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安城内,刘备见到法正,大喜过望。
待拆开刘璋那封辞藻华丽、言辞恳切的求援信后,他更是喜不自胜,当即大排筵宴,为法正接风。
酒过三巡,刘备屏退左右,只留下诸葛亮、徐庶与庞统,这才拉着法正的手,亲切地说道:“久仰孝直大名,张别驾回来后,更是时常在我面前称颂先生高义。今日得见,慰我平生啊!”
法正心中一动,知道戏肉来了。
他躬身谢道:“蜀中小吏,何足挂齿。只是常闻,良马遇到伯乐,才会放声长嘶;志士遇到知己,便可舍生忘死。不知张别驾昔日之言,将军今日,可还有意?”
刘备长叹一声,脸上露出一丝伤感:“备半生漂泊,寄人篱下,每每思之,夜不能寐。鹪鹩尚有一枝可依,狡兔亦有三窟藏身,何况人乎?西川富庶,备非不欲取,只是……”
他顿了顿,面露为难之色。
“刘季玉终究是备之同宗,实不忍心图之啊。”
法正闻言,心中暗笑,脸上却肃然起敬,朗声道:“将军差矣!益州天府之国,有德者居之。刘季玉昏庸无能,不能用贤,此基业迟早必为他人所有!今日他主动拱手奉上,将军岂可错失良机?莫非将军忘了‘逐兔者先得’的道理?”
“将军若有取川之意,正,愿效死力!”
刘备闻言,眼中精光一闪而逝,他缓缓站起,对着法正深深一揖。
“如此,便有劳孝直先生了。”
夜色如墨,深沉得化不开。
益州牧府的后堂,喧嚣的宴席早已散去,只剩下几盏孤零零的油灯,在微风中摇曳着昏黄的光晕,将人的影子在墙壁上拉扯得忽长忽短,如同鬼魅。
刘备独自一人,负手立在堂中。
他的面前,那张由张松冒死献上的西川地理图,被完整地铺在巨大的案几上。
灯火下,图上的山川河流仿佛活了过来,蜿蜒的墨线是奔腾的江水,起伏的朱砂是连绵的群山。那一个个代表着城池与关隘的名字,像一颗颗诱人的果实,散发着致命的吸引力。
他的目光,死死地钉在“成都”二字上,久久未动。
指尖在半空中悬着,几次想要落下,却又几次生生忍住。
那张图,此刻在他眼中,既是通往霸业的康庄大道,也是一个考验他人性的无底深渊。
脚步声自身后响起,轻缓而沉稳。
徐庶与庞统并肩走了进来。
徐庶见刘备这副模样,眼中闪过一丝担忧。而一旁的庞统,那张不算英俊的脸上却带着一丝洞察一切的、玩味的笑意。
“主公,夜深了。”徐庶上前一步,轻声说道,“法孝直已经由军师亲自送回馆舍安歇,看他的神情,对我等已是深信不疑。”
刘备没有回头,声音里带着一丝疲惫和茫然:“元直,你说……我该取吗?”
徐庶沉默了片刻,随即走到地图旁,伸手指向荆州所在的区域。
“主公,请恕庶直言。如今的荆州,看似安稳,实则已是四战之地。”
他语气凝重,开始逐一分析:“向北,曹操在赤壁虽败,但元气未伤。他如今正厉兵秣马,于襄樊、合肥屯驻重兵,宛如一头猛虎卧于榻侧,随时可能南下。我军兵力有限,要防守漫长的江汉防线,已是捉襟见肘。”
“向东,”徐庶的手指划过长江,“孙权虽为盟友,但此人雄心勃勃,绝非甘居人下之辈。周瑜在世时,便时时刻刻想要夺回荆州。如今换了鲁肃,虽对我方友善,但江东群臣之中,又有多少人视我等为眼中钉,肉中刺?我们在此,不过是寄人篱下的房客,房东什么时候想收回房子,全凭他一念之间。我们是立于危墙之下啊,主公!”
刘备缓缓转过身,脸上满是挣扎:“元直所言,我岂能不知?只是……”
“只是刘璋与主公同为汉室宗亲,不忍图之,是吗?”
不等刘备说完,一旁的庞统忽然笑了起来,那笑声不大,却带着几分毫不掩饰的讥讽。
“主公啊主公,您这是典型的‘君子之仁’,也是典型的‘妇人之仁’!”
庞统此言一出,徐庶脸色微变,轻轻拉了拉他的衣袖。
刘备却并未动怒,只是看着他:“士元有话,但说无妨。”
“好!”庞统一甩袖子,大步走到地图前,与刘备相对而立。
“我只问主公一句,您半生戎马,颠沛流离,为的是什么?”
刘备正色道:“上为国家讨贼,下为万民安生,兴复汉室,重振纲常!”
“说得好!”庞统抚掌赞道,随即话锋一转,变得无比锐利,“可主公如今在做什么?守着这块借来的弹丸之地,一边要防着北边的曹贼,一边要看东边孙权的脸色!这样下去,别说兴复汉室,能自保已是万幸!这叫‘坐以待毙’!”
他伸出手指,重重地戳在地图上的成都。
“而这里!益州!户口百万,沃野千里,钱粮堆积如山,更有剑门、白水之天险可守!此乃成王霸之业的根基!如今,张松、法正冒着灭族的风险,将这把打开天府之国的钥匙亲手送到了您的面前,此乃上天所赐!您却在这里为了一个‘同宗’的名头犹豫不决!”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辅佐汉室,重振三国请大家收藏:(m.x33yq.org)辅佐汉室,重振三国33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