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臆测并非空想,而是附着“可行性分析”:“铁鸟升级需先炼‘轻质钢’,格物院已在试炼;地脉探测可参考磁石吸铁之理,或能成。”沈括将这些分析呈给皇帝,笑道:“就算成不了事,让学子们多想想‘以后能怎样’,总比只念古书强。”
皇帝看着那幅“跨洋铁鸟图”,图上标注“若时速达百里,半月可至美洲”,又看了“天外访客应对预案”(注:若遇UFO,先观其动向,勿轻举妄动),忽然说:“林远当年说无线电能跨洋,也被人笑过。这些图,就留着给后人看看吧。”
探研之度:不盲信,不遽斥
深秋的研究院里,一场辩论正酣:老医官坚持“《周易》可断病”,算学博士则要“用显影机测卦象与病症的关联”。沈括恰好撞见,便道:“林大人说‘信其理,不信其迷’——若卦象能归纳病症规律,便学其理;若只是空谈,便弃其迷。”
辩论的结果,是他们选了百例病症,对照病人的“生辰卦象”分析,发现“无显着关联”,老医官虽怅然,却在记录上签了字:“实证如此,当从之。”而对那“能感水源”的牧民,他们则将其经验编成《识水要诀》,推广给北境屯垦者。
林远在江南得知这些事,在信里写道:“玄微院的用处,不在得出结论,而在保持‘探究之心’——知道自己有所不知,比假装全知更可贵。”他随信寄来一本《探研札记》,最后一页写着:“今日之异闻,或为明日之常识;今日之玄理,或为明日之格物——留条路给后人,便是功德。”
沈括将札记挂在研究院的正厅。窗外,无线电的滴滴声依旧,学子们对着古籍与铁鸟图纸忙碌,身影在暮色中拉得很长。他们或许永远解不开所有谜团,但这种“不盲信、不遽斥”的探研之态,本身就是一种进步——就像林远说的,给未来留条路,路总会越走越宽。
喜欢物流之王之再续前缘请大家收藏:(m.x33yq.org)物流之王之再续前缘33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