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应星带来的科技震撼与钱富贵引发的工商风波相继平息,时味居再次回归到接待古今食客的日常节奏中。林薇作为“知情者”的存在,逐渐成为一种新的常态,她谨慎地记录,适时地协助,与姜小勺及几位常驻的古代先生之间,形成了一种微妙的默契与信任。
这日午后,天空阴沉,细雨绵绵。店内客人不多,姜小勺正与苏轼、袁枚探讨如何将新得的【格物致知】状态应用于改良一道传统酱料的配方,后院的铁锅再次泛起涟漪。这次的波动,带着一种市井的烟火气、江湖的豪迈,以及一丝沉静叙事的沧桑感。
一位身着半旧青衫、头戴方巾、面容清癯却目光深邃的老者,拄着一根竹杖,缓步而出。他并未像其他初来者那般惊疑打量,而是静静地站在细雨中,深吸了一口湿润的空气,目光扫过时味居古朴的招牌和窗内温暖的灯火,嘴角泛起一丝若有若无的了然。
“好一处闹中取静,烟火人间。”他低声自语,声音平和却带着穿透力。
姜小勺闻声迎出,看到这位气质独特的老者,心中一动,拱手道:“老先生光临,快请进避避雨。”
老者微微颔首,步履从容地走进店内,目光在苏轼、袁枚身上掠过,眼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欣赏,随即落在林薇那边——她正低头专注地记录着什么。老者并未多问,自行找了个靠窗的位置坐下,将竹杖倚在桌边。
“掌柜的,可有酒?”老者开口,语气平淡。
“有,自家酿的米酒,还有苏公带来的桂花酿。”姜小勺答道。
“便来一壶桂花酿吧。”老者道,“再随意配几样下酒的小菜,要……有滋味的。”
“有滋味的?”姜小勺品味着这个词,看着老者那仿佛洞察世情的眼神,一个名字浮上心头——施耐庵?或者说,是一位与他气质相近的、饱经世故的说书人或叙事者?
“老先生稍候。”姜小勺转身进了厨房。他决定做几道风味鲜明、故事性强的下酒菜。一道是江湖卤味拼盘,选取鸭胗、鸭翅、豆干、花生,以十几种香料秘制老卤慢炖入味,口感各异,回味悠长;一道是蒜泥白肉,肥瘦相间的五花肉煮至断生,片得薄如蝉翼,淋上浓郁蒜泥酱汁,辛辣开胃,酣畅淋漓;再配一碟拍黄瓜,清爽解腻。
当这几道色香味俱全力道十足的小菜与一壶温热的桂花酿端上桌时,老者眼中终于露出了明显的兴趣。他先斟了一杯酒,嗅了嗅酒香,缓缓饮下,点了点头。然后拿起筷子,每样菜都尝了尝。
那卤味的复合香气与嚼劲,蒜泥白肉的霸道蒜香与肥嫩,拍黄瓜的清脆爽口,仿佛在他口中勾勒出了一幅幅市井画卷,有豪侠的痛饮,有百姓的日常,有人间的百味。
“好!这才是人间的滋味!”老者抚掌轻叹,又饮了一杯,“不矫饰,不浮华,真真切切,如同那江湖传言,市井故事,虽不乏夸张,根子却在这实实在在的人情物理之中。”他似乎从这菜肴中,品出了与他毕生事业相关的东西。
姜小勺趁机问道:“听老先生谈吐,莫非是着书立说之人?”
老者看了姜小勺一眼,笑了笑,并未直接回答,而是反问道:“掌柜的,你说这世间百态,英雄草莽,才子佳人,其行事做派,根源在何处?”
姜小勺想了想,结合自己这些时日所见,答道:“或许……就在这日常的饮食起居,人性的七情六欲之中吧。英雄也要吃饭,才子亦需饮酒。”
老者闻言,眼中精光一闪,哈哈大笑:“妙解!妙解!好一个‘英雄也要吃饭’!此言深得我心!着书立说,若离了这地基,便是空中楼阁,镜花水月了!”他显得十分高兴,又与姜小勺聊了许多关于市井风俗、人物刻画的话题,听得一旁的苏轼和袁枚也频频点头,深感共鸣。
【…接待特殊食客:叙事者(疑似施耐庵或同类人物)…满足其“于市井烟火中寻觅叙事真味”需求…获得其高度赞赏与理念认同…】
【…获得状态:【世情洞明】…效果:短时间内对人性观察、需求洞察力提升,更容易把握食客心理与菜品背后的文化情感诉求…】
【…获得特殊物品:《江湖滋味·札记》残页…效果:记载了对于市井饮食与人物性格关联的思考片段,阅读可提升对菜品“人格化”塑造与故事性营造的能力…】
老者酒足饭饱,心满意足,留下一句“他日有暇,再来叨扰,听掌柜的讲更多‘有滋味’的故事”,便拄着竹杖,消失在蒙蒙细雨中,仿佛一位游历人间的说书人,偶然在一家小店歇脚,汲取了些许创作的灵感。
……
送走这位深谙世情的叙事者,姜小勺还没来得及消化那份《江湖滋味·札记》,林薇就面色凝重地拿着手机走了过来。
“姜老板,你看这个。”她把手机屏幕转向姜小勺。
那是一个本地颇有名气的美食点评网站,首页赫然出现了一篇关于时味居的“深度扒皮”帖,标题十分耸动:《网红店“时味居”是真材实料还是资本炒作?起底其背后的“神秘团队”与“特殊渠道”!》帖子里,作者以“业内人士”的口吻,质疑时味居的食材来源不明,味道好得“不真实”,暗示其使用了非法添加剂或拥有一个“影子厨师团队”在幕后操作,甚至影射其装修和氛围营造是刻意营销的“伪文化”,还附上了一些模糊的、看似是“内部员工”的爆料截图(显然是伪造的),以及之前钱富贵带来的工商检查被歪曲解读为“疑似存在问题”。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膳时通古今请大家收藏:(m.x33yq.org)膳时通古今33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