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是,林凡影帝再次上线。
艾拉凝聚出一个标准的“荆棘护盾”模型。
林凡睁着“懵懂”的大眼睛,“努力”地“看”,小眉头皱得紧紧的,仿佛在理解宇宙终极奥秘。
(这里…能量线…好多…乱…)他传递出混乱的意念,(为什么…这里要弯一下?那里…又绕过去?)
艾拉耐心讲解:“这里是感知节点,弯曲是为了增加能量触角的灵敏度…”
(哦…)林凡作恍然大悟状,(好像…懂了…又好像…没懂…)
实际上,他内心的弹幕是:【**此处的曲率半径优化0.5%可降低能量湍流!那个节点能量密度过高,浪费!整体结构在第三层网状支撑处有13个冗余能量回路,砍掉能省力30%!**】
但他不能说。他只能把这些优化方案死死摁在心里的小本本上,脸上还得维持着“我是谁我在哪这啥玩意儿”的呆萌表情。
这感觉,就像一个数学博士非要假装看不懂一加一等于二,还得时不时问一句“为什么一加一就等于二了呢?它们不能等于一个苹果和一个梨吗?”——**憋得内伤!**
练习环节更是灾难(演技的盛宴)。
艾拉让他尝试构建最最基础的能量网状结构。
林凡操控着能量,故意弄得歪歪扭扭,节点忽明忽暗,能量流像没头苍蝇一样乱撞,时不时还“噗嗤”一下漏点能量,搞得他周围绿光乱闪,跟迪厅坏了的灯球似的。
(唔…又散了…)林凡“沮丧”地瘪瘪嘴,(好难…控制不住…它们…不听话…)
艾拉看着那惨不忍睹、效率低得令人发指的能量结构,非但没有失望,反而松了口气,眼神里流露出“果然如此,这才正常,放心了”的意味。
她鼓励道:(已经很好了!刚开始都是这样的。多练习,慢慢就能掌控了。)
林凡:(……)谢谢您嘞!这种鼓励真是让人一点都高兴不起来呢!
他一边兢兢业业地扮演着能量控制界的废柴,一边在心里疯狂吐槽:(我这演技,不去拿个小金人真是屈才了!等以后能回去了,要不要考虑进军娱乐圈?标题就叫《重生之我在异界当影帝》?或者《论学渣的自我修养之精灵版》?)
白天是艰苦(演技磨练)的学习,到了晚上,则是更加艰苦(脑细胞成片死亡)的自主研究。
林凡再次将意识沉入那幅残缺的星空图谱。
这一次,他有了新的思路——既然那种粗糙混乱的能量伪装结构,意外地与图谱中的某个扭曲节点有相似之处,那是不是意味着,他可以从“混乱”入手?
他尝试着不再用“精灵能量模型”的规整思维去理解,也不再完全依赖“文明种子”的最优解计算,而是…**放飞自我**。
他调动起微弱的精神力,模仿着白天伪装时的状态,刻意构建出一种无序、混乱、低效的能量波动,然后小心翼翼地将这种波动“贴”到图谱的那个扭曲节点上。
嗡…
大脑深处传来一阵轻微的刺痛和晕眩感。
那原本如同天书般、不断变幻扭曲的节点,在接触到这种“混乱”的能量波动后,竟然…**稍微稳定了那么一丝丝**!虽然依旧破碎复杂,但不再是完全无法捕捉的乱流,而是呈现出某种奇特的、动态的规律性!
**有门儿!**
林凡精神大振!虽然这进展微乎其微,堪比在太平洋里滴了一滴墨水就想染蓝整个海洋,但至少证明了方向是对的!
(原来如此!)他恍然大悟,(这星空图谱根本就不是给“秩序”阵营看的!这特么是“混乱”阵营的藏宝图啊!怪不得看得我头秃!)
这就好比让一个习惯用Windows系统的人,突然去读一本纯命令行操作的Linux天书,还是乱码版的!现在他终于找到了那个能解码的“乱码生成器”!
他兴奋地尝试将这种“混乱”感应方法应用到那个模糊的“海顿”能量签名上。
结果…
“噗——”
脑子像是被橡皮锤狠狠砸了一下,眼前一黑,差点直接晕过去。
(靠!)林凡暗骂一声,(这个更高级!混乱都不够,得是混沌级别的?!)
那个能量签名,其复杂和深邃程度,远超星空图谱。尝试用混乱能量去触碰,就像试图用一根稻草去丈量马里亚纳海沟的深度,纯属自不量力。
好吧,饭要一口一口吃,路要一步一步走。先搞定相对“简单”的星空图谱再说。
于是,接下来的日子,林凡过上了极度“精分”的生活:
白天,他是艾拉老师面前乖巧努力但资质驽钝的小学徒,努力把高阶能量模型构建得漏洞百出、惨不忍睹,用实际行动诠释着“一看就会,一练就废”的至高境界,偶尔“灵光一闪”问出几个看似天真实则切中要害(但他立刻用其他蠢问题掩盖过去)的问题,把学渣和偶尔运气好的傻白甜形象演绎得淋漓尽致。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每次赚钱都被系统薅羊毛请大家收藏:(m.x33yq.org)每次赚钱都被系统薅羊毛33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