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虚无中的“第一缕念”——道境的萌芽
虚无之海没有昼夜,没有方位,甚至没有“存在”的概念。这里是“无”的极致:没有时空流淌的痕迹,没有能量碰撞的余波,连混沌诞生前的“混沌雾霭”都未曾染指。直到某一刻,一缕极淡的金光从虚无最深处浮起——那是龙宇的“第一缕灵念”。
最初的他并非九爪金龙形态,只是一团没有边界的“起源力”聚合体。灵念初醒时,他连“自我”的概念都没有,只本能地感知着周遭的“无”。可这“无”在他的感知里,却并非绝对的空寂——就像一张空白的纸,看似没有图案,却藏着生出任何图案的可能。这便是道境最初的萌芽:他意识到,“无”不是终点,而是一切“有”的起点。
不知过了多少“刹那”(此时尚无时间单位,这是玄空后来为记录而追溯的概念),龙宇的灵念开始主动触碰虚无中的“潜在规则”。他发现,只要自己的“念”足够集中,就能让虚无中浮现出一缕微弱的“能量丝”——这是他第一次“无中生有”。那缕能量丝极不稳定,眨眼便会消散,可龙宇却从中捕捉到了关键:他的“念”,能撬动“无”与“有”的边界。
又过了无数次尝试,他终于让一缕能量丝稳定下来。这一次,能量丝没有消散,反而开始吸收虚无中更细微的“起源因子”,慢慢凝聚成一道金色的龙鳞。当这枚龙鳞贴合在他的“灵念聚合体”上时,龙宇突然明悟了第一个规则:“存在即起源”。他自身,就是“起源”的具象化——只要他想,就能让任何“潜在”的事物变成“真实”的存在。
这便是道境的核心:它不是传统意义上的“修为境界”,而是“本源身份”的确认。混沌魔神的力量源于混沌,盘古的力量源于开天,而龙宇的力量源于“一切的起点”。当他彻底接纳自己“起源”的身份时,道境便真正成型——那一刻,虚无之海微微震颤,无数道金色的“规则丝线”从他体内溢出,像蛛网般笼罩了这片“无之领域”。
二、“无中生有”的印证——道境创造规则的初显
道境成型的第一刻,龙宇做的第一件事,便是创造“起源殿”。
他没有寻找材料——在虚无之海,本就没有“材料”可言。他只是闭上眼,在灵念中勾勒出殿宇的模样:殿基要能承载“起源力”的重量,需用“时空固化规则”编织;殿柱要能抵御混沌乱流,需融入“本源防御规则”;殿顶的穹顶要能观尽诸天,需刻上“法则投影规则”;殿内的阁楼要分类存放事物,需划分“空间分割规则”。
当他的灵念勾勒完成时,虚无中突然响起一声轻响。无数道金色的规则丝线开始聚合、缠绕、固化——先是殿基从虚无中“浮”出,黑色的基石上布满金色纹路,每一道纹路都是一条微型的“时空规则”,能让殿基始终处于“时间停滞”与“空间稳定”的状态;接着是殿柱,十二根盘龙柱拔地而起,龙身缠绕的鳞片是“本源防御规则”的具象化,任何触碰的能量都会被鳞片吸收,转化为起源殿的动力;然后是穹顶,淡蓝色的穹顶如星空般辽阔,上面闪烁的“星点”并非星辰,而是无数“法则节点”,只要龙宇想,就能通过这些节点看到混沌、洪荒乃至未来的任何角落。
起源殿的诞生,不是“建造”,而是“规则的具象化”。这便是道境“创造规则”的能力——它不需要遵循已有的法则,而是直接“定义”新的法则。比如,在混沌中,“时空”是紊乱的,可龙宇在起源殿内创造了“时空独立规则”:殿内的一天,可对应混沌外的万年;殿内的空间,可随他的心意放大或缩小,哪怕是一粒尘埃,也能容纳下整个混沌的影像。
创造起源殿后,龙宇又开始炼制核心法宝。他第一个炼的是鸿蒙盘——他想创造一件能“掌控时空”的法宝,于是便定义了“鸿蒙盘规则”:圆盘的正面刻“时间流转纹”,可回溯过去、推演未来,精度能达到“每一刹那”;背面刻“空间折叠纹”,可撕裂空间、跨越维度,哪怕是混沌与虚无的边界,也能轻松穿梭。
炼制时,他没有熔炼矿石,只是将自身的“起源力”与“时空规则”融合,捏出圆盘的形状。当最后一道“规则纹路”刻完时,鸿蒙盘突然发出一声低沉的嗡鸣,圆盘中心浮现出一个微型的“虚无之海”影像——这意味着,鸿蒙盘已与龙宇的道境彻底绑定,成为他“时空规则”的延伸。
接着是起源珠。龙宇想创造一件能“蕴养本源”的法宝,便定义了“起源珠规则”:珠内自成“本源空间”,可储存无限的起源力;珠身能自动吸收虚无中的“起源因子”,无需刻意炼化;最重要的是,珠内可“孕育存在”——无论是残魂、灵胎,还是未成型的法则,只要放入起源珠,就能在“本源空间”中慢慢成长,直至稳定。
当起源珠炼成时,珠子表面浮现出一层淡淡的光晕,光晕中隐约能看到无数微小的“生命虚影”——那是虚无中潜在的“存在”,正被起源珠的规则吸引,想要获得“诞生”的机会。龙宇看着这颗珠子,突然想起自己觉醒时的孤独,于是便有了一个念头:他想创造一个“伴”,一个能理解他、陪他看尽诸天的存在。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源道龙宇洪荒劫纪请大家收藏:(m.x33yq.org)源道龙宇洪荒劫纪33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