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需要升级了,我一个人已经撑不住了。”徐亦在出租屋里低声念叨,目光盯着天花板一动不动。
小说这边《三体》的热度持续高涨,后面《黑暗森林》《死神永生》要是再发出去,动静只会更吓人。
版权合作、影视改编、学术活动、官方邀请……各种事情会像潮水一样扑过来。
音乐那边,“回锅肉”这个身份虽然藏得深,但他也不相信林风能顶得住大人物的窥探,以后要是再给别人写歌,暴露的风险也会越来越高。
而且他得有人替他挡住音乐圈的试探,处理越来越复杂的合同和商业合作。
林风始终不是受他控制的。
更关键的是,他得把两边的事情整合起来。“红烧肉”和“回锅肉”,看起来是两个领域,可说到底都是他徐亦的作品。
版权、合作、法律、公众关系……这些资源现在像一盘散沙,没人打理。
他需要一个屏障,一个能替他站在前面遮风挡雨、整合资源、落实他想法的“影子”。
这个人,必须知道“红烧肉”和“回锅肉”都是他,也就是说,这个人会掌握他最大的秘密,成为他保护圈里最核心、也最危险的一环。
风险太大了。万一找错了人,后果不堪设想。他小心翼翼维持的低调生活会瞬间崩塌,甚至可能又走上老路。
可是不这么做,风险更大!
国图这件事像一声警钟,让他看清了后面还有多大的风浪。只靠他自己,迟早会被卷进去撕碎。他需要一个团队,一个能理解他想法、能高效行动的“影子小队”。
徐亦的眼神越来越坚定,手指在沙发上无意识敲击的节奏越来越快,最终骤停,然后死死的抓在沙发上。
他立刻从沙发上爬起来,打开电脑,新建一个txt文档,标题写上:《“影子”计划与系统升级》。
手指在键盘上飞快地敲起来,思路异常清楚:
一:核心经纪人:找一个知道双重身份的人,做我在文艺圈的总代理和协调人。
组个小团队:围绕经纪人,建一个精简高效的运营小组。
有个实体:注册一个工作室或小公司,租个正经办公的地方。
二:能力要强:既要懂出版又要懂音乐,会谈合作、能整合资源、能处理危机。能独立对接国图、作协、出版社、音乐公司、影视公司这些地方。
绝对忠诚、嘴严:这是底线!要有职业操守,把客户隐私放第一位。要通过严格的背景和心理调查。
理解和尊重我:必须明白我“绝不露面、极度重视隐私”的核心要求,并且严格执行。
低调实干:本人不喜欢出风头,专注解决问题。抗压能力强,能顶住各方的压力,始终按我的意思做事。
三:公司执照名字暂定“星尘文化工作室”,法人让经纪人当。好在华国法律对公司实际控制人信息保密做得不错,方便我藏在后面。
这个团队的建立意味着庞大的金钱支出!
徐亦查了查手机银行和几个证券账户,看了一眼总数字。
《凡人修仙传》《诛仙》电子订阅、出书、动漫影视改编持续带来大量版税,是稳定的现金来源。
回锅肉歌曲的版税也在带来源源不断的被动收入。
这些加在一起,数额惊人。钱不是问题,问题是怎么找到那个能让我放心托付一切的人。
徐亦坐在沙发上,不断地思索,在沙发上一坐坐到晚上十点多,精神却因为做了这个决定而异常清醒,同时也压着沉甸甸的担忧。
他的目光不断地在微信里那几个分别知道徐亦单个身份的头像上来回扫过。
最后停在“方静”这个名字上。
方静,皇朝互娱的掌舵人,是“回锅肉”在音乐上最重要的合作者和保护人之一。
她地位高、能量大、懂行,最关键的是,她非常欣赏“回锅肉”的才华,而且已经证明了她的靠谱。
徐亦深吸一口气,做了下了比写计划书更重大的决定,也是他到这个世界最重大的决定。
他点开方静的微信,没有发送文字,一样直接拨打了语音通话,这个时间点他不确定方静是否空闲,意外的是电话响了七八声就通了。
电话那头的方静此刻正在偌大的办公室内,处理着关于MV的进度,看到了回锅肉的语音信息她甚至不敢相信,她拿起手机反复确认没错,这才接通。
“喂?回锅肉老师?这么晚……怎么了?”她第一反应是音乐合作出问题了。
“方总,抱歉这么晚打扰你。”徐亦的声音异常平静,却透着郑重,“有件特别重要、也特别私密的事,想请你帮忙。这件事,跟我两个身份都有关系。”
电话那头的方静陷入了短暂的沉默。并非因为深夜打扰,而是因为徐亦话语中那个关键信息——“两个身份”。
一个此前她觉得无比荒谬、却又隐隐约约盘旋在脑海深处的猜测,不受控制地猛地冒了出来。她的心跳骤然漏了一拍,握着手机的手指微微收紧。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巨星重生:只想低调做幕后请大家收藏:(m.x33yq.org)巨星重生:只想低调做幕后33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