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公安出发,一行人晓行夜宿,越是接近马良所在的青溪村,道路便越是僻静。官道变成了乡间小路,车马的喧嚣被林间的鸟鸣与潺潺的溪水声所取代。空气中弥漫着泥土的芬芳和野花的清香,令人心旷神怡。
刘备勒住马缰,环顾四周青翠的山峦与澄澈的溪流,不由感叹道:“好一处世外桃源!能在此地隐居者,必是心怀丘壑、不慕荣利之高士。”
伊籍微笑道:“主公所言极是。马季常性情淡泊,正喜此等清幽之地。”
终于,在穿过一片茂密的竹林后,青溪村的面貌豁然开朗。村子不大,几十户人家临溪而建,炊烟袅袅,鸡犬相闻。村口的老槐树下,几位老者正在对弈,孩童们则在溪边嬉戏,一派祥和安宁的景象。这与外界战火纷飞的乱世,恍若两个世界。
村民们看到刘备这几位气度不凡的陌生人,皆投来好奇而友善的目光。刘备等人早已遵照先前的约定,换上了普通的商贾衣着,马匹也非神骏的战马,但那股久经沙场的沉稳气度和上位者的从容,却是寻常衣物无法掩盖的。
刘备翻身下马,整理了一下略有褶皱的衣冠,对关羽和陆瑁低声道:“云长,子璋,切记,我等今日是客,不可有丝毫骄矜之气。”
“大哥放心。”关羽抚着长髯,微微颔首,那双丹凤眼收敛了平日的锐气,变得平和起来。
“末将明白。”陆瑁亦躬身应道。
在伊籍的引领下,一行人穿过村落,来到一处被青翠篱笆环绕的院落前。这便是马良的居所了。一座简朴而雅致的茅草屋,屋顶的茅草铺设得整整齐齐,显见主人的细致。院内,几畦青菜长势喜人,绿意盎然;墙角边,数丛秋菊傲然绽放,金黄的花瓣在阳光下熠熠生辉。整个院落虽小,却处处透着勃勃生机与井然有序的韵味。
刘备等人刚走到院门口,便看到一位年轻人正安然坐在院中的石桌旁,手捧一卷竹简,专注地阅读着。他身着一袭浆洗得发白的素色长袍,身形清瘦,气质儒雅。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斑驳地洒在他身上,更添了几分出尘之意。最引人注目的,便是他眉宇之间那一撮异于常人的白毛,在乌黑的眉毛衬托下,显得格外醒目。
此人,正是马良。
伊籍不敢高声惊扰,他轻步上前,隔着篱笆门,柔声唤道:“季常兄,有贵客来访。”
马良仿佛沉浸在书海之中,过了片刻,才缓缓抬起头。他的目光扫过伊籍,随即落在刘备、关羽和陆瑁三人身上。当他看到刘备那双仁德而又充满期盼的眼睛,以及关羽那不怒自威的武圣之姿时,眼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惊讶,但随即恢复了平静。
他站起身来,从容地将竹简放在石桌上,缓步走到门前,打开篱笆门,对着众人深深一揖:“不知贵客驾临,草民马良有失远迎,还望恕罪。”他的声音清朗温润,如山间清泉,令人闻之忘俗。
刘备见状大喜,连忙快步上前,双手扶住马良的手臂,阻止他拜下去,语气无比诚恳地说道:“季常先生,快快请起!备乃涿郡刘备,久仰先生‘白眉最良’之大名,今日冒昧来访,叨扰先生清修,是备之过也,还望先生莫要见怪。”
马良看着刘备真诚的眼神,感受着他掌心传来的温暖与力量,心中微微一动。他早就听闻刘备仁义之名传遍天下,今日见他贵为一方诸侯,却对自己一个山野村夫如此礼遇,言辞恳切,毫无骄横之态,心中不禁对他多了几分好感。
“玄德公客气了。”马良将众人请进院内,又引至简朴的茅屋之中。屋内陈设简单,除了一张书案、几张坐席和满壁的书籍,再无他物,但打扫得一尘不染,书卷的墨香与窗外吹来的花香交织在一起,沁人心脾。
分宾主落座后,刘备看着眼前这位气质超然的年轻名士,心中愈发喜爱,开门见山地说道:“季常先生,备知先生乃高洁之士,不愿为这浊世所染。然当今天下大乱,汉室倾颓,奸贼当道,百姓流离失所,苦不堪言。备虽不才,却窃以为汉室宗亲,心怀天下,时刻不敢忘却兴复汉室、拯救苍生之志。听闻先生才情盖世,胸怀大志,今日备特来拜访,只为一事——恳请先生出山,以君之才,助我一臂之力,共济这天下危局!”
说完,他便要起身行大礼。
马良微微侧身,避开了刘备的大礼,他沉吟片刻,缓缓说道:“玄德公,良久居山林,与书为伴,与农为友,对这世间纷争虽有耳闻,却自认才疏学浅,不过一介书生罢了,恐难当此匡世重任,还望玄德公另寻贤才。”
他顿了顿,目光扫过诸葛亮和徐庶,以及关羽、张飞、赵云、陆瑁等人,继续说道:“况且,如今玄德公帐下,文有卧龙,武有关张赵云,皆是经天纬地、万人之敌的盖世英才。良自问,与他们相比,不过是萤火之于皓月,溪流之于江海。玄德公已得栋梁,何需我这根朽木呢?”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辅佐汉室,重振三国请大家收藏:(m.x33yq.org)辅佐汉室,重振三国33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