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日上午十点的阳光,透过苏晚公寓的落地窗,在淡蓝色礼服上投下柔和的光斑。林晓雅拿着化妆刷,小心翼翼地给苏晚描着眼线,嘴里不停念叨:“这礼服也太好看了!顾总也太会选了,淡蓝色衬得你皮肤超白,领口的核心筒刺绣还这么精致,一看就是定制的!”
苏晚对着镜子,指尖轻轻拂过礼服领口的刺绣——银色的线条勾勒出核心筒的简约轮廓,和顾沉舟送她的纪念徽章图案如出一辙。她想起昨晚顾沉舟发来的消息:“礼服的刺绣改了三次,才确定这个比例,既不张扬,又能记住咱们一起走过的项目时光。”心里泛起一阵暖意。
“苏工,顾总来接你了!”老周的声音从门口传来,带着几分兴奋。苏晚刚站起身,就看到顾沉舟站在玄关,穿着一身深灰色西装,领口别着和她徽章配套的银色胸针,眼神里满是惊艳。
“很好看。”顾沉舟走上前,自然地帮她理了理礼服的裙摆,指尖不经意触到她的手腕,“路上我让陈特助准备了暖宝宝,宴会厅空调有点凉,别冻着。”
苏晚点点头,接过他递来的手包——里面除了暖宝宝,还有一支她常用的口红,甚至放了两颗低血糖时吃的糖。她抬头看向顾沉舟,眼底带着笑意:“你连这些都想到了。”
“你在意的细节,我都想记住。”顾沉舟的声音很柔,伸手牵起她的手,“走吧,庆功宴两点开始,咱们提前过去,再确认下展示区的模型,别出岔子。”
车子行驶在通往顾氏酒店的路上,苏晚看着窗外掠过的街景,心里有几分紧张。顾沉舟察觉到她的指尖微微发凉,握紧她的手,轻声说:“别紧张,等会儿你只要做自己就好,你的专业,比任何话语都有说服力。要是有人说闲话,有我在。”
下午一点半,两人抵达顾氏酒店宴会厅。展示区的BIM模型已经搭建完毕,灯光打在1:200的建筑模型上,核心筒的混凝土纹理、钢结构的节点细节、光伏幕墙的蓝色玻璃,都清晰可见。旁边的电子屏上滚动播放着项目数据:“累计节省成本30.5%、绿色建筑认证初审通过、BIM全周期运维模块对接完成……”
“苏小姐,您来了!”项目监理王工快步走过来,指着模型兴奋地说,“刚才有好几个合作方问这个模型是谁设计的,我说是您带队做的,他们都不敢相信,一个小工作室能把细节做得这么到位!”
苏晚笑着点头,开始仔细检查模型的细节:“核心筒的浇筑节点标注得再清晰点,等会儿讲解时方便大家理解。还有光伏幕墙的发电数据,把近一周的实时发电量加进去,更有说服力。”
顾沉舟站在旁边,看着她认真调整模型的背影,眼底满是欣赏。陈特助走过来,低声说:“顾总,华建的张涛也来了,刚才在签到区,他跟几个媒体记者说……说苏小姐的工作室能中标,是靠您的关系。”
顾沉舟的眼神瞬间冷了几分,却没立刻发作:“知道了,等会儿看他怎么说。别让苏晚知道,免得影响她的心情。”
下午两点,庆功宴正式开始。宾客陆续到场,大多是顾氏的合作伙伴、项目团队成员和行业媒体。苏晚陪着顾沉舟接待宾客,偶尔有人问起项目的设计细节,她都能清晰地报出数据:“核心筒用钢量比最初方案减少12%,单这一项就节省近两千万;光伏幕墙的透光率65.2%,发电效率22.9%,五年零三个月就能收回成本……”
她的专业回答让不少人刮目相看,之前质疑“小工作室能力”的声音渐渐消失。林晓雅端着两杯香槟走过来,递给苏晚一杯:“苏工,你太厉害了!刚才那个建材供应商还问我,能不能跟咱们工作室合作呢,说你做的成本控制比大设计院还专业!”
苏晚接过香槟,刚想说话,就看到张涛端着酒杯走过来,身后还跟着两个行业媒体的记者。张涛脸上带着假笑,对着记者的摄像机说:“苏小姐,恭喜啊!不过我很好奇,您的工作室成立才两年,既没有甲级设计院资质,也没做过超高层项目,能拿下顾氏这么大的项目,是不是有什么‘特殊资源’啊?”
记者的镜头立刻对准苏晚,现场的气氛瞬间安静下来。林晓雅气得想上前理论,却被苏晚拦住。她放下香槟,目光坚定地看着张涛:“张总,评价一个设计团队,看的是实力,不是资质。我们工作室虽然年轻,但在这个项目里,用数据修正了核心筒的风荷载漏洞,优化了幕墙龙骨设计,累计为顾氏节省30.5%的成本,这些都是有目共睹的。”
她拿出手机,调出项目成本核算表和监理签字的检测报告,递给记者:“这是详细的成本数据和质量检测报告,每一项都经得起核查。倒是华建,上次质疑我们的养护数据,后来被第三方检测机构打脸;这次又造谣‘特殊资源’,不知道张总是对自己的方案没信心,还是对行业规则有误解?”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星脉之心破渊者请大家收藏:(m.x33yq.org)星脉之心破渊者33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