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一字一顿地说道:“刘备如今根基不稳,正是求贤若渴之时。若陆瑁这等人才被他所用,辅佐孔明,则刘备如虎添翼,他日必成我江东的心腹大患!吾今日留下他,既是为了江东的未来,也是为了削弱刘备潜在的力量。哪怕他心中有所怨怼,只要能为我江东所用,便是值得的!”
鲁肃听完周瑜的这番肺腑之言,方才恍然大悟。他终于明白了周瑜的深谋远虑,也理解了周瑜为何会抛出如此强硬的条件。这并非意气用事,而是周瑜对天下大势和人才价值的精准判断。一个鬼谷门人,一个能以奇谋扰乱大军的将才,其价值确实无法估量。
“都督英明,吾不及也!”鲁肃由衷地叹服道,“若陆子璋真有如此之才,吾等确实不该放他离开。只是,他毕竟是刘豫州使者,又曾追随刘豫州多时,要他归心江东,恐非易事。”
周瑜冷哼一声:“人心叵测,但利益与前程,往往能动摇人心。吾已给他开出了优厚的条件,也向他展示了江东的强大。他若识时务,自会知道何去何从。若他当真宁死不屈,那也只能怪他有眼无珠,辜负了这身才华!”
他再次看向中军大帐,眼神中闪过一丝复杂的情绪,既有对人才的渴求,也有对刘备的提防。
“不过,子敬,你方才说得对。吾虽欲留下他,但手段也不能太过粗暴。”周瑜沉吟片刻,目光变得更加深邃,“吾给他时间考虑,你可从中周旋一二,晓以利害。但底线不可退让——他必须归附江东,才能让刘备得到荆州。这便是他为刘备所能做出的最大贡献!”
鲁肃心中了然,知道周瑜这是在给他下达新的任务。他拱手道:“诺!吾定当尽力说服陆子璋,为都督分忧。”
中军大帐内,陆瑁在周瑜那句“你必须回江东效力”的巨大压力下,陷入了前所未有的挣扎。忠诚与道义,主公的宏图霸业,两相权衡,重如千钧。他闭上眼,脑海中浮现出刘备那双饱含仁慈与期待的眼睛,以及诸葛亮临行前那句深远的叮嘱:“万事当以自身安危为重,切莫逞一时之勇。”然而,此刻周瑜的条件,无疑是将他置于一个两难的境地。若他留下,刘备便能得到荆州;若他离开,刘备可能失去一切。
他深吸一口气,努力平复内心的激荡。诸葛亮的计策,是借力打力,让周瑜心甘情愿地“借”出南郡。但周瑜的回应,却是一招釜底抽薪,直接冲着他陆瑁而来。他知道,这不仅仅是周瑜对他的考验,更是对刘备集团的一次巨大挑战。
就在陆瑁心潮澎湃,难以自持之时,帐帘忽然掀开,鲁肃与周瑜重新步入帐中。周瑜的目光再次锁定陆瑁,眼神中带着一丝审视与玩味,似乎在期待着陆瑁的答复。鲁肃则面露一丝担忧,他知道陆瑁此刻面临的抉择有多么艰难。
陆瑁迎着周瑜的目光,深吸一口气,心中已然有了决断。他知道,在这样的时刻,任何犹豫或动摇,都可能被周瑜视为软弱,从而失去谈判的主动权。他必须展现出刘备麾下士人的骨气与决心。
他上前一步,向周瑜深深一揖,语气坚定而有力,字字铿锵:“多谢都督厚爱,陆瑁感激不尽。然自古忠臣不事二主,瑁既已追随刘豫州,便当忠心不二,至死不渝。我主刘豫州乃汉室宗亲,仁德宽厚,胸怀天下,匡扶汉室之志,天下共知。瑁虽不才,愿追随主公,肝脑涂地,死而后已!”
陆瑁的声音在大帐中回荡,掷地有声,没有丝毫退缩。他用最直接、最坚决的方式,拒绝了周瑜的招揽。
周瑜的脸色,在陆瑁说出这番话后,瞬间变得阴沉。他那双锐利的鹰眼,死死地盯着陆瑁,仿佛要将他生吞活剥。他从未想过,一个年轻文士,在面对如此诱惑与威胁时,竟能如此决绝。帐内其他江东将领也纷纷侧目,对陆瑁的这份骨气感到震惊。
鲁肃则在旁边暗自叹息,他知道陆瑁此举,虽然彰显了忠义,却也可能彻底激怒周瑜,导致谈判破裂。
“好!好一个忠臣不事二主!”周瑜冷笑一声,语气中充满了压抑的怒火,“既然你如此执迷不悟,不识抬举,那便恕吾不能相助了!刘豫州欲取荆州,便凭他自己本事去取吧!”
周瑜猛地一拍桌案,发出“砰”的一声闷响,震得桌上的茶盏都跳动了一下。他站起身,走到陆瑁面前,居高临下地俯视着他,眼神中充满了威胁:“陆子璋,你可知你今日之举,将断送刘豫州多少年的心血?你可知你今日之言,会让刘豫州失去多少将士的性命,才能换来一块立足之地?”
陆瑁毫不退缩,他直视周瑜那双燃烧着怒火的眼睛,语气平静,却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决绝:“瑁深知此举后果。然,忠义二字,重于泰山。若为区区城池而背弃主公,瑁何颜立于天地之间?又何谈匡扶汉室之志?”
他随即话锋一转,语气中带着一丝傲然,也带着一丝无奈:“既然周大都督不允,那便罢了。我主刘豫州虽势单力薄,但有军师诸葛孔明辅佐,麾下将士皆是忠勇之辈。即便没有江东相助,我等也愿放弃南郡。荆南四郡,我军自会尽力去取,至于南郡,大家就各凭本事!”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辅佐汉室,重振三国请大家收藏:(m.x33yq.org)辅佐汉室,重振三国33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