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守军在韩玄的指挥下,拼死抵抗,箭矢、滚木、擂石,如雨点般倾泻而下,给攻城军造成了不小的伤亡。刘备军虽勇猛,但面对坚固的城防,一时也难以攻破。
战至中午,双方互有伤亡,攻城之势稍缓。刘备见强攻一时难以奏效,便下令鸣金收兵,暂且退回营寨,休整兵马,再做打算。
守军的顽强抵抗,超出了刘备的预料。特别是老将黄忠,虽年近花甲,却依旧勇猛异常,他手持大刀,立于城头,箭无虚发,令刘备军的攻城部队寸步难行。
当夜,中军帐内,灯火通明。刘备并未因白日的失利而气馁,他对着悬挂的荆州地图沉思。他那双饱经风霜的眼睛,紧紧地锁定在长沙城的位置,眉头紧锁。他深知,长沙城坚,太守韩玄虽性情暴躁,不足为虑,但老将军黄忠,实乃心腹大患,亦是难得的将才。
“黄汉升……”刘备轻声呢喃着这个名字,眼中充满了敬佩与渴望。他想起了白日里黄忠那威风凛凛的身影,那百步穿杨的箭术,那悍不畏死的勇猛,无一不让他心生爱才之意。他知道,若能得此人相助,则荆南定矣,甚至他日北伐中原,亦多一员得力干将。
然而,强攻伤亡必重,且未必能胜。刘备不忍心让自己的将士,在攻城战中付出无谓的牺牲。他转头看向身旁的诸葛亮,眼中带着询问与期盼:“军师,今日之战,想必你也看到了。黄忠老将军,实乃当世虎将。若能得其相助,实乃我军之幸。不知军师可有良策,既能攻下长沙,又能收服黄忠?”
诸葛亮轻摇羽扇,脸上带着一丝成竹在胸的微笑。他早已料到刘备会有此问。
“主公爱才之心,亮甚是钦佩。”诸葛亮缓缓说道,“黄忠此人,忠义无双,武艺绝伦,确是难得的将才。若要收服他,强攻乃是下策,只会激起他的反抗。当以智取,攻心为上。”
他顿了顿,眼中闪烁着智慧的光芒,继续说道:“主公若想收服黄汉升,明日可先让子璋出战,观其虚实,再图良策。”
刘备闻言,眉梢一挑:“让子璋出战?”他知道陆瑁智勇双全,但黄忠毕竟是成名已久的老将,他担心陆瑁太过年轻,恐有闪失。
诸葛亮微笑着解释道:“主公放心。亮让子璋出战,并非要他与黄忠死战,而是有三重用意。”
“其一,子璋武艺高强,且心思缜密,与黄忠交手,既能试探出黄忠的真实实力,又能保证自身安全,不至于被黄忠所伤。”
“其二,子璋亦是当世少年英杰,名扬天下。让他与黄忠这等老将交手,英雄惜英雄,或许能激起黄忠心中的共鸣,为日后招降埋下伏笔。”
“其三,也是最重要的一点,”诸葛亮的眼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狡黠,“亮已有一计,可让黄忠与韩玄心生嫌隙,反目成仇。届时,我军再以仁义相待,黄忠必将感念主公恩德,归心于我主公!”
刘备听完诸葛亮的分析,心中豁然开朗。他知道,军师既然如此说,必然已有万全之策。他抚掌赞道:“军师之谋,高深莫测,备佩服之至!好!明日便依军师之计行事,先让子璋出战,探探那黄忠的虚实!”
次日,天刚蒙蒙亮,一缕晨曦刺破东方的云层,为江陵大地镀上了一层淡金。陆瑁早已披挂整齐,银甲在晨光下熠熠生辉,他手提那杆名震天下的霸王枪,翻身上马。这一次,他并未下令攻城,而是独自一人,策马径直来到长沙城下。
他立马于阵前,身姿挺拔如松,声若洪钟,直贯云霄,指名道姓地喝道:“城上的韩府君听着!我乃皇叔刘豫州麾下大将陆瑁!久闻黄汉升将军大名,冠绝天下,今日特来请教!黄老将军可敢出城与我一决胜负?”
这声音,如同平地惊雷,在长沙城头回荡。
城楼之上,太守韩玄闻报,一张脸顿时涨成了猪肝色。昨日刘备攻城受挫,今日竟只派一员小将,点名挑战他麾下的主将黄忠,这分明是没把他这个太守放在眼里!他心中对黄忠的猜忌与不满,此刻更是如同野草般疯长。他转念一想,若黄忠能挫败刘备手下这员风头正劲的大将,亦可大振军心,灭敌威风。于是,他转向身旁神色平静的黄忠,用一种阴阳怪气的语调冷冷道:“黄老将军,那陆瑁在城下指名挑战,你意下如何?莫非……是听闻他长坂坡之勇,怯战了不成?”
黄忠须发皆白,然精神矍铄,闻言,那双饱经风霜的虎目猛然圆睁,一股不屈的战意与傲骨油然而生,仿佛一头沉睡的雄狮被骤然惊醒。他抱拳向韩玄一揖,声音洪亮如钟:“太守放心!末将食君之禄,忠君之事!陆瑁虽有万夫不当之勇,末将亦非贪生怕死之辈!愿出城迎战,以报太守知遇之恩!”
说罢,他不再看韩玄那张刻薄的脸,转身便走下城楼,那挺拔的背影,带着一股虽千万人吾往矣的决绝。
片刻之后,城门大开,吊桥轰然放下。只见一员老将,头戴凤翅紫金盔,身穿黄金锁子甲,外罩大红袍,如一团燃烧的火焰,手持一口寒光凛凛的赤血刀,坐下是一匹神骏非凡的雪白战马,威风凛凛,气势非凡,正是老将黄忠!他虽年过花甲,但腰杆挺直如松,目光锐利如电,浑身上下透着一股久经沙场、从血与火中淬炼出的沉稳与悍勇。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辅佐汉室,重振三国请大家收藏:(m.x33yq.org)辅佐汉室,重振三国33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