容珩看向容瑾,眼里闪过一丝赞许:“你说得有道理。民心安定,比增兵十万更重要。”
他转向众臣:“萧元帅的提议,你们觉得如何?”
吏部尚书躬身道:“陛下,萧元帅的计策稳妥!增兵三万既能显威,又不至于耗空国库;派使者问罪,则占尽道义,老臣赞同!”
其他大臣也纷纷附和,刚才的争论声换成了对细节的讨论——谁来领兵驰援?派谁当使者去北漠?粮草如何调度?
容珩看着众人各抒己见,忽然道:“援军统领,朕打算让萧元帅亲自担任。”
萧沅毫不犹豫:“臣,领旨!”
“使者一职……”容珩沉吟片刻,目光落在容瑾身上,“瑾儿,你愿不愿意去?”
满殿皆惊。让刚满十三岁的太子亲赴北漠,这未免太过冒险。卫蓁蓁刚要开口劝阻,却被容珩用眼神制止了。
容瑾愣了一下,随即挺直脊背:“儿臣愿意!”
“太子殿下不可!”礼部尚书急忙劝阻,“北漠新王性情暴戾,万一伤了殿下……”
“正因他暴戾,才更该让他看看我大启的气度。”容瑾朗声道,“儿臣去,不仅是为了问罪,更是为了让北漠百姓看看,咱们不是好战之辈。就像师母说的,治病要先治根,或许这次去,能找到他们寻衅的根源。”
萧沅看着容瑾,眼里满是欣慰:“殿下有这份担当,臣佩服。臣在雁门关接应,定保殿下周全。”
容珩点头:“好!就这么定了。太子明日出发,带三十名护卫,再加一名熟悉北漠风俗的通事。萧元帅三日后启程,务必在太子抵达北漠王庭前,把雁门关的防线筑牢。”
散朝时,雪已经停了。卫蓁蓁陪着容珩走在回凤仪宫的路上,踩在积雪上发出咯吱咯吱的声响。“陛下,让瑾儿去北漠,是不是太冒险了?”她终于忍不住问道。
“冒险,但值得。”容珩握住她的手,掌心的温度透过厚厚的锦缎传过来,“赫连烈刚登基,内部不稳,未必敢真对瑾儿动手。况且萧沅在雁门关接应,安全无虞。更重要的是,让瑾儿去看看边境的苦,看看北漠的真实情况,比在宫里读十本兵书都有用。”
他顿了顿,望着远处东宫的方向:“他是未来的君主,总得学会在风浪里行走,而不是永远躲在咱们身后。”
卫蓁蓁沉默了。她想起容瑾小时候,第一次学骑马摔破了膝盖,哭着要她抱,容珩却站在一旁说“自己站起来”。如今想来,他对孩子的严苛里,藏着多少不为人知的期许。
“那……我去给瑾儿准备些御寒的衣物,北漠比京城冷多了。”卫蓁蓁轻声道,眼眶有些发热。
“让沈清辞也帮忙准备吧。”容珩笑道,“那孩子心细,比咱们想得周到。”
东宫的灯亮到了后半夜。容瑾正在收拾行装,沈清辞坐在一旁,给他的行囊里塞着暖手炉、伤药,还有几本关于北漠风俗的书。“北漠人爱喝烈酒,你不胜酒力,宴席上能推就推,我给你备了醒酒药,藏在靴子里。”她一边说,一边在小纸条上写着注意事项,“他们的礼节跟咱们不一样,见面时别先伸手,得等对方行礼……”
容瑾看着她认真的样子,忽然握住她的手:“清辞,等我回来。”
沈清辞脸颊微红,点了点头:“我在京城等你,还会帮你整理朝政笔记,等你回来给你看。”她顿了顿,从袖中取出一枚玉佩,上面刻着个“安”字,“这是我娘留给我的,据说能辟邪,你带着。”
容瑾接过玉佩,紧紧攥在手心,仿佛握住了整个寒冬的暖意。
三日后,萧沅带着三万援军离开京城。出征那天,柳萱挺着大肚子来送行,寒风里,她的脸色有些苍白,却依旧笑着给萧沅整理披风:“到了雁门关,记得按时喝药,别总熬夜看舆图。”
“知道了。”萧沅握住她的手,指尖轻轻摩挲着她手背的冻疮——那是早年在药王谷制药时留下的旧疾,一到冬天就犯。“你在京城好好的,别惦记我,也别总操心谷里的事,晚晴能应付。”
“放心吧。”柳萱踮起脚,替他拂去肩上的雪粒,“等你打退了北漠,回来正好能赶上孩子出生。”
萧沅笑了,眼里的坚毅里多了几分温柔:“好,我一定赶回来。”
号角声响起,萧沅翻身上马,玄色披风在寒风里展开,像一只展翅的雄鹰。他回头望了一眼柳萱,又看了看站在城楼上的容珩与卫蓁蓁,扬鞭大喝:“出发!”
三万铁骑踏雪而行,马蹄声震得地面微微发颤,很快消失在远方的官道上。柳萱站在城门口,直到再也看不见那抹玄色身影,才轻轻抚摸着小腹,低声道:“爹爹去保家卫国了,你们也要乖乖的,等他回来。”
与此同时,容瑾的使团已抵达北漠边境。北漠的冬天比大启冷得多,寒风像刀子一样刮在脸上,护卫们都裹紧了披风,容瑾却依旧挺直脊背,按着腰间的佩剑——那是萧沅送他的,说“剑是用来防身的,不是用来吓人的”。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重生后我成了暴君心尖宠请大家收藏:(m.x33yq.org)重生后我成了暴君心尖宠33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