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曰:
洱海波平定新主,苗岭婚成缔良缘。
北疆惊变狼烟起,誓师北伐扫胡天。
上回书说到,西门庆巧破大理内城,擒获段智鑫、汪才等首恶,唯妖妇妙沁神姬趁乱遁走。大理国中负隅顽抗之势力虽已土崩瓦解,然西南局势未稳,外有藩部联军虎视眈眈,内有阉宦暗中作梗。西门庆一面肃清残敌,安抚百姓,一面与段宇轩商议善后之策。
且说大理国西北接吐蕃,东北邻黔中,历来是各方势力角逐之地。那黔州石门蕃部与罗氏鬼国,地处大理、大宋与吐蕃之间,向来首鼠两端,见风使舵。此番接到大理求援国书,两部酋长聚首商议。
石门蕃大酋长杨兴汉拍案道:“那宋军势大,连破大理数道防线,如今兵围内城。我等若不相救,恐唇亡齿寒!”
罗氏鬼国主阿永摇头道:“杨兄差矣。宋军如狼似虎,连大理精兵都抵挡不住,你我两部凑起不过万余人马,如何能与争锋?依某之见,不如各出两千兵马,组成联军,佯装援救,实则观战。若宋军胜,我等便称是来助阵的;若大理胜,便真个救援。”
杨兴汉沉吟道:“阿永兄果然老谋深算!只是那吐蕃也接到求援,已发兵两万,若他们真与宋军厮杀,我等作壁上观,恐遭非议。”
阿永笑道:“吐蕃兵多将广,让他们与宋军拼个你死我活岂不更好?我等见机行事便是。”二人计议已定,遂各点两千兵马,合兵一处,由杨兴汉之子杨虎龙、阿永之弟阿果统领,慢吞吞向大理进发。
那吐蕃大将扎西丹增,率两万铁骑,却是昼夜兼程。这扎西丹增年约四旬,生得虎背熊腰,善使一柄鎏金降魔杵,有万夫不挡之勇。他早对大理富庶垂涎三尺,今得此良机,岂肯放过?一路对部将道:“宋军远来疲敝,又经苦战,必不能挡我吐蕃雄师。届时不仅可解大理之围,更可趁机占据大理北部诸州,扩我疆土!”
探马早将三方动向报知西门庆。此时西门庆已移驻大理王宫,段宇轩虽未正式登基,然俨然以王者自居。他闻报后,召众将商议。
白仁兴进言道:“元帅,那石门蕃与罗氏鬼国,不过是墙头草,不足为虑。倒是吐蕃两万铁骑,不可小觑。吐蕃骑兵来去如风,惯用重甲冲锋,需以劲弩破之。”
上官虎嚷嚷道:“管他吐蕃吐谷浑,来一个俺杀一个,来两个俺杀一双!请元帅给俺一万精兵,定叫那吐蕃蛮子有来无回!”
水生子沉吟道:“上官将军勇武可嘉,然吐蕃骑兵确实厉害。末将以为,当利用地形,以步克骑。洱海西岸有天生桥一带,地势狭窄,两侧山高林密,正可设伏。若能诱敌深入,以强弓硬弩封堵路口,再以奇兵断其归路,必可破敌。”
龙玉凤亦道:“水郎所言极是。妾身还可请阿依莫妹子相助,她熟知苍山小道,可率苗家弩手埋伏两侧山林,专射马眼、敌酋。”
西门庆听罢,颔首道:“诸位所言,正合吾意。”遂发下将令:
“水生子、龙玉凤听令!命你二人率一万五千兵马,多为弩手、长枪兵,前往天生桥设伏。鲁大鼋、董小平率水师策应,封锁洱海水路,防敌迂回。阿依莫、木虎、阿吉、阿蛮率苗家弩手协助,专司狙杀。”
“上官虎听令!命你率八千精兵,迎战石门蕃与罗氏联军。此战需速战速决,活捉为主,切勿滥杀,打出威风,震慑西南诸藩。”
“白仁兴听令!命你统筹粮草,与段王子安抚城内,并联络各部头人,准备登基大典。”
“法明禅师、石生,有劳二位随水将军军中,吐蕃军中或有喇嘛随行,需防妖法。”
分派已定,各将皆领命而去。西门庆又密唤许公公,淡淡道:“公公久在宫中,熟知礼仪。段王子登基在即,有劳公公筹备典仪诸事并上报朝廷纳为藩属。”
许公公心中虽不情愿,却不敢违逆,只得堆笑道:“元帅放心,咱家定将典礼办得风风光光。”暗中却咬牙:“好个西门庆,分明是要架空咱家,不使掌兵。待咱家密报秦相,再与你计较!”
不说许公公暗中怀恨,单表水生子、龙玉凤率军来到天生桥。但见两山夹峙,中间一条通道宽不过三十丈,左侧是陡峭山崖,右侧是洱海浅滩,果真是设伏佳地。
水生子道:“玉凤,你与阿依莫率五千弩手埋伏左侧山林,多备火箭。我率八千长枪兵列阵于通道出口,韩伟水师巡弋右侧水面。待吐蕃军过半,你等便发箭阻敌,我从正面迎击,韩伟截断其后,可获全胜。”
龙玉凤领命,自与阿依莫上山布置。阿依莫笑道:“姐姐放心,我这三千苗家弩手,皆能百步穿杨。待那吐蕃蛮子到来,定叫他们尝尝苗家药箭的厉害!”原来苗弩不仅精准,箭镞多淬毒药,中者立毙。
不过二日,探马来报,吐蕃大军距此不足五十里。水生子即令全军偃旗息鼓,埋伏待敌。
那扎西丹增一路行来,未遇抵抗,不免骄纵。前锋将领劝道:“将军,前方天生桥地势险要,需防埋伏。”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重生清河记请大家收藏:(m.x33yq.org)重生清河记33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