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江陵出发,一路西行。当陆瑁的车驾,缓缓驶入成都那雄伟的城门时。
汉帝刘备,竟亲率文武百官,出宫门十里相迎!这等殊荣,让随行的荆州官员,无不震撼动容!
“朕的贤侄,一路辛苦了!”刘备快步上前,不等陆瑁行完大礼,便亲手将他扶起,双手紧紧地握着他的手,眼中,是毫不掩饰的欣赏与喜爱。
“陛下!”陆瑁亦是心中感动,“臣,何德何能,敢劳陛下天威亲迎。”
“你当得起!”刘备朗声大笑,“你为我大汉,保住了半壁江山!此等功绩,当得起朕的任何礼遇!走!随朕入宫,朕已为你,备下洗尘之宴!”
是夜,宫中盛宴。
酒过三巡,刘备屏退左右,只留下了丞相诸葛亮、太尉庞统、大司马徐庶,与陆瑁。
“子璋,”刘备的神情,变得凝重起来,“你回成都,朕心甚安。然,你这一走,荆州那边,朕,却又放心不下了。”
陆瑁心中一动,知道正题来了。
刘备长叹一声:“我那二弟,勇则勇矣,然性格刚强,素来高傲。此前有你在他身边,以柔克刚,尚能互补。如今你一走,荆州军政,皆由他一人而决。朕……实是寝食难安啊。”
诸葛亮亦是羽扇轻摇,附和道:“陛下所虑极是。大将军神威盖世,但为帅者,不仅需勇,更需谋与和。荆州乃四战之地,东有孙权之恨,北有曹丕之患,稍有不慎,便会重蹈覆辙。确实需要一位德才兼备之人,前往辅佐。”
庞统亦收起了平日的张扬,沉吟道:“此人,需有大智慧,能看得清局势;又要性情沉稳,能劝得住大将军。最重要的是,要能得到大将军的敬重。放眼朝中,能担此任者,寥寥无几。”
三位巨头的目光,仿佛是约定好了一般,不约而同地,落在了那个从始至终,都只是安静饮酒,不发一言的人身上——大司马,徐庶,徐元直。
陆瑁心中,亦是瞬间明了。他上前一步,对着徐庶,深深一揖。
“元直先生,荆州之安危,大汉之兴亡,恐怕,要落在您的肩上了。”
徐庶缓缓放下酒杯,脸上露出一抹苦笑。他看向刘备,眼中,是士为知己者死的感动,与一丝难以言喻的复杂。
“庶,蒙陛下不弃,委以重任,已是粉身碎骨,无以为报。”他起身,对着刘备,郑重一拜,“今荆州有难,大将军身侧,需人拾遗补缺。庶,虽才疏学浅,愿往荆州,为陛下,为大汉,守好这东边的大门!”
“好!”刘备大喜过望,亲自为徐庶斟满一杯酒,“有元直前往,朕,方可高枕无忧矣!”
三日后,大朝会。
新皇刘备,高坐龙椅。阶下,文武百官,分列两旁,气象森严。
当所有封赏与常规政务议定之后,刘备的目光,落在了新任中都护,陆瑁的身上。
“子璋,你初到中枢,对天下大局,可有何高见?”
这一问,瞬间吸引了所有人的注意。
陆瑁手持玉笏,缓步出列。他没有丝毫的紧张,那双清澈的眼眸,扫过全场,最后,落在了大殿中央那幅巨大的天下地图之上。
“启奏陛下!”他的声音,清朗而又充满了力量,回荡在整个大殿,“臣以为,我大汉如今看似国威鼎盛,实则,已到了不进则退,非进不可的,关键时刻!”
“我军新胜,士气正锐;曹丕篡汉,失尽人心,根基未稳;孙权新败,龟缩江东,胆气已丧。此消彼长,正是我大汉主动出击,夺取天下主动权的,天赐良机!”
庞统闻言,眼中精光一闪,显然对此言,深以为然。
陆瑁话锋一转:“然,兵者,国之大事,不可不察。东征孙权,乃是泄私愤,逞意气,只会让曹丕坐收渔翁之利,此为下策。与曹军在中原决战,我军兵力、国力,尚有不足,此为中策。”
他走到地图前,伸出手,没有指向中原,也没有指向江东,而是指向了所有人都意想不到的地方——西北,那片广袤的,代表着雍州与凉州的土地!
“臣以为,我大汉当务之急,是倾益州之精锐,北上!攻取雍、凉!”
此言一出,满座皆惊!
一名老臣出列,疑惑道:“中都护大人,雍凉之地,苦寒贫瘠,胡人杂居,向来非兵家必争之地。我等为何要舍近求远,攻取此地?”
陆瑁微微一笑,转过身,眼中闪烁着战略家独有的,洞察未来的光芒。
“此言谬矣!”他朗声道,“雍凉,看似贫瘠,实则,乃是我大汉复兴的,龙兴之地!”
“其一,此地,乃天下马场!‘凉州大马,横行天下’!我军步卒虽精,却苦于骑兵不足,难以与曹魏铁骑,在平原之上争锋。得雍凉,则我大汉,将拥有取之不尽的战马,可组建一支,足以横扫天下的无敌铁骑!”
“其二,此地,可威逼长安!长安,乃曹魏西都,亦是我大汉故都!一旦我军占据雍凉,便可居高临下,俯视关中平原,随时兵临长安城下!曹丕,必将寝食难安,不得不将全国的兵力,向西线调动,如此,则可大大缓解我荆州之压力!”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辅佐汉室,重振三国请大家收藏:(m.x33yq.org)辅佐汉室,重振三国33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