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府偏厅的茶香尚未散尽,洛阳的暗流已汹涌而至。
“王爷,李府后巷发现五具尸体,皆是江湖好手!”张诚单膝跪地,甲胄上凝着未干的血珠,“袖箭淬毒,刀口向北!”
陈锋指尖捻着染血的袖箭,烛火映着他眼中冰棱般的寒光:“备礼,本王要‘探望’太子殿下。”
东宫暖阁,熏香袅袅。
“八弟遇刺?真是胆大包天!”太子猛地摔碎茶盏,碎瓷溅到陈锋蟒袍下摆,“本宫定彻查……”
“不劳太子费心。”陈锋抬手,玄甲军士抬进五口薄棺轰然落地,“凶手尽在此处——只是这袖箭制式,倒与东宫卫三年前淘汰的旧械……颇为神似。”
暖阁死寂,太子脸上血色褪尽。
李府偏厅内,清茶已凉。窗外冬阳斜照,将窗棂的影子长长投在光洁的青砖地上。陈锋端坐如松,指尖在素袍袖口上无意识地划过一道细微的褶皱,仿佛在丈量这清贵府邸中每一寸寂静的分量。
老管家去而复返,步履比先前快了几分,脸上带着一丝难以掩饰的复杂神色,躬身道:“王爷,我家老爷……有请书房叙话。”
陈锋颔首起身,随管家穿过几重回廊。李府的书房,更是简朴到了极致,满壁书册,一桌一椅,一盆素心兰而已。须发皆白、面容清癯的李纲已立于案前,目光如古井无波,直直落在陈锋身上,带着审视,更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探究。
“岭南王殿下。”李纲声音不高,却字字清晰,“以学生之礼来访,老朽不敢当。殿下屈尊降贵,踏足我这清冷门庭,所为何事,不妨直言。”
陈锋不卑不亢,拱手为礼:“李师清名,天下皆知。锋,僻居岭南,偶有所得,于农桑水利、吏治民生略有浅见,然岭南荒僻,见识有限,常恐闭门造车,贻误苍生。今日斗胆,携岭南薄产数样,非为贿赂,实乃求教。”他微微侧身,身后护卫将那个不起眼的木匣呈上,打开。
匣中并无金银珠玉,只有三样东西:一束金黄饱满、颗粒远超寻常的稻穗;一小瓶澄澈如水、却散发着浓烈桐油清香的液体;还有一叠素纸,密密麻麻写满了工整小楷。
李纲的目光先是被那异乎寻常饱满的稻穗吸引,随即落在那瓶桐油上,最后定格在那叠纸上。他沉默片刻,示意陈锋落座,自己拿起那叠纸,就着窗光,一页页翻看起来。
起初,他神色平静,甚至带着一丝阅遍天下文章的淡然。但很快,那平静被打破。他的眉头时而紧蹙,时而舒展,翻页的手指越来越快。纸上所书,并非经义文章,而是详实得令人心惊的方略——如何依据岭南湿热多雨、山多田少的地貌,修筑梯田、开凿引水渠塘;如何利用新稻种特性进行轮作套种,最大限度提高土地利用率;如何以新榨桐油、麻油之利,置换北方铁器、耕牛,并建议在岭南多矿之地,尝试仿制北方新式水排,改进冶铁效率……条条款款,具体入微,直指岭南乃至整个大周南方农耕的沉疴积弊!
更令李纲心头剧震的是,在最后几页,陈锋竟提出了一个极为大胆的构想——在岭南瘴疠初步缓解的河谷地带,试行“均田制”与“租庸调制”结合的变通之法,限制豪强兼并,确保新垦土地尽归开荒流民,并详细列举了如何以新粮高产为基础,核定租庸数额,确保官仓充盈而民有余粮!
这已非简单的农事改良,而是直指国本的治国方略!其思路之缜密,眼界之开阔,对底层民生的洞察之深刻,完全颠覆了李纲对这位“荒唐王爷”的所有认知!
李纲猛地抬起头,浑浊却锐利的双眼死死盯住陈锋,声音带着一丝自己都未曾察觉的沙哑:“这些……皆是殿下在岭南所为?所思?”
“纸上得来终觉浅。”陈锋迎着他的目光,语气平静无波,“稻种已播,今岁岭南十二州,新稻亩产较旧种增三成有余,百姓家中初有余粮。桐麻榨油之法初成,岭南山中取之不尽的籽实,正化为活水之财。至于方略……”他微微一顿,“乃锋目睹岭南百姓困苦,日夜忧思,与属下反复推演所得,尚未全功,亦不知是否合乎天下大势,故特来求教于李师。”
书房内陷入长久的沉默。窗外的阳光移动,将两人的影子拉长。李纲的手指在那叠沉甸甸的纸上反复摩挲,如同抚摸着滚烫的烙铁。他宦海沉浮数十载,深知这些方略背后蕴含的惊涛骇浪。这绝非一个耽于享乐的废物藩王所能谋划!这位岭南王,其志不在小!他展示这些,是示好?是试探?还是……另有所图?
最终,李纲长长吐出一口气,仿佛卸下了千斤重担,又似做出了某种决断。他没有直接评价方略,而是指着那瓶桐油,问了一个看似不相干的问题:“此油清亮如水,燃之无烟,更胜松脂。殿下可知,若用于军中器械保养、城防火防,其价值几何?”
陈锋眼底深处,一丝极淡的了然掠过。他拱手:“锋,只知岭南有此物,可活民。至于军国大用,李师乃国之柱石,自有明断。”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签到成皇:开始暴打皇子请大家收藏:(m.x33yq.org)签到成皇:开始暴打皇子33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