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宇被她这么一看,有些不好意思地挠了挠头,小声说:“阿姨,我也是瞎问,有时候老师讲的我没听懂,就只能问了。”
屈梅芳笑了笑,说:“这有啥瞎问的,不懂就问,这才是好孩子。娟儿,你要多向小宇学习,别把问题都憋在心里,时间长了,问题越来越多,成绩就跟不上了。”
李娟听着母亲的话,依旧只是“嗯”了一声,心里却记下了母亲的叮嘱,她知道母亲是为了自己好,只是心里的难受劲儿还没过去,实在说不出更多的话。
到车站牌那时,太阳刚刚升起来,东边的太阳露出了小半个脸,金色的光芒洒满了整个山谷。车站牌是用铁皮做的,已经有些陈旧了,上面的油漆掉了不少,露出了里面的铁皮纹理,牌子上用红漆写着几个歪歪扭扭的字。
屈梅芳带着李娟和张宇在车站牌旁边的座位上坐了下来,等着班车。不一会,就听到远处传来了班车的喇叭声,“嘀——嘀——”,声音在山谷里回荡着,越来越近。
很快,一辆蓝色的班车就出现在了路的尽头,慢慢地朝着车站牌的方向驶来。班车看起来有些破旧,车身上面布满了灰尘和泥土的痕迹,车窗也有些模糊,像是很久没有擦过了。
车子在车站牌旁边停了下来,车门“吱呀”一声打开,司机探出头来,笑着对他们说:“上车吧,刚好还能坐几个人。”
坐上班车后,屈梅芳找了一个靠窗的位置坐下,李娟坐在她的旁边,张宇则坐在了她们前面的位置。车子发动后,屈梅芳继续对李娟说着关心的话,从吃饭睡觉,到学习生活,几乎方方面面都顾及到了:“到了学校,记得按时吃饭,别因为省钱就不吃早饭,早饭很重要,不吃早饭容易饿,上课也听不进去。宿舍里的卫生也要打扫好,别把东西乱扔,保持干净整洁,住着也舒服。平时和同学相处,要互相包容,别因为一点小事就闹矛盾,大家在一起住着,要和和气气的。”
李娟只是静静的听着,偶尔点点头,眼睛看着窗外不断后退的风景——熟悉的山峰、田野、村庄,还有路边的树木,心里的不舍越来越浓,她知道,车子越往前走,离母亲离开的时间就越近,离那个熟悉的家就越远。
张宇也心里难受,只是他是男生,而且性格内向,不善于表达自己的情绪,所以这些难受他未曾从表象显现出来。他坐在前面的位置,背挺得笔直,眼睛看着前方,像是在认真地看路,可实际上,他的脑子里一片混乱,全是乱七八糟的想法。
他想起了自己的母亲,母亲虽然不去打工,但是要去一个比较大的城市,具体在哪他不知道,因为没有去过。母亲去哥哥家照顾嫂子和即将出生的侄子。嫂子快要生了,身体行走越来越不方便,哥哥又要打理自家超市的生意,没时间照顾,就和父母商量,让母亲去哥哥家里帮忙做饭洗衣服,照顾嫂子。
张宇想到,高一时,周末从学校回家,还能见到母亲,每次回家,母亲都会提前做好他爱吃的菜,春秋日短,母亲还会骑三轮电动车到车站牌处接他回来,吃完饭,母子俩还能坐在屋子里聊聊天,母亲会问他学校里的情况,会叮嘱他好好学习,注意身体。
可现在,要是周末回家,家里空无一人,进进出出就他自己,房子里冷冷清清的,没有了母亲的身影,没有了熟悉的饭菜香,没有了温暖的灯光。一想起每次推开家门,看到空荡荡的屋子,他心里就一阵难过,鼻子发酸,却又只能强忍着,把眼泪咽回肚子里。
他知道母亲是为了家里好,是为了嫂子和侄子,可他还是忍不住想念母亲,想念那个充满烟火气的家。现在看着身边的李娟和屈梅芳,听着屈梅芳对李娟的叮嘱,他就更加想念自己的母亲了,心里的难受劲儿也越来越强烈。
今天班车比较慢,因为每个村口都有等车的人,车子走一会就要停下来,打开车门,让那些等车的人上来。
每个村口都有人在等车,有背着书包的学生,有提着篮子的妇女,有背着大包的男人,还有拄着拐杖的老人。他们都是要去县城的,有的是去买东西,有的是去办事,有的是去看望亲戚。
车子驶过几个村后,班车就坐满了人,今天坐车的人格外多,车子里变得热闹了起来,空气也变得有些浑浊,混合着汗水、烟草、泥土和蔬菜的味道。
坐车的人有同村的,也有邻村的,山里人都散居着,平时大家都忙着地里的农活,或者在家里忙活,很少有机会见面,现在在班车上碰到了,自然有说不完的话题。因此车上说话的声音很大,叽叽喳喳的,像一群热闹的麻雀。
有人在说今年的收成,说今年的雨水好,玉米长得比往年都高,豆子也结得饱满;有人在说村里的新鲜事,说谁家的儿子娶了媳妇,谁家的女儿考上了大学,谁家的母猪下了一窝小猪仔;还有人在讨论最近的物价,说最近的猪肉又涨价了,蔬菜也比以前贵了……大家你一言我一语,聊得热火朝天,整个车厢里充满了热闹的气息。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梦醒来后请大家收藏:(m.x33yq.org)梦醒来后33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