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我撕掉那张止损单,决心拥抱“价值投资”之后,我感觉自己的境界都得到了升华。
我不再每天盯着盘口的红红绿绿心惊肉跳,也不再为一两个点的波动而焦虑。我开始研究“青石重工”这家公司的基本面。我把它过去五年的财务报表都下载了下来,趴在桌子上,拿着计算器,像个会计一样,煞有介事地计算着它的市盈率、市净率、净资产收益率。
虽然我大学学的是经济学,但那些理论知识早就还给了老师。我看得一知半解,但并不妨碍我得出结论——这绝对是一家被市场严重低估的好公司!
你看它的市盈率,才20倍,远低于行业平均水平!
你看它的市净率,才1.5倍,股价都快跌破净资产了,简直是白菜价!
最重要的是,它手握大量订单,又是“一带一路”的核心受益者,未来的成长空间,不可限量!
我越研究,越觉得我买的不是股票,是华夏国未来的国运!
我甚至还效仿那些真正的价值投资大佬,在一个阳光明媚的下午,亲自跑到了“青石重工”的厂区门口。虽然门卫大爷没让我进去,但我隔着铁栅栏,看着里面巨大的厂房和来来往往的运输卡车,内心涌起一股豪情。
“稳了!”我对自己说,“这么大的实体企业摆在这里,还能让你亏钱不成?”
我把我的研究成果,发到了股票群里,洋洋洒洒几千字,从宏观经济分析到公司核心竞争力,引经据典,数据详实。
群友们都被我镇住了。
“卧槽!浩然兄真是大神!研究得太透彻了!”
“我服了,跟浩然兄一比,我们简直就是在赌博。”
“不说了,听浩然兄的,这票我拿到天荒地老!”
在一片吹捧声中,我彻底完成了从“林神”到“林老师”的转变。我享受着这种被人依赖和崇拜的感觉,仿佛自己真的成了一位运筹帷幄的投资大师。
然而,K线图,并不会因为我的研究报告写得好,就给我面子。
“青石重工”在高位横盘了两个星期之后,开始掉头向下了。
一开始,只是微跌,每天跌个百分之零点几,像钝刀子割肉,不疼,但让你难受。
群里有人开始动摇了。
“林老师,这……怎么还跌了啊?”
“是不是行情结束了?我有点想跑了。”
我立刻站出来,给大家“充值信仰”:“大家不要慌!这是正常的调整!我称之为‘黄金坑’!是主力在拉升前,洗掉最后的不坚定分子!记住我们是价值投资者,不要被短期的波动迷惑了双眼!股价下跌,恰恰是给我们加仓的机会!”
为了证明我的理论,也为了稳住军心,我做了一个大胆的决定——加仓。
我把账户里剩下的二十多万资金,又投入了十万,在下跌的过程中,买入了“青石重工”。我的总持仓,达到了三十五万,仓位接近七成。
我的“补仓”行为,像一针强心剂,暂时稳住了群里的情绪。
但是,股价并没有因为我的“抄底”而止跌。它就像一个漏了气的皮球,晃晃悠悠,一路向下。
3%… 5%… 8%…
我那刚刚回血的五万块浮盈,很快就消失殆尽,并且开始由盈转亏。
账户,又绿了。
我的心态,开始出现了一丝裂痕。说好的“黄金坑”呢?怎么越挖越深,感觉快挖到地核了?
更让我难受的是,我眼睁睁地看着那些我曾经不屑一顾的“垃圾题材股”,在我持股下跌的这段时间里,一个个都飞上了天。什么“虚拟现实”、“在线教育”,沾边就涨,连续一字板都是家常便饭。
而我,守着我那所谓的“价值股”,像个抱着金饭碗要饭的乞丐,眼睁睁地看着别人大鱼大肉,自己却在喝西北风。
嫉妒和焦虑,像两条毒蛇,开始啃噬我的内心。
张凯给我打电话,兴奋地说:“浩然,我听你的,上次亏了一万多以后,就小仓位玩玩。前几天瞎蒙了一只搞VR的股票,五万块,一个星期就变成八万了!这牛市也太爽了!”
我听着他的话,心里五味杂陈。我一个研究基本面、分析K线的“专业人士”,竟然还不如一个瞎蒙的?
“那你小心点,那种票没业绩,涨得快,跌得也快。”我只能这样酸溜溜地回复他。
挂了电话,我看着自己账户里那10%的亏损,第一次对自己的“价值投资”理论,产生了深深的怀疑。
我不敢再在群里说话了。那个曾经被我称为“黄金坑”的地方,现在已经成了埋葬我们所有人的乱葬岗。群里一片死寂,偶尔有人发个哭脸的表情,也没人回应。
我成了一个温水里的青蛙。
每天看着股价下跌一点点,亏损多一点点,一开始还觉得肉疼,但时间长了,竟然慢慢麻木了。
我不敢卖。因为一旦卖了,就等于承认了我的失败,承认我从“技术分析”到“价值投资”的转型,是一个彻头彻尾的笑话。我输不起这个脸。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我是怎么在牛市亏的血本无归的请大家收藏:(m.x33yq.org)我是怎么在牛市亏的血本无归的33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