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集:海中生灵
虚无之海,是连混沌都要敬畏的绝对虚空。
这里没有时间流淌的痕迹,没有空间存在的坐标,更没有所谓的法则与规则。放眼望去,是比最深沉的黑夜还要纯粹的“无”——没有光,没有影,没有声音,甚至没有“存在”本身的概念。万亿劫在这里只是一个虚妄的词汇,因为连“劫”的发生都需要依托于时空,而虚无之海,是时空诞生之前的“母体”,是一切“有”的对立面,是永恒的“寂”。
然而,就在这片连混沌之气都无法渗透的绝对虚无中,一点微不可察的“源”,正于无始无终的沉寂里,悄然搏动。
它太微弱了,微弱到若有若无,仿佛下一刻就会彻底消散在虚无的洪流中。但它又太坚韧了,每一次搏动都带着一种近乎偏执的“存续”之意,像是在对抗这片虚无与生俱来的“吞噬”本能。这“源”没有形态,没有属性,更没有意识,只是一团纯粹到极致的“可能性”——一种从“无”中硬生生挤出来的“有”的雏形。
不知过了多久,或许是一瞬,或许是永恒。
那团“源”的搏动忽然有了一丝微妙的变化。不再是单纯的存续,而是开始向内收缩、凝聚。就像虚无之海的无尽“无”,被压缩成了一点“有”的核心。这过程极其缓慢,每一次凝聚都伴随着剧烈的“排斥”——虚无不允许“有”的存在,它用无形的压力挤压着这团“源”,试图将其碾碎、同化,回归到绝对的“无”。
但“源”的韧性超出了虚无的预期。
它在挤压中反而变得更加凝练,内部开始滋生出一种极其原始的“感知”。这种感知不是视觉、听觉或触觉,而是一种更根本的“映照”——它能“映照”出周围的虚无,能“映照”出自身的存在,能“映照”出那种无处不在的排斥之力。
又过了一段无法计量的时光,这团“源”已经凝聚成了一颗约莫丈许大小的“光核”。光核内部,不再是混沌的能量,而是一种更本源的“流质”,呈现出淡淡的紫金之色,每一次流转都带着“无中生有”的韵律。而那原始的“感知”,也在光核的滋养下,逐渐演化成了更清晰的“意识”。
这意识最初是混沌的,像一团没有焦点的迷雾。它“知道”自己存在,“知道”周围是虚无,却不知道“自己是谁”,“虚无是什么”。它只是本能地蜷缩在光核中,感受着那股持续不断的排斥力,用自身的“有”对抗着外界的“无”。
直到某一刻,光核的表层忽然泛起一圈涟漪。
一道极其细微的“虚无裂隙”毫无征兆地出现在光核附近——这在虚无之海是极其罕见的现象,像是绝对的“无”本身出现了一丝破绽。裂隙中,没有泄露出任何能量,却有一缕比意识更纯粹的“信息”飘了出来,瞬间融入了光核之内。
那是一个字,一个无法用任何已知语言描述,却能被意识直接理解的字:
“我。”
轰!
仿佛惊雷在死寂的虚无中炸响。
光核内的意识瞬间被这缕信息点燃,混沌的迷雾骤然散开,一个清晰的焦点浮现出来。“我”——这个概念如同种子落入沃土,瞬间生根发芽,长成参天大树。意识第一次有了明确的指向:“我”是存在的,“我”与周围的虚无不同,“我”是“我”。
“我……是谁?”
一个模糊的疑问在意识中升起。这是自我意识觉醒的标志,是从“感知存在”到“认知自我”的跨越。
随着“我”的概念确立,光核开始发生更剧烈的变化。紫金流质不再无序流转,而是按照某种精密的规律奔腾起来,在光核内部冲刷出一道道脉络。这些脉络交织成网,最终形成了一个极其复杂的“符文”——这符文没有具体的形状,却蕴含着“自我”的本质,是“我”的具象化体现。
与此同时,光核的外壳开始剥落,像是破茧的蝴蝶。剥落的碎片没有消散在虚无中,而是被紫金流质包裹、重塑,逐渐勾勒出一个庞大的轮廓。
那是一条龙的轮廓。
先是蜿蜒的躯干,覆盖着细密的鳞片,每一片鳞片上都闪烁着紫金光泽,像是用虚无的碎片打磨而成;接着是粗壮的四肢,爪尖锋利如刃,仿佛能撕裂时空;然后是巨头,生有双角,角呈螺旋状向上延伸,直指虚无深处;最后是龙须飘动,尾鳍舒展……
当最后一片光核外壳剥落时,一尊万丈长的龙形生灵,已然悬浮在虚无之海的中央。
他闭着眼,龙首微微低垂,似乎在消化着“自我”觉醒带来的冲击。紫金鳞片反射着不存在的光,龙躯上每一寸肌肉都蕴含着从“无”中诞生的磅礴力量——这不是混沌之力,而是比混沌更本源的“源力”,是“无中生有”的具象化能量。
他,就是龙宇。
意识在龙宇的元神中奔腾,梳理着觉醒后的一切。他“看”到了自己的龙躯,感受到了体内流淌的源力,更清晰地“映照”出了周围的虚无。此刻,他不再是被动承受排斥,而是主动“感知”着虚无的本质。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源道龙宇洪荒劫纪请大家收藏:(m.x33yq.org)源道龙宇洪荒劫纪33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