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重要的是,文化站站长私下对陆信和苏宁表示,他会跟镇上的供销社打个招呼,推荐他们的产品。“这么好的东西,应该让更多人看到、用到!”
走出文化站,阳光明媚。苏宁和陆信相视一笑,心中充满了激动和感慨。这一次,他们没有低三下四地去求人,而是凭借过硬的产品和顾老的引荐,赢得了尊重和机会。
“顾老,真是太感谢您了!”陆信由衷地对顾青山说道。
顾青山摆摆手,脸上难得露出一丝温和:“东西好,是你们自己的本事。我不过是说了几句实话。”他顿了顿,看着苏宁,意有所指地补充了一句,“丫头,编法可以新,但根基要稳。以后有机会,多琢磨琢磨老手艺里的道理。”
回到大车店,好消息接踵而至。先是码头装卸队的王师傅兴冲冲地跑来,说文化站有人去码头了解情况,副队长的态度立马就变了,暗示之前的规定“可以灵活掌握”,让他们明天就恢复送货!
接着,镇供销社果然派人来接触,表示愿意先进一批货试销,如果反响好,可以考虑长期合作!
绝处逢生,柳暗花明。石古镇的市场,凭借文化站的一场交流会,竟然真的打开了一个突破口!
然而,喜悦之余,苏宁并没有忘记顾青山那句关于“根基”的提醒,也没有忘记那个神秘的“郑干事”。成功的背后,似乎总有一双无形的眼睛在注视着他们。而在整理货物时,她无意中从一份包裹货物的旧报纸上,看到了一则关于邻县某社队企业整顿的简短报道,其中提到了一个熟悉的名字——马魁。
一丝寒意,悄然掠过心头。马魁的触角,似乎比他们想象的,伸得更远。石古镇的考验,或许才刚刚开始。
喜欢我在八零搞事业请大家收藏:(m.x33yq.org)我在八零搞事业33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