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令一下,整个葭萌关大营,便如同一台精密的战争机器,在寂静的夜色中,悄然运转起来。
没有战鼓,没有号角。
两万名精锐的荆州士兵,在各自将校的低声喝令下,迅速集结。他们口中衔枚,马蹄裹布,将所有可能发出声响的金属物件,都用软布包裹得严严实实。
陆瑁一身玄色软甲,站在高坡之上,静静地看着这支即将随他踏上征途的军队。他的身旁,魏延早已按捺不住,那双锐利的眼睛在黑暗中,亮得像两颗寒星。
“子璋,你瞧瞧这帮小子,一个个憋着股劲儿呢!跟着你干,比在关里种地可来劲多了!”魏延嘿嘿一笑,压低了声音,但那股兴奋劲儿,怎么也藏不住。
陆瑁没有回头,目光依旧望着远方汉中的方向,那里,是连绵不绝、如同巨兽脊背般的米仓山。
“文长将军,”他的声音很平稳,却带着一种让人信服的力量,“此去,九死一生。你怕吗?”
“怕?”魏延像是听到了天大的笑话,他挺起胸膛,拍得“砰砰”作响,“我魏延的字典里,就没这个字!我只怕没仗打,没敌人的脑袋给我砍!”
“好。”陆瑁终于回过头,他看着魏延,眼中闪过一丝笑意,“有将军这句话,此战,我们便胜了一半。”
他翻身上马,抽出腰间的佩剑,向前一指。
“出发!”
没有多余的废话,两个字,如同一道无声的命令。两万人的大军,化作一条沉默的黑色巨龙,悄无声息地滑入茫茫夜色,沿着一条早已被斥候探查过无数遍的隐秘山道,向着米仓山的深处,蜿蜒而去。
刘备、庞统和法正站在关楼之上,目送着那条黑龙消失在群山之中,久久不语。
“主公,你真的就这么放心,把两万精兵,交给他一个……年轻人?”法正的语气中,还是带着一丝难以置信。
刘备没有回答,只是将目光投向身旁的庞统。
庞统摇着羽扇,感受着山间清冷的夜风,嘴角却挂着一丝高深莫测的笑容:“孝直,你看着吧。我们这位子璋公子,要么不鸣则已,一鸣,必定惊人。他这一去,整个汉中的天,怕是要被他捅个窟窿出来。”
……
米仓山道,崎岖难行。
这里是真正的穷山恶水,人迹罕至。高大的树木遮天蔽日,脚下是湿滑的青苔和尖锐的碎石,一不小心,便可能失足坠入万丈深渊。
大军行进了三日,早已远离了人间烟火。士兵们靠着随身携带的干粮和山泉果腹,晚上也只能背靠着山石,和衣而眠。
魏延起初的兴奋劲儿,也在这无休无止的爬山中,被消磨掉了大半。
“子璋,我说,”这天夜里,他凑到正在对着一张简易地图研究的陆瑁身边,忍不住问道,“咱们这么偷偷摸摸地走到什么时候才是个头?依我看,不如直接找条大路杀过去,管他什么阳平关,俺带头冲锋,定能给他砸开一个口子!”
陆瑁抬起头,笑了笑,指着地图上的一个点:“文长将军,稍安勿躁。你觉得,打仗最重要的是什么?”
“那还用问?当然是兵强马壮,将勇兵精!”魏延不假思索地答道。
“不对。”陆瑁摇了摇头,“是吃饭。”
“吃饭?”魏延一愣。
“对,吃饭。”陆瑁的眼中,闪烁着一种猎人般的光芒,“任你十万大军,虎狼之师,只要三天不吃饭,就得变成一群待宰的羔羊。张鲁的汉中军,主力都囤积在阳平关一线,每日消耗的粮草,是个天文数字。这些粮草从何而来?都从汉中腹地,一个叫‘南郑’的地方运来。”
他的手指,在地图上从“南郑”划到“阳平关”,然后在线路中间的一个点上,重重一点。
“而这里,巴中,是他们最重要的一个中转粮仓。我已派人查明,阳平关至少七成的粮草,都储存在这里。守将是张鲁的小舅子杨任,一个贪财好色、志大才疏的草包。”
魏延的眼睛,瞬间亮了。
“你的意思是……咱们去烧他的粮仓?!”
“烧,只是其中一步。”陆瑁的嘴角,勾起一抹冷冽的弧度,“我们要做的,是演一出大戏。”
他压低声音,凑到魏延耳边,将自己的全盘计划,和盘托出。
魏延听着听着,脸上的表情,从兴奋,到惊讶,再到恍然大悟,最后,变成了一种混杂着敬畏和狂热的神情。
他看着眼前这个比自己年轻了近十岁的青年,第一次感觉到,原来打仗,还可以这么打!这简直比直接冲锋陷阵,要刺激一万倍!
“他娘的!”魏延一拍大腿,激动得满脸通红,“子璋,你这脑子是怎么长的?这计策要是成了,那姓张的,还不得被你活活玩死!”
“前提是,我们得先神不知鬼不觉地摸到巴中城下。”陆瑁重新将目光投向地图,眼神变得锐利起来,“传令下去,全军加速!天亮之前,必须翻过前面那座黑风岭!”
又过了两日。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辅佐汉室,重振三国请大家收藏:(m.x33yq.org)辅佐汉室,重振三国33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