轮回塔第三层的穹顶,悬浮着数不清的法则星辰。它们不像寻常星辰那般散发恒定的光,而是忽明忽暗,时而碰撞融合,时而碎裂成更小的星屑,每一次变化都牵扯着空间的震颤——这里是法则的本源之地,混沌初开时的秩序便凝结在这些星辰之中。
秦风仰头望去,目光落在最东侧一团呈六角形的淡蓝色星辰上。那星辰边缘总萦绕着几缕若有若无的光带,光带尽头隐现着与星辰本体一模一样的虚影,仿佛无数个“它”在同时存在,却又隔着看不见的屏障。
“这不是……”他眉头微蹙,识海中忽然翻涌出一段被尘封的记忆——大学图书馆里,摊开的《量子物理导论》上,关于“平行宇宙”的示意图正与眼前的景象重叠。那时教授在讲台上说:“每一个选择,每一次粒子的随机运动,都可能衍生出一个平行空间,它们共享时间线,却永不相交……”
话音在记忆里消散的刹那,秦风的目光骤然锐利如刀。他盯着那团六角星辰,又扫过周围其他星辰:有的星辰虚影与本体反向旋转,那是时间流速不同的佐证;有的虚影忽明忽暗,似有若无,恰如轮回中“存在与消亡”的临界态;还有的一半炽烈如阳,一半幽暗如阴,虚影却正好阴阳颠倒……
“原来如此!”他猛地攥紧拳头,指节因用力而泛白,“平行空间的本质,是法则的‘可能性’!空间、时间、轮回、阴阳,本就是构成‘可能性’的基石!”
这个念头如惊雷劈入识海,原本沉寂的青铜轮回宝镜忽然震颤起来。镜面泛起涟漪,映出的不再是他的倒影,而是无数个“秦风”:有的身着古装在练剑,有的穿着现代卫衣在实验室记录数据,有的甚至化作一道流光穿梭在星云之间……这些“他”的动作、境遇各不相同,却在某个瞬间做出了相同的选择——触碰法则星辰。
“宝镜能穿越,不是因为它能撕裂壁垒,而是它能捕捉‘可能性’!”秦风的声音带着抑制不住的激动,指尖在空中快速勾勒,将现代理论与法则本质一点点拼接,“就像那本物理书上说的,粒子在观测前处于叠加态——空间的叠加态,就是平行世界;时间的叠加态,就是过去与未来的交织;轮回的叠加态,是因果线的不同分支;阴阳的叠加态,是事物的正反两面……”
他的悟性在此刻展现得淋漓尽致,仿佛天生就能在看似无关的事物间找到纽带。现代科学的“理论模型”与修真世界的“法则本质”,在他识海中不再对立,反而像钥匙与锁孔般严丝合缝。
青铜宝镜的震颤愈发剧烈,镜面上浮现出细密的纹路,竟与第三层穹顶的法则星辰轨迹完全吻合。当秦风将内息注入宝镜时,镜面突然亮起一道光柱,直直射向那团六角形星辰。
光柱穿过星辰本体,落在它的虚影上。令人震惊的一幕发生了:虚影竟与本体产生了共鸣,两者之间的空间泛起涟漪,隐约出现了一道稳定的通道。通道另一端,传来陌生的风声与草木气息,那是另一个空间的味道。
“空间的‘可能性’被激活了。”秦风深吸一口气,目光转向宝镜里某个身着战甲的“自己”——那个“他”正站在一片焦土上,周围是破碎的轮回塔残骸,显然经历了一场毁灭性的灾难。“这是轮回的‘可能性’——不同的选择,导向不同的结局。”
他再将时间法则注入宝镜,镜中景象开始快进:焦土上的“他”逐渐老去,而另一个世界里穿着卫衣的“他”正在庆祝某项实验成功。当时间流速放缓至极致,两个“他”的动作竟出现了瞬间的同步,仿佛跨越了时间的壁垒。
“时间不是单向的河流,而是无数‘现在’的叠加。宝镜能找到不同时间点上的‘同步瞬间’,以此定位穿越的节点。”
最后,他引动阴阳二气。宝镜的光芒瞬间分为黑白两色,黑色部分映出的“他”都走向了消亡,白色部分则尽是新生与圆满。当黑白二气交融,镜面中央浮现出一个模糊的轮廓——那是所有“可能性”的原点,也是穿越的终极坐标。
此刻的秦风,眼中再无迷茫。他看着青铜宝镜,就像看着一本写满答案的书。那些曾让他困惑的“穿越”之谜,在现代理论与法则本质的碰撞下彻底解开:宝镜的力量,源于对“可能性”的掌控——它能在空间的叠加态中找到通道,在时间的同步瞬间锁定节点,在轮回的因果分支里选择方向,在阴阳的正反两面中平衡能量。
而他自己,之所以能领悟这一切,正是因为那份跨越两个世界的知识储备,与他对法则的超凡悟性。当现代科学的逻辑框架,遇上修真世界的法则具象,便如星火撞上干柴,燃起了照亮本源的烈焰。
秦风抬手轻抚宝镜,镜面的震颤渐渐平息,却在他掌心留下一道温暖的印记。他知道,从这一刻起,这面青铜宝镜不再是神秘的信物,而是他掌控四大法则、穿梭万千“可能性”的钥匙。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铜镜约请大家收藏:(m.x33yq.org)铜镜约33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