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的清晨,阳光透过A大礼堂的落地窗,在红色的舞台幕布上投下明亮的光斑。礼堂内座无虚席,来自各高校的参赛团队穿着整齐的正装,坐在观众席上紧张地准备着——今天是创新创业大赛复赛的日子,每个团队都为这十分钟的路演拼尽全力。
林薇薇坐在观众席前排,指尖轻轻摩挲着手里的路演流程卡。她穿着一身简洁的白色衬衫和黑色西装裤,长发利落地挽成低马尾,脸上化着淡淡的妆容,既显专业又不失青春活力。身边的李萌穿着浅蓝色连衣裙,手里紧紧攥着数据图表备份U盘;张昊则整理着笔记本电脑,反复检查小程序的网络连接,确保演示时万无一失。
“下一个,15号团队,‘校园防暑用品循环平台’。”主持人的声音透过音响传遍礼堂,林薇薇深吸一口气,和李萌、张昊交换了一个眼神,三人并肩走上舞台。高跟鞋踩在木质地板上,发出清脆的声响,每一步都像是踩在心跳上,却又带着坚定的力量。
走到舞台中央,林薇薇调整好麦克风高度,微笑着看向台下的评委和观众:“各位评委老师、同学们,大家好!我是‘校园防暑用品循环平台’项目的负责人林薇薇。今天,我想从一个大家都熟悉的场景开始——每年夏天,我们都会买防晒衣、凉席、风扇等防暑用品,可这些用品往往只用一个季节就会闲置,据我们调研,A市高校学生每年在防暑用品上的人均浪费金额超过200元,全校累计浪费超百万元。”
她话音刚落,身后的大屏幕上就出现了一组数据图表——浅薄荷绿的柱状图清晰展示了“学生防暑用品购买金额”与“闲置率”的对比,红色的警示线标注出“68%的用品使用不足3个月即闲置”的核心痛点。台下的评委们纷纷点头,拿起笔在评分表上记录着什么。
“基于这一痛点,我们打造了‘校园防暑用品循环平台’,通过‘租赁+回收+消毒+定制’的模式,让闲置的防暑用品流动起来。”林薇薇的声音清晰而坚定,手指向屏幕上的项目模式图,“学生可以通过小程序预约租赁防晒衣、凉席等用品,使用结束后由宿舍管理员统一回收,我们会进行‘三重消毒’——高温消毒、紫外线消毒、消毒液浸泡,确保用品安全卫生,之后再重新上架租赁,形成循环闭环。”
李萌适时地递上触控笔,林薇薇接过笔,点击屏幕上的“小程序演示”按钮。大屏幕上立刻出现了小程序的首页界面,清新的薄荷绿主色调搭配简约的图标,一目了然。她熟练地操作着:“首先,用户点击‘预约租赁’,选择需要的用品类型、使用时长,就能看到附近的取货点和库存情况;支付押金后,系统会生成取货码,凭码就能领取用品。”
当她点击“消毒公示”按钮时,屏幕上瞬间加载出最新的消毒记录——包括用品编号、消毒时间、操作人员、消毒方式,甚至还有消毒过程的照片。“我们的小程序接入了消毒设备的实时数据,每一次消毒都会自动生成记录,用户可以随时查询,确保用得放心。”林薇薇解释道,眼神里满是自信。
台下的评委们露出满意的表情,其中一位戴眼镜的评委举起手,提问道:“你们的项目很有新意,但我有个疑问——如何保证用品的循环频次?如果学生租赁后不按时归还,或者回收不及时,会不会影响平台的运营效率?”
这个问题早在团队的预料之中。林薇薇从容地回答:“感谢评委老师的提问。针对这个问题,我们有两个解决方案:第一,建立‘信用积分体系’,用户按时归还用品可获得积分,积分可抵扣租赁费用,逾期未归还则扣除积分,积分过低会限制租赁权限;第二,与学校宿舍管理员合作,在每栋宿舍楼下设置回收点,管理员负责日常回收和登记,我们每周安排两次专人上门取货,确保回收及时。同时,我们还会根据不同季节的需求变化,调整用品的库存和租赁价格,提高循环效率。”
她的回答逻辑清晰,既解决了评委的疑问,又展示了项目的运营细节。评委老师点了点头,在评分表上写下评语。林薇薇继续介绍:“除了租赁和回收,我们还推出了‘定制周边’服务,比如印有学校logo的防晒袖套、凉席收纳袋等,既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又能通过周边销售增加项目盈利点。目前,我们已经与A大、B大的学生会达成合作,计划在开学后进行校园推广。”
屏幕上出现了与高校学生会的合作意向书照片,以及定制防晒袖套的样品图。台下传来一阵小声的赞叹,有几位观众拿出手机,对着屏幕拍照。林薇薇看了眼计时器,还有一分钟的时间,她快速总结道:“我们的项目不仅能解决校园防暑用品浪费的问题,还能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同时为学校节省资源。未来,我们计划将项目推广到更多高校,打造覆盖全市的校园防暑用品循环网络。感谢各位评委老师的聆听!”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重生暖婚:总裁的掌心娇又悔又甜请大家收藏:(m.x33yq.org)重生暖婚:总裁的掌心娇又悔又甜33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