坚城?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燕山血旗:开局千户所暴杀天下》无错的章节将持续在33言情小说网更新,站内无任何广告,还请大家收藏和推荐33言情!
喜欢燕山血旗:开局千户所暴杀天下请大家收藏:(m.x33yq.org)燕山血旗:开局千户所暴杀天下33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