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满时节,黎明新城东侧的水稻田迎来了第一次丰收。金黄的稻穗压弯了稻秆,微风拂过,掀起层层稻浪,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稻香。水乡据点的老周正带领队员,用改装的收割机收割水稻——这台收割机是老郑的机械师团队改造的,在普通收割机的基础上加装了“脱粒装置”,能一边收割一边脱粒,效率比人工快了十倍。
“墨哥,这一茬水稻收了足足三千斤!晒干后能磨出两千多斤大米,够新城和联盟据点吃两个月了!”老周捧着一把饱满的稻谷,笑得合不拢嘴,“明年我们再扩大种植面积,在蓄水池旁边再开两亩水田,争取实现大米自给自足!”
林墨蹲在田埂上,抓起一把稻谷,放在手心揉搓,米粒洁白圆润,透着晶莹的光泽。“做得好!”他转头看向不远处的陶窑,“陶窑据点的陶器也该出窑了,正好用新陶缸装大米,防潮又耐用。”
陶窑据点的工地上果然一片热闹——五座土窑冒着袅袅青烟,陶窑队长老何正指挥队员打开窑门,通红的陶坯被小心地搬出来,放在阴凉处冷却。“第一窑出了五十个陶缸、三十个陶盆,还有二十个陶碗!”老何擦着额头的汗,拿起一个刚冷却的陶缸,“这陶缸壁厚均匀,能装两百斤大米,我们还在缸口做了密封槽,盖上木盖再糊层黄泥,放一年都不会受潮!”
孩子们围着刚出窑的陶器,好奇地摸来摸去。朵朵抱着一个小巧的陶碗,碗身上还画着她最喜欢的太阳花,是陶窑的叔叔特意帮她画的。“墨哥,这个碗能给我吗?我想用它盛新煮的米饭!”朵朵仰着小脸,眼里满是期待。
林墨笑着点头:“当然可以!以后每个家庭都能分到新陶缸、新陶碗,我们再也不用用破旧的铁盒和塑料桶盛东西了。”
当天下午,新城的仓库里就堆满了新收获的大米和新出窑的陶器。林溪带着后勤组的人,将大米小心翼翼地装进陶缸,每个陶缸上都贴着标签,写着“小满稻”和储存日期。“有了这些陶缸,我们的粮食储存更安全了,就算遇到雨季,也不用担心大米发霉。”林溪一边贴标签,一边对身边的队员说。
然而,繁荣的景象下,危机正悄然逼近。当天傍晚,王医生拿着气象监测仪,匆匆找到林墨:“墨哥,不好了!根据监测,未来三天会有持续暴雨,可能引发汛期!新城东侧的水稻田地势低,很容易被淹;而且周边的河流可能涨水,会把下游的丧尸和变异体冲到新城附近!”
林墨心里一沉,立刻召集联盟核心成员开会。会议室里,气氛格外严肃,每个人的脸上都带着凝重。
“我们必须尽快做好防汛准备!”林墨指着地图上的水稻田和河流,“第一,老周带水乡据点的人,在水稻田周围挖防洪沟,把雨水引到蓄水池,既能保护稻田,又能补充水源;第二,老郑带机械师团队,改装抽水机,准备好排水设备,一旦稻田积水,立刻抽水;第三,赵磊和周明带巡逻队,在河流下游设置警戒点,监测水位和丧尸动向;第四,苏晚晴和陈阳准备消毒物资,暴雨后容易滋生细菌,防止引发传染病。”
联盟成员立刻行动起来。水乡据点的人熟悉水性,很快就挖出了一条两米宽的防洪沟,还在沟边堆上沙袋,加固堤坝;机械师团队将三台抽水机改装成“移动排水车”,加装了更长的水管,能快速抽走积水;巡逻队在河流下游搭建了临时了望塔,24小时监测水位;医疗组则熬制了大量的消毒汤,准备了足够的退烧药和止泻药,防止暴雨后出现疫情。
第二天清晨,暴雨如期而至。豆大的雨点砸在屋顶上,发出“噼里啪啦”的声响,地面很快就积起了水。林墨站在了望塔上,看着水稻田——防洪沟发挥了作用,雨水顺着沟渠流入蓄水池,稻田里只有少量积水,老郑和队员们正驾驶着移动排水车,快速抽排积水。
然而,河流下游的巡逻队突然传来紧急消息——水位上涨过快,已经淹没了下游的废弃村庄,几十只丧尸被洪水冲下来,正朝着新城的方向漂来!更危险的是,其中还夹杂着几只“水生变异体”,它们在水里行动迅速,还能喷出带毒的水柱!
“赵磊,带一队人去下游,用穿甲箭和火焰喷射器清理丧尸和变异体!注意别掉进水里,水生变异体在水里更灵活!”林墨对着对讲机大喊,同时让周明带领另一队人,在河流上游设置拦截网,防止更多丧尸冲下来。
赵磊的小队很快到达下游,此时洪水已经漫过了道路,几只水生变异体正从水里探出头,朝着队员们喷射毒水柱。“用火焰喷射器!烧断它们的触手!”赵磊大喊着,火焰喷射器喷出的火焰落在水里,虽然不能完全烧到变异体,却逼得它们不敢靠近。队员们趁机举起穿甲箭,对准变异体的头部射击,箭支穿透皮肤,黑色的血液染红了水面。
经过两个小时的战斗,丧尸和水生变异体终于被清理干净。但暴雨还在继续,河流的水位仍在上涨,巡逻队不得不继续在下游警戒,防止新的威胁出现。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终末纪元:我的据点能升级请大家收藏:(m.x33yq.org)终末纪元:我的据点能升级33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