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张昭点了点头,叮嘱道,“此事干系重大,切不可走漏半点风声。主公当立刻密令周善启程,以免夜长梦多。”
“好!”
当夜,一纸密令从吴侯府送出。
周善领命之后,不敢有丝毫耽搁。他精挑细选了五百名悍不畏死的江东锐士,让他们尽数换上商贾的衣服,分乘五艘大船。船舱的夹层里,密密麻麻地藏满了锋利的兵刃。他又依照张昭的计策,伪造了一封情真意切的“国太病危”的书信,藏于贴身之处,以备盘诘。
一切准备就绪,五艘看似平平无奇的商船,借着夜色,悄然驶离了建业码头,沿着长江水路,逆流而上,直奔荆州。
周善站在船头,望着滚滚东逝的江水,嘴角勾起一抹得意的冷笑。
在他看来,这次的任务简直是手到擒来。一个妇道人家,一个黄口小儿,以他周善的手段,还不是探囊取物?他甚至已经开始想象,自己带着阿斗回到建业,主公大加封赏时的风光场面了。
然而,周善和他那五百名“商人”不知道的是,从他们的船只一进入荆州水域的那一刻起,便有无数双眼睛,在暗中盯上了他们。
时间,倒回到刘备大军西征之前。
荆州,公安城,刺史府后院的一间静室之内。
陆瑁正与赵云相对而坐,桌上的茶水,已经微微发凉。
“子龙。”陆瑁的神情,前所未有的凝重,“明日,瑁便要随主公远赴西川,此去路途遥远,山高水长,荆州的安危,便全都拜托给将军了。”
赵云一身素白常服,腰杆挺得笔直,他那张棱角分明的脸上,永远是那么的沉稳冷静:“子璋放心。云在,荆州在。”
“我自然是信得过子龙的。”陆瑁叹了口气,继续说道,“荆州之患,如今有二。其一,乃曹操于襄樊屯驻的重兵,此事有岳父镇守南郡,倒不必太过忧心。真正的隐患,在东面。”
“东吴,孙权?”赵云的眉头微微一挑。
“正是。”陆瑁点了点头,眼中闪过一丝洞悉世事的锐利,“子龙,你我皆知,孙刘联姻,不过是权宜之计。那孙权乃当世人杰,雄心勃勃,绝非甘居人下之辈。荆州这块肥肉,他时时刻刻都在惦念着。如今主公率大军西去,荆州防务空虚,正是他眼中千载难逢的良机。”
赵云默然不语,只是静静地听着。
陆瑁端起茶杯,却没有喝,只是看着杯中沉浮的茶叶:“孙权若想动荆州,必先要解决一个最大的顾忌,那便是孙夫人。他若直接动武,便是将自己的亲妹妹推入死地,不仅吴国太那边无法交代,天下舆论也会于他不利。”
“所以,”陆瑁放下茶杯,一字一句地说道,“他最可能用的手段,便是想方设法,将夫人先从荆州接走。而要让夫人心甘情愿地离开,最好的借口,莫过于国太病重。”
“而一旦夫人要走,”陆瑁的目光变得无比严肃,“她一定会带上一个人。”
赵云的瞳孔猛地一缩:“少主!”
“没错!少主阿斗!”陆瑁的声音沉了下去,“夫人骄纵,或许不知轻重。但江东的那些谋士,却个个都是人精。他们很清楚,少主,才是能真正拿捏住主公的命脉!一旦少主落入东吴之手,主公西川之业,危矣!整个大汉兴复之计,亦将毁于一旦!”
静室之内,空气仿佛都凝固了。
良久,赵云缓缓站起身,对着陆瑁,郑重地一抱拳。
“子璋之谋,深远至此,云,受教了。”
他转过身,走到窗前,望着窗外已经开始泛黄的梧桐叶,声音坚定如铁。
“子璋放心西去。只要我赵云还有一口气在,便绝不会让任何人,将少主从荆州带走。一步,也不行。”
自刘备大军离开之后,赵云便将陆瑁的这番话,牢牢记在了心里。
他表面上依旧是那个镇守后方,不显山不露水的将军。但暗地里,他早已布下了一张天罗地网。
他从自己的亲卫营中,挑选出百余名最机敏、最熟悉水性的士兵,让他们化作渔夫、船工、码头脚夫,日夜分布在从江夏到公安的数百里长江沿线。
任何悬挂东吴旗号,或口音不对的大型船只,都会在第一时间被记录在案,并以最快的速度,通过一个个秘密的联络点,传回公安城。
这一日,赵云正在校场练枪,一名亲卫快步上前,低声禀报:“将军,江上来了五艘大船,说是从建业来的商队。但兄弟们看着,有些不对劲。”
赵云枪尖一顿,停下动作:“说。”
“那五艘船,吃水极深,不像是装着普通货物的样子,倒像是……”亲卫顿了顿,压低声音,“倒像是藏着重物。船上的‘伙计’,个个太阳穴高高鼓起,手上满是老茧,眼神锐利,行走之间,下盘极稳,绝非普通商人。”
赵云的眼睛,瞬间眯了起来。
来了。
他将手中的龙胆亮银枪往地上一顿,发出一声清脆的嗡鸣:“传我将令,点齐三百锐士,随我到江边‘迎接’贵客。”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辅佐汉室,重振三国请大家收藏:(m.x33yq.org)辅佐汉室,重振三国33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