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七岁那年秋天在校门口的那一瞥,足以定义我整个青春时代的悸动与向往。
那是一个普通的周二下午,天空是那种淡淡的、像是被水洗过的蓝色,几朵云懒散地飘着。我因为值日而晚归,背着沉甸甸的书包走出校门。夕阳斜挂,将建筑物的影子拉得很长,整个世界仿佛浸泡在琥珀色的光晕中。
就是在这个时候,我看见了张九驰。
他穿着隔壁一中的蓝白校服,明明是一样的款式,穿在他身上却格外挺拔。他应该是刚放学,正和几个同学边走边讨论着什么,嘴角带着浅浅的笑意。风吹过,拂动他额前的碎发,他的眼睛在夕阳下显得格外明亮,像是盛满了星光。
不知为何,他忽然转过头来,目光不经意地扫过站在校门口的我。
那一刻,世界仿佛被按下了静音键。
我的心跳漏了一拍,紧接着如擂鼓般剧烈跳动起来。那是一种从未有过的感觉——像是被什么东西击中了心脏,微微的酸麻感从心口蔓延至四肢百骸。我的脸颊开始发烫,手心微微出汗,只能僵硬地站在原地,连呼吸都变得小心翼翼。
我们的视线交汇不过两三秒,他却已转回头,继续和同学向前走去。
而我,却在那短短的对视中,经历了一场无声的海啸。
后来我才知道,他就是张九驰——隔壁一中的年级第一,那个传说中的人物。
回到家,我翻开日记本,想要记录下这一刻,却发现自己词穷了。我写写划划,最终只留下一句:“今天遇见一个人,他看了我一眼,我的心跳乱了节奏。”
从那天起,我开始有意无意地收集关于他的信息。
我知道了他叫张九驰,知道了他是一中高三(一)班的学生,知道了他不仅成绩优异,还是学校辩论队的主力,物理竞赛的常胜将军。我知道他喜欢在周末去市图书馆的三楼靠窗位置自习,知道他每天七点二十分准时出现在公交车站,知道他习惯在课间喝一瓶草莓味的酸奶。
我的生活仿佛突然多了一条隐秘的线索,所有的日常都开始与这条线索产生若有若无的联系。
我会在每天早上七点十分就守在教室窗边,只为了看他从校门前经过的那五秒钟;我会绕远路去学校,只为一中校门口的那一瞥可能性;我会偷偷登陆一中的校园论坛,一遍遍刷新着可能有他出现的帖子。
我的书桌抽屉里,藏着一本专门的笔记本,里面记录着所有关于他的碎片——他今天穿了什么颜色的毛衣,他这次月考又得了第一名,他代表学校参加了市里的演讲比赛并获得了一等奖。
同班的女生们也常常谈论他。课间休息时,我总能听到她们兴奋地交换着关于张九驰的最新消息。
“听说张九驰又被保送了?”
“他昨天在操场打篮球的样子太好看了!”
“不知道他喜欢什么样的女生...”
我从不参与这些讨论,只是静静地坐在座位上,假装在做题,耳朵却仔细捕捉着每一个关于他的音节。在那些叽叽喳喳的羡慕与向往中,我感受到一种奇异的亲密——原来有这么多人都看到了他的光芒,而我对他的了解,比她们都要多,都要细致。
但我从未想过要靠近他。
我是如此循规蹈矩的“好学生”——按时交作业,认真听讲,从不迟到早退,考试永远保持在年级前十。我的生活像是一张精心绘制的图纸,每一笔都经过周密计算,不容任何差错。而喜欢张九驰这件事,成了我规整人生中唯一出格的秘密。
期中考试后的第二个星期,我得知张九驰要代表一中参加全省物理竞赛决赛。比赛地点就在一中校园,时间是周三下午两点——正是我们上课的时候。
那一整天我都心神不宁。数学老师在讲台上滔滔不绝地讲解函数题,我的眼睛盯着黑板,脑子里却全是想象中他在赛场上的样子。他会紧张吗?应该不会,他那么优秀,一定早已习惯了大场面。
窗外的梧桐树叶被风吹得沙沙作响,阳光透过树叶缝隙,在课桌上投下斑驳的光点。我看着那些跳跃的光影,突然做了一个大胆的决定。
我举起手:“老师,我肚子疼,想去医务室。”
这是我人生中第一次撒谎请假。我的脸颊烧得厉害,声音微微发颤,但老师只是关切地点点头:“快去吧,需要同学陪你去吗?”
我连忙摇头,收拾好书包,几乎是逃也似的离开了教室。
去一中的路上,我的心一直在狂跳。一方面因为撒谎而愧疚不安,另一方面又为即将见到他而激动不已。我不断告诉自己:只看一眼,确认他赢了比赛就回去。
一中校园比我们学校要大得多。我循着指示牌来到体育馆外,那里已经围了不少人。透过铁丝网围栏,我能清晰地看到赛场内的情形。
他站在场地中央,穿着一身深蓝色的校服,身姿笔挺。大屏幕上显示着比赛已进入最后的答辩环节。主持人念出问题,他接过话筒,几乎没有思考就开始作答。他的声音透过麦克风传来,清亮而笃定,每一个字都像是经过精心打磨的玉石,落地有声。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德云社:爱情也许美好请大家收藏:(m.x33yq.org)德云社:爱情也许美好33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