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肃听着,眼神中的忧虑渐渐被思索取代。他知道刘备目前实力尚弱,若能得荆南四郡,确实能壮大其力量,成为对抗曹操的有力盟友。而“借”南郡西面一部分,虽有些许不快,但若能换来刘备军全力配合攻打南郡,似乎也并非不可接受。
“此事非同小可,吾需先向吴侯禀报。”鲁肃沉声道,“请子璋先行在府上歇息,吾今日便去见吴侯。”
陆瑁知道,这是鲁肃在为他争取机会。他拱手道:“有劳子敬先生了。”
鲁肃果然是行动派,他立即前往孙权府邸。陆瑁则在鲁肃府中,一面等待消息,一面暗中打探庞统的线索。他托鲁肃府上的门客和仆从,在不经意间询问荆襄一带是否有奇人异士流落江东,尤其是那些不喜功名,却谈吐不凡之人。然而,数日下来,并无任何确切消息。
终于,第三日,鲁肃派人来请陆瑁,言吴侯召见。陆瑁整理衣冠,心中再次将诸葛亮交代的话语细细梳理了一遍,深吸一口气,跟随引路的侍卫,前往孙权府邸。
孙权府邸气势恢宏,处处透着江东霸主的威严。陆瑁被引入大殿,只见孙权端坐主位,身着玄色常服,面容英武,目光如炬,不怒自威。殿内文武分列,周瑜赫然在列,他一身戎装,面色冷峻,眼神中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倨傲。
陆瑁上前躬身行礼:“外臣陆瑁,拜见吴侯!”
“子璋免礼。”孙权的声音沉稳而有力,“子敬已将你的来意禀报于吾。刘豫州与孔明先生,在赤壁之战中出力甚多,吾心甚慰。只是这荆州之地,关系重大,非同小可。”
陆瑁知道,重头戏来了。他不卑不亢地站立着,将诸葛亮之前的谋划,再次向孙权详细阐述。他先是感谢孙权在赤壁之战中鼎力相助,使得曹操大败,天下得以保全。随后,他话锋一转,指出曹操虽然败退,但其北方根基未损,随时可能卷土重来。
“吴侯,”陆瑁言辞恳切,“如今曹操虽败,但其百万雄师仍存大半,北方仍是其囊中之物。若我孙刘两家因一城一地而生嫌隙,他日曹操卷土重来,恐我等将再陷危局。唯有精诚合作,方能长久抵御曹贼。”
他接着道:“我主刘豫州,素有匡扶汉室之志,然久无立锥之地。如今赤壁大胜,正是壮大实力,以为基业之本的时机。孔明军师之意,是希望我军能助江东攻取南郡,以分担周都督的压力,尽快拿下江陵。同时,我主刘豫州可趁势攻取荆南长沙、武陵、零陵、桂阳四郡,以为立足之本。此四郡多山林,民风彪悍,曹军鞭长莫及,正可由我军经营,作为江东的西面屏障,分曹操之兵力,使其不敢轻易东顾。”
陆瑁说到此处,语气略微放缓,但眼神却更加坚定:“至于南郡,我主知周都督志在必得,故不敢奢求全郡。只希望能向江东‘借’得南郡西面一部分,如公安、孱陵等地,作为我军攻取荆南四郡的门户与后方支援之所。此举,非为觊觎江东固有之地,实乃为方便我军行动,更好地与江东形成掎角之势,共同抵御曹操。如此,则孙刘联盟稳固,曹操不敢轻犯,天下大势,可期矣!”
陆瑁言毕,大殿内一片寂静。孙权目光深沉,看不出喜怒。周瑜则冷哼一声,显然对陆瑁的提议心存不满。其余文武也窃窃私语,议论纷纷。
良久,孙权才缓缓开口:“子璋所言,吾已尽知。刘豫州之意,吾亦能体谅。然荆州乃战略要地,此事关系重大,非吾一人能决。容吾再思量几日。”
他看向鲁肃,吩咐道:“子敬,陆使者远道而来,便先由你安排歇息。待吾思虑周全,再行召见。”
“诺!”鲁肃躬身领命。
陆瑁知道,这是孙权在给自己留有余地,也是在给他与鲁肃进一步周旋的机会。他再次行礼,然后跟随鲁肃,退出了大殿。
回到鲁肃府邸,陆瑁心中焦急,但面上却不露分毫。他知道,真正的较量,或许才刚刚开始。
与此同时,孙权在大殿内只留下了鲁肃一人。
“子敬,”孙权的声音带着一丝疲惫,他挥了挥手,示意鲁肃坐下,“你以为这陆瑁所言,有几分真,几分假?”
鲁肃沉吟片刻,拱手道:“回禀吴侯,陆瑁所言,当有八九分真。刘豫州如今兵微将寡,急需一块立足之地。荆州四郡,正是其求生之所。至于南郡,他若能得西面一部分,便可与荆南四郡连成一片,形成一个相对完整的战略区域。”
孙权眉头紧锁:“可这南郡,公瑾已率大军苦战多时,眼看就要唾手可得。若此时让刘备分一杯羹,公瑾那边,恐难以接受。况且,刘备得了荆州,他日势大,岂非又一曹操?”
鲁肃闻言,起身走到地图前,指着荆州地形,缓缓分析道:“吴侯所虑甚是。然吾以为,陆瑁所提,并非全无益处,反而有两大好处,可保我江东利益。”
“哦?说来听听。”孙权饶有兴趣地看向鲁肃。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辅佐汉室,重振三国请大家收藏:(m.x33yq.org)辅佐汉室,重振三国33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