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羽看着自己的外孙,那双狭长的丹凤眼中,流露出了一丝,连他自己都未曾察觉的,笑意。他伸出那双足以开碑裂石的大手,轻轻地,摸了摸陆承的头。
“好,好孩子。像你爹。”
待到关凤带着陆岳,去后回后堂之后,议事厅内,便只剩下了陆瑁与关羽二人。
“坐吧。”关羽指了指下方的座位。
陆瑁依言坐下。
“南中的事,我听说了。”关羽开门见山,声音,恢复了将帅的沉稳,“攻心为上。好手段。你,比我想象的,还要出色。”
“大将军谬赞。不过是,侥幸罢了。”陆瑁谦逊道。
“哼,”关羽冷哼一声,“战场之上,没有侥幸。赢了,就是赢了。”他顿了顿,话锋一转,那双丹凤眼,猛然睁开,射出两道骇人的精光,“不过,我也听说了,你在南征之后,便想辞官归隐?”
陆瑁心中一凛,知道,正题来了。
他站起身,再次躬身行礼:“此事,是瑁,一时糊涂。幸得丞相与陛下,当头棒喝,方才醒悟。”
关羽看着他,没有说话。整个议事厅的空气,都仿佛凝固了。那股无形的压力,如同泰山压顶,足以让任何一个心志不坚的人,瞬间崩溃。
许久,他才缓缓开口,声音,却出乎意料地,平静。
“你,没有错。”
陆瑁猛地抬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关羽端起茶杯,轻轻吹了吹上面的热气,淡淡地说道:“为人夫,为人父,想要给妻儿一个安稳的生活,人之常情。你若真的一心只想着功名利禄,反而,不配做我关羽的女婿。”
他呷了一口茶,继续道:“但,你更没有错的,是最后,答应了丞相。”
他放下茶杯,站起身,走到陆瑁的面前。那高大的身影,将陆瑁,完全笼罩。
“我关羽的女儿,嫁的,是顶天立地的英雄。英雄,可以有柔情,但绝不能,无傲骨!”
“何为傲骨?便是这‘义’字当头!先帝于我等,有知遇之恩,托孤之重,此为君臣之义!兴复汉室,还于旧都,乃我辈武人,毕生之追求,此为家国大义!”
“你若真的为了小家,而舍弃了这份大义,那么,第一个,看不起你的,便是我关云长!”
他的声音,掷地有声,每一个字,都如同战鼓,狠狠地,敲击在陆瑁的心上!
陆瑁看着眼前这位,身形已略显老态,但精神,却依旧如同一柄出鞘利刃的武圣,心中,充满了无尽的敬意。
他终于明白,为何关凤,会说出那番话。
因为,她,是关羽的女儿。
他们的骨子里,都流淌着,同样忠义的,血液。
“岳父大人,”陆瑁的声音,无比真诚,“小婿,受教了。”
关羽点了点头,脸上的威严,渐渐散去。他拍了拍陆瑁的肩膀,那手掌,厚重而有力。
“好,好啊……有你,和丞相,在成都,辅佐陛下,我,也能放心地,守好这荆州了。”
他的目光,转向北方,那双丹凤眼中,再次,燃起了熊熊的战意。
“只是可惜……我,老了。不知,还能不能等到,与你,两路并进,会师许昌的那一天……”
那声音中,带着一丝英雄迟暮的,不甘与……落寞。
陆瑁看着他那被岁月染白的鬓角,心中,亦是感慨万千。
他上前一步,与关羽,并肩而立。
“岳父大人,请放心。”
“那一天,不会太远了。”
陆瑁看着眼前这位英雄迟暮的武圣,感受着他言语中那份壮志未酬的落寞,心中涌起一股巨大的暖流与决心。
他上前一步,与关羽并肩而立,共同望向那象征着中原的北方。
“岳父大人,我这次来,不仅是巡查荆州防务,我还准备去一趟东吴,见一见我那现任东吴大都督的长兄,陆逊。”
此言一出,饶是关羽这般心如铁石的人物,也不由得猛然转过头,眼中爆发出骇人的精光!
“什么?!”
去东吴?见陆逊?
这简直是疯了!
关羽的脑海中,瞬间闪过了无数念头。东吴,那是何等龙潭虎穴之地!孙权雄踞江东,麾下能臣猛将如云,其人心思之深沉,连曹操都为之赞叹。而陆逊,更是了不得的人物,这些年曹丕在西线打不开局面的情况下,在东线进行过好几次对东吴的战略进攻,但是都被陆逊给挡回去了。
更何况,陆瑁与陆逊,还是亲兄弟!一个是大汉的中都护,一个的东吴的大都督。这种身份,在这种敏感的时刻会面,会掀起何等的惊涛骇浪!
“子璋,你可知,你在说什么?”关羽的声音,变得无比凝重,“此去,无异于羊入虎口!孙权之心,叵测难防。你若有半分差池,则我大汉,无异于自断臂膀!”
陆瑁却异常平静,他迎着岳父那锐利的目光,缓缓摇头。
“岳父大人,我知道此行凶险。但,正是因为凶险,才更要去做。”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辅佐汉室,重振三国请大家收藏:(m.x33yq.org)辅佐汉室,重振三国33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