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啊,子璋!”刘封也笑道,“二妹乃将门虎女,与你正是天作之合!我等都羡慕得紧呢!”
陆瑁深吸一口气,点了点头。
按照汉时的婚俗,婚礼的程序繁复而庄重,分为“六礼”: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前五礼,已由诸葛亮作为媒人,在数月间陆续完成。今日,便是最重要的一步——亲迎。
吉时一到,陆瑁在赵云、刘封等人的簇拥下,骑上高头大马,率领着一支由数百名精锐士兵组成的迎亲队伍,浩浩荡荡地从自己的府邸出发,前往关府。队伍前方,鼓乐喧天,彩旗飘扬,沿途百姓夹道观看,欢呼声不绝于耳。
迎亲队伍抵达关府门前,却见大门紧闭。关平与关兴兄弟二人,身着锦衣,带着一群关家的年轻子弟,早已等候在此。
“要想娶我妹妹,可没那么容易!”关兴跳了出来,叉着腰,一脸得意地喊道,“先过了我们兄弟这一关再说!”
这是传统的“拦门”习俗,既是考验新郎的诚意,也是为婚礼增添喜庆气氛。
陆瑁见状,微笑着翻身下马,向关平、关兴拱手道:“兄长、三弟,瑁前来迎亲,还望行个方便。”
“方便可不能白行!”关兴笑道,“姐夫,你得拿出点诚意来!赋诗一首,若能让我等满意,便放你进去!”
陆瑁闻言,并未慌张。他略一思索,便朗声吟道:
“银甲映日照公安,
凤鸣九天动风云。
今朝有幸结连理,
愿与佳人共此生。”
诗句虽然质朴,却将他与关凤的名字巧妙地嵌入其中,又表达了自己真挚的情感。
“好!好诗!”关平抚掌赞道。
关兴也无话可说,只得让开道路。
陆瑁顺利进入关府,来到关凤的闺房前。在经过侍女们的几番“刁难”后,他终于见到了自己美丽的新娘。他亲手为关凤盖上红盖头,然后背起她,在众人的簇拥与欢笑声中,一步步地走出关府,将她抱上早已备好的华丽婚车。
迎亲队伍再次出发,浩浩荡荡地向太守府行去。因为今日的婚礼,是由刘备亲自主持。
太守府大堂,早已布置得焕然一新。红烛高照,红绸满挂,堂上高悬着一个巨大的“囍”字。刘备端坐主位,诸葛亮、关羽、张飞、赵云、徐庶等文武大员分坐两侧。江东使者陆逊,也被奉为上宾,坐在诸葛亮身旁。
当陆瑁牵着红绸,引领着盖着红盖头的关凤步入大堂时,整个大堂瞬间沸腾起来。
“吉时已到!新人行拜堂之礼!”司仪高声唱喏。
陆瑁与关凤并肩而立,在司仪的引导下,庄重地行礼。
“一拜天地!”
两人面向堂外,深深一拜,感念天地化育之恩。
“二拜高堂!”
两人转身,向主位上的刘备与关羽行礼。刘备满脸慈爱地受了这一拜,关羽则激动得眼眶微红,抚着长髯,连连点头。
“夫妻对拜!”
陆瑁与关凤相对而立,缓缓对拜。红盖头下的关凤,虽然看不清表情,但那微微颤抖的肩膀,却泄露了她内心的激动与羞涩。
礼毕,便是合卺之礼。
侍女端上一个托盘,盘中放着两个用红线系在一起的酒杯。陆瑁与关凤各自拿起一杯,交臂而饮。这杯交杯酒,象征着二人从此合为一体,祸福与共,永不分离。
随后,便是结发之礼。
侍女递上一把金剪。陆瑁与关凤各自剪下自己的一缕青丝,然后由侍女用一根红绳,将两缕头发紧紧地系在一起,放入一个锦囊之中。青丝结发,寓意着永结同心,白头偕同。
整个仪式,庄重而又温馨。在场的所有人,都见证了这对新人的结合。
仪式结束后,盛大的婚宴正式开始。
大堂内外,摆满了数百桌酒席,将士们开怀畅饮,文臣们吟诗作对,整个太守府都沉浸在一片欢乐的海洋之中。
宴席之上,张飞再次成了最活跃的人。他端着一个巨大的酒碗,挨桌敬酒,不时发出雷鸣般的笑声。他拉着陆瑁,非要让他再叫几声“三叔”,又与关兴、刘封等人划拳猜令,好不热闹。
而另一边,诸葛亮则与陆逊坐在一起,两人看似在闲谈风月,实则言语间充满了机锋。
“伯言此来,路途遥远,辛苦了。”诸葛亮微笑着为陆逊斟酒。
“为亲弟贺,何谈辛苦?”陆逊回敬道,“倒是孔明先生,辅佐皇叔,新得荆南,大展宏图,可喜可贺。只是……南郡乃兵家必争之地,亦是我江东门户,如今皇叔在此,不知日后有何打算?”
“伯言多虑了。”诸葛亮轻摇羽扇,笑道,“南郡乃是从曹贼手中夺回,暂由我主代为看管而已。待天下大定,自当物归原主。如今孙刘联盟,同心协力,共抗曹操,方为上策。些许城池归属,何足挂齿?”
两人你来我往,言语间既是试探,又是拉拢,将一场婚礼的宴席,变成了没有硝烟的战场。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辅佐汉室,重振三国请大家收藏:(m.x33yq.org)辅佐汉室,重振三国33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