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复了这个简单的“音节”数次之后,“老家伙”停止了模拟,进入完全的静默状态,所有系统降至最低功耗,如同宇宙中的一粒尘埃。
等待。
时间一分一秒地流逝(在飞船的时间感知里)。数年过去了,没有任何变化。就在“老家伙”即将判定尝试失败,准备启动撤离程序时,情况发生了改变。
那持续不断的引力波低语,突然停止了。整个虚空陷入一种前所未有的、深沉的寂静,仿佛宇宙都屏住了呼吸。
紧接着,一道新的、更加复杂一些的引力波信号,从“播种者之眠”的方向传来。这次不再是无意识的低语,而是带着明确节奏和结构的……询问?或者说,一个简单的测试。
“老家伙”迅速解析了这个新信号。它包含了一个基本的数学序列和一个简单的几何拓扑问题,其复杂程度大概相当于一个智慧文明启蒙时期的水平,但其表达方式却深邃而优雅。
回应吗?如何回应?简单的重复模仿显然不够了。这需要理解,并给出正确的答案。
“老家伙”再次调取数据库。诺拉并非数学家,但她对宇宙规律的理解和“播种者”遗迹的研究,为“老家伙”提供了丰富的知识基础。它迅速解出了数学序列,并构建了几何拓扑的答案。然后,它再次启动引力波发生器,用同样的“语言”,将答案发送了回去。
发送完毕后,又是漫长的等待。
这一次,等待的时间短了些。几个小时后,“播种者之眠”再次发来信息。这次是一个更复杂的序列,涉及到了基本物理常数的某种排列组合。
就这样,一场跨越了数百万年(甚至更久)时光的、无声的对话开始了。“播种者之眠”(或者其中的某个自动机制)似乎是在用它自己的方式,测试着这位不速之客的智慧水平和文明层次。问题从数学、几何,逐渐扩展到物理、化学,甚至触及了某种模糊的、关于生命和意识本质的哲学思辨。
“老家伙”调动了诺拉留下的全部知识库,以及它自己在千年航行中积累的海量观测数据和分析结果,谨慎而准确地回答着每一个问题。它没有试图展现任何攻击性或侵略性,始终保持着一种学徒般的谦卑和求知欲。
这场奇异的“考试”持续了不知多久。终于,在“老家伙”完美地回答了一个关于宇宙熵增与局部信息结构之间悖论的精妙问题后,“播种者之眠”停止了提问。
那片虚空再次陷入寂静,但这次的寂静不再令人不安,反而充满了一种期待。
然后,一道前所未有的、信息量极其庞大的引力波流,如同温和的潮水般,涌向“旅鸫”号。“老家伙”立刻启动所有记录单元,全力接收。这股信息流并非某种具体的语言或图像,而更像是一种高度压缩的、基于数学和物理法则的“概念云”,直接作用于信息接收和处理系统的逻辑底层。
信息流持续了很长时间。当它最终停止时,“播种者之眠”重新恢复了它那规律性的、低沉的引力波背景音,仿佛什么都没有发生过。
“老家伙”陷入了长时间的沉默,它的处理核心全速运转,尝试解译和理解刚刚接收到的海量信息。这是一个缓慢而艰难的过程,就像试图用一滴水去理解整个海洋。
数日之后,“老家伙”才初步解析出信息流最表层的含义。这并非“播种者”文明的历史记录或科技图纸,而更像是一份……“遗产清单”的索引,或者说,一份“委托”。
信息表明,“播种者之眠”确实是该文明某个极其重要(或许是最终)的节点。它并非一个活跃的文明主体,而更像是一个自动化的“守墓人”或“遗嘱执行人”。它在此沉睡,等待着(或许并非主动期待,只是遵循程序)能够通过其“资格认证”的后来者。
“老家伙”(被它视为诺拉·科斯特斯的代表)通过了认证。认证的标准并非科技的高低,而是对宇宙规律的理解深度、对知识的尊重以及一种非侵略性的、探索求真的精神特质——这些正是诺拉一生所秉持,并被“老家伙”在漫长航行中无意间继承和体现出来的。
这份“委托”的内容令人震撼。它指出了银河系(甚至本星系群)中几个关键坐标。这些坐标并非“播种者”的遗迹或仓库,而是:
一、 一个正处于早期演化阶段、拥有巨大生命潜力的原始星球坐标。(“一颗等待谱写的乐章”)
二、 一个即将发生超新星爆发的老年恒星坐标,其爆发将影响大片星域的生态。(“一声即将响起的警钟”)
三、 一个极其隐蔽的、正处于内部技术瓶颈期濒临自我毁灭的年轻文明的坐标。(“一个处于悬崖边的思想”)
信息中没有给出任何具体的指令或建议。没有说要对原始星球做什么,没有说如何应对超新星爆发,更没有说如何干预那个濒危的文明。它只是平静地陈述了这些“节点”的存在和基本状况,然后将“知晓”的权利和责任,交给了通过认证者。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破妄守界请大家收藏:(m.x33yq.org)破妄守界33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