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幕缓缓降临,王卓的侯府花厅内早已准备妥当。
八盏精致的宫灯将整个空间照得亮如白昼,却又在角落投下恰到好处的阴影。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檀香,与后厨飘来的若有若无的菜肴香气交织在一起。
太子朱棣提前一刻钟就到了。他穿着一身深蓝色常服,独自坐在主位上,手指无意识地在黄花梨椅扶手上轻轻敲击。王卓注意到,这位太子殿下今日格外沉默,眼神中带着明显的审视意味。
"殿下请用茶。"王卓亲自将一盏青瓷茶杯推到朱棣面前,"这是今年新采的龙井,用特殊方法炒制,保留了最原始的清香。"
朱棣端起茶杯,却没有立即品尝。他的目光在厅内扫视一圈,最后落在王卓身上:"听说你刚从戎洲回来?那边情况如何?"
王卓不动声色地在旁边坐下,从容地说起戎洲的见闻:"那片土地确实得天独厚。那里的草原望不到边,矿脉更是丰富,光是露天的铁矿,就足够大明用上百年。"
朱棣听着,眼神渐渐变得深远。他轻轻啜了一口茶,忽然叹了口气:"当年大哥在世时,我一心想的是效仿冠军侯,率领铁骑北逐残元,在狼居胥山刻石记功。那时觉得,能达成这样的功业,便不枉此生了。"他的手指摩挲着杯沿,语气复杂,"谁能想到......世事难料。"
这句话意味深长,王卓正要接话,却被一个洪亮的声音打断。
"老四!你和大哥情深义重,对我这个二哥也不能厚此薄彼吧?"
只见秦王朱樉大步流星地闯进花厅,一身亲王常服被他穿出了铠甲的气势。他的目光如炬,直直射向朱棣,语气中带着明显的不满。
朱棣几乎是立刻站了起来,脸上堆起勉强的笑容:"二哥说笑了。我正要回东宫处理几件紧急公务......"
"急什么!"朱樉一个箭步上前,蒲扇般的大手重重按在朱棣肩上,"咱们兄弟难得一聚,今日定要好好喝几杯。你说是不是,妹夫?"
王卓适时上前,笑吟吟地拦住另一侧去路:"秦王殿下说得是。微臣特意准备了佳肴美酒,殿下既来了,总要尝一尝再走。"
朱棣被两人一左一右"请"回座位,脸色明显沉了下来。王卓能感觉到,这位太子殿下周身的气压都低了几分。
"上菜吧。"王卓对侍立一旁的管家点头示意。
训练有素的侍女们鱼贯而入,将一道道精心烹制的菜肴摆上桌。为了这场宴席,王卓特意准备了精致徽菜。
"这是胡适一品锅,"王卓亲自为二人介绍,"选用山笋、香菇、土鸡、火腿等十八种食材,文火慢炖两个时辰方才成菜。"
朱樉拿起筷子尝了一口,眼睛一亮:"好!鲜香醇厚,各种味道融在一起,却又层次分明。"
"此乃问政山笋,"王卓又指向另一道菜,"取歙县问政山最嫩的春笋尖,配以香蕈、火腿慢煨而成,最是考验火候。"
朱棣浅浅尝了一口,微微颔首:"鲜嫩爽脆,确实难得。"
当臭鳜鱼被端上桌时,朱樉忍不住皱起眉头:"这味道......"
"此菜闻着臭,吃着香,"王卓笑着解释,"是徽菜一绝,还请殿下细品。"
朱樉将信将疑地夹了一筷子,细细品味后,顿时眉开眼笑:"妙!真是妙!这异香让人回味无穷。"
当然,最引人注目的还是用戎洲龙虾烹制的数道大菜。蒜蓉蒸的保留了原汁原味,芝士焗的奶香浓郁,还有用特殊香料爆炒的,每一道都让两位大舅哥赞不绝口。
酒是后世的顶级佳酿,王卓特意选了口感醇厚却不辛辣的台子。
朱樉率先举杯:"四弟,还记得小时候在御花园,你总追着我要学骑射?那时你才这么高,"他用手比划着,"整天'二哥、二哥'地叫着,非要我教你射箭。"
朱棣举杯浅酌,语气依然疏离:"二哥记性真好,那么久远的事都还记得。"
"怎么不记得?"朱樉仰头饮尽杯中酒,"后来你箭术超过了我,父皇还特意赏了你一把良弓。"他又给自己满上,"还有一次,你贪玩掉进太液池,是我跳下去把你捞上来的。为这个,母后还罚我跪了半日。"
朱棣的眼神微微闪动,却没有接话。
酒过三巡,朱樉见气氛依然不温不火,终于按捺不住,话锋一转,脸上堆起愁容:"四弟,不瞒你说,这次东征,哥哥我心里实在没底。"
他放下酒杯,长叹一声:"这茫茫大海,风浪难测,咱们大明从没有过这等经验。陆地上打仗,胜败都看得明白。可这海上......"他摇摇头,"万一风向不顺,万一补给跟不上,万一......哥哥我要是回不来了......"
他的声音低沉沙哑,目光却紧盯着朱棣:"咱们兄弟,恐怕就再也见不着了。"
朱棣不动声色,反而将朱樉大大夸赞一番:"二哥威震西陲,这些年镇守西安,边境安宁,朝野皆知。以二哥之能,小小倭国何足挂齿?大军一至,定能旗开得胜。"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谁让你带着工业邪神来大明的请大家收藏:(m.x33yq.org)谁让你带着工业邪神来大明的33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