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只有‘术’,而没有‘道’。”
苏晚晴这句话,像一颗投入平静湖面的石子,在我心中激起了千层涟奇。
我愣在原地,一时间竟不知该如何回应。过去的几个月,我沉浸在构建和执行纪律的满足感中,我以为自己已经找到了那条通往稳定盈利的圣光大道。我把中山装大爷的生存法则奉为圭臬,以为只要将这种“术”修炼到极致,就能立于不败之地。
但苏晚晴,这个谜一样的女人,却一针见血地指出了我的“致命缺陷”。
“什么……是‘术’?什么又是‘道’?”我艰难地开口,声音因为激动而有些干涩。这个问题,仿佛触及到了我一直回避,却又隐隐感觉存在的某个核心。
苏晚晴没有直接回答。她看了一眼墙上的挂钟,已经快四点了。
“有时间吗?请你喝杯咖啡。”她发出了邀请,语气平淡,却又让人无法拒绝。
我几乎是下意识地点了点头。
我们一前一后地走出了证券营业部。外面依旧下着淅淅沥沥的小雨,青石市的秋天,总是带着一股湿冷的寒意。苏晚晴撑开一把黑色的雨伞,很自然地向我这边倾斜了一下,将我也笼罩在伞下。一股淡淡的、像是某种植物的清香,飘进了我的鼻腔。
我们走进附近一家装修雅致的咖啡馆。苏晚晴熟门熟路地找了一个靠窗的位置坐下,点了两杯拿铁。
温暖的灯光,舒缓的音乐,与外面那个充满了金钱欲望和人性挣扎的散户大厅,恍如两个世界。
“我们先来说说你的‘术’。”苏晚晴搅拌着咖啡,打破了沉默,“你的‘馒头咸菜系统’,核心是什么?”
她竟然连我给系统起的名字都知道,这让我有些惊讶,又有些窘迫。
“是……是纪律,是风控。”我回答道,“是在自己能力圈内,做高确定性的事,积小胜为大胜。”
“没错。”苏晚晴点了点头,表示赞同,“从一个满仓杠杆、追涨杀跌的赌徒,转变为一个严格遵守纪律的交易者,这是你完成的第一次蜕变。从这个角度看,你的‘术’,已经合格了,甚至比大厅里90%的人都要强。你学会了如何控制亏损,如何让自己‘活下去’。这是最重要,也是最难的一步。”
她先是给了我肯定,这让我稍微放松了一些。
“但是,”她话锋一转,眼神也变得锐利起来,“你的‘术’,有一个前提,那就是市场必须处于一种相对‘正常’的波动状态。你的系统,本质上是一种基于小周期、高胜率的统计学套利。你赚的,是市场微观结构无效性的钱,是那些情绪化交易者犯错的钱。对吗?”
我仔细想了想,她总结得无比精准。我确实是在利用支撑位和压力位的短期有效性,以及散户的恐慌和贪婪,来赚取那一点点差价。
我点了点头。
“那么,问题来了。”苏晚晴放下咖啡杯,身体微微前倾,“如果市场不再‘正常’了呢?如果黑天鹅出现,比如突然爆发一场战争,或者像十年前那样的全球金融危机,导致市场出现连续的、无差别的跌停,流动性瞬间枯竭。那个时候,你的‘术’,还有用吗?”
我的后背,瞬间冒出了一层冷汗。
我想起了我那只被停牌的“ST重工”。在那种极致的系统性风险面前,什么支撑位,什么K线形态,都成了笑话。我的纪律,我的止损,在没有对手盘的情况下,根本无法执行。
“你的止损,是建立在‘可以卖得掉’的基础上的。”苏晚晴的声音很轻,却字字诛心,“当市场连卖出的机会都不给你的时候,你的风控系统,就等于零。你用一万块钱,亏掉200块,你会严格止损。但如果你用十万块,一天之内账面亏损就达到了两万,并且第二天可能还会继续跌停,你还能像现在这样,保持绝对的冷静吗?你的心,会不会乱?你会不会又变回那个绝望、恐惧、不知所措的林浩然?”
我沉默了。
我无法回答。因为我知道,答案是肯定的。
我的“馒头咸菜系统”,看似稳固,其实只是一个在风和日丽的池塘里航行的小木筏。它能帮我抵御微风和细浪,但一旦遇到惊涛骇浪,它会瞬间被撕成碎片。
“这就是‘术’的尽头。”苏晚晴靠回椅背,语气缓和了一些,“‘术’,解决的是‘怎么做’的问题。它告诉你具体的规则,买点、卖点、仓位。但它无法回答一个更根本的问题——‘为什么这么做’。而这个问题,就是‘道’的范畴。”
“‘道’……”我感觉自己像一个第一次接触高等数学的小学生,大脑在飞速运转,却又抓不住重点。
“‘道’,是你对市场本质的理解,是你对周期、人性和世界运行规律的认知。它决定了你的格局和视野,是你交易信念的根基。”苏晚晴看着窗外的雨丝,眼神有些悠远,“举个例子。中山装大爷的交易,是纯粹的‘术’。他把一只ST股的波动规律研究到了极致,并且严格执行纪律。他能赚钱,因为他的目标很小,就是每天赚个饭钱。他的‘道’,就是‘我不求发财,只求糊口’。所以他的‘术’,和他的‘道’,是匹配的。他很成功。”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我是怎么在牛市亏的血本无归的请大家收藏:(m.x33yq.org)我是怎么在牛市亏的血本无归的33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