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醒后的林渊,日子仿佛一下子从地狱难度调回了……嗯,困难难度。
虽然不用再担心走路自带BGM(混乱灵波版)或者随时可能引爆全场,但那三个深深烙印在灵波深处的“外部接口”,却让他感觉自己像个二十四小时不关机的客服中心,还是业务范围特别离谱的那种。
每天的例行检查变成了“三方通话”测试: 对着空气(实则沟通兵马俑印记)庄重汇报:“一号坑一切正常,over。” 感应一下丹田(联系饕餮印记)小心翼翼:“吃了吗?哦还没醒啊,好的您继续睡,over。” 最后还得对着夏弥的项链(试图共鸣星图印记)发呆片刻,结果通常是对方已读不回,只留下一种“信号满格但对方不想搭理你”的微妙尴尬。
除了这雷打不动的“客服工作”,他的生活重心再次回到了课题组。只是这次,他的身份从“高危实验品”稍微提升为了“特殊合作者”。
墨桓研究员显然对林渊昏迷期间无意中展现出的那种“创造性”或“修复性”灵波特性极为感兴趣。尤其是在得知他曾用“意识之面”修复自身规则创伤(尽管过程不可复制)以及短暂修复过老旧仪器后,一个全新的研究方向被迅速确立——《基于LY特殊灵波的概念级微修复可行性研究》。
名字很高大上,翻译成人话就是:研究林渊能不能像个自带万能胶的蹩脚工匠,专门粘合修复那些蕴含古老法则、但有所缺损的器物或场域。
实验室也因此焕然一新。之前那些用来限制和束缚他的抑制符文被大幅移除,取而代之的是各种精心挑选的、带有微小缺损或灵性黯淡的古物样本,从布满裂纹的汉代瓦当到能量几乎消散的唐代铜钱,琳琅满目,活像一个文物破烂回收站。
林渊的任务,就是尝试用他那稳定了不少的灵波去“抚摸”这些破损古物,看看能不能触发那玄乎的“修复”效果。
过程……依旧充满了意外和尴尬。
大多数时候,他的灵波扫过那些古物,如同泥牛入海,毫无反应。偶尔灵波波动稍微剧烈点,可能会让古物上的灰尘无风自动一下,或者让裂纹看起来……更明显了点?(可能是能量冲击的)
李文在一旁记录数据,唉声叹气:“输出功率不足?频率不对?还是缺少‘修复’的意念驱动?林同学,你当时修那台旧仪器的时候,到底是怎么想的?”
林渊努力回忆:“我就觉得……它该修了?” “具体点!有没有一种强烈的‘想要让它变好’的愿望?或者脑子里有没有构建它完好时的样子?” “呃……大概就是‘这破玩意儿怎么又卡了’和‘赶紧好起来别耽误事’?” 李文:“……”这驱动意念也太不正能量了!
就在实验再次陷入僵局时,夏弥拿着一件新样本走了进来。
那是一个只有巴掌大小、边缘有些磕碰磨损的唐代海兽葡萄镜的仿制品(真品不敢拿来冒险),镜背的纹路因为岁月侵蚀而显得有些模糊。
“试试这个。”夏弥将铜镜放在实验台上,“镜鉴之道,在于‘明’,在于‘返照’。其法则相对简单,更容易产生共鸣。”
林渊依言,将手掌悬在铜镜上方,缓缓输出灵波。
起初依旧毫无动静。但当他看着镜面上自己那模糊扭曲的倒影,下意识地想起以前手机贴膜没贴好全是气泡的糟心经历,脑子里闪过一个“这镜子照人都不清楚了,得捋平乎点”的念头时——
他体内那一直安静运转的星图印记,突然极其微弱地闪烁了一下!
一股难以察觉的、带着“秩序”与“矫正”意味的清凉意感,顺着他的灵波流淌而出,覆盖在那铜镜之上。
下一秒,在众目睽睽之下,那铜镜背面模糊的海兽葡萄纹路,仿佛被一只无形的手轻轻擦拭抛光过一般,竟然变得清晰了一点点!虽然远未达到焕然一新的程度,但那细微的变化,在精密仪器的监测下无所遁形!
“有变化了!能量频谱稳定性提升0.5%!纹路清晰度微提升!”李文激动地大喊,“记录下来了!驱动意念是……‘捋平乎点’?!这又是什么鬼口诀?!”
林渊自己也愣住了,看着自己的手,又看看那铜镜:“我就……想着贴膜不能有气泡……”
墨桓研究员盯着数据,眼中精光闪烁:“不是单纯的修复……更像是‘规则校准’!他将‘光滑平整’的概念,通过灵波短暂地‘赋予’或者说‘强化’给了铜镜本身的‘镜鉴’法则!虽然效果微弱,但方向是对的!”
他猛地看向林渊,如同看着一座人形宝藏:“继续!尝试不同的意念!看看还能做到什么程度!”
接下来的尝试更加放飞自我。
面对一枚灵气殆尽的清代铜钱,林渊想着“这要是能买碗面就好了”,灵波扫过,铜钱毫无变化。(李文吐槽:货币规则太复杂,且涉及王朝气运,难度过高!) 面对一块裂开的战国陶片,林渊想着“用502粘一下”,灵波扫过,裂缝依旧。(李文:物质层面的粘合需要不同属性灵波!) 面对一盏锈蚀的汉代油灯,林渊想着“点燃它”,结果星图印记微微一热,灵波过后,油灯依旧死寂,但旁边一台示波器的屏幕却猛地亮了一下,仿佛被短暂充能。(李文:目标偏移!规则误判!)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末法巡狩录:我在全球捡神通请大家收藏:(m.x33yq.org)末法巡狩录:我在全球捡神通33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