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四章:秉笔直书,字字千钧惊风雨
深夜的抉择
调研归来,陈临海将自己关在办公室里,仿佛与外界隔绝。窗外的天色由明转暗,再由暗转明,办公桌上的烟灰缸里堆满了烟蒂,浓茶换了一杯又一杯。他的周围,摊满了调研笔记、数据报表、录音整理材料,以及各种政策文件,如同一个紧张的作战指挥部。
海量的信息在他脑中不断碰撞、交织、重组。他发现的问题触目惊心:
· 园区空心化:高新技术产业园入驻率虽高,但真正拥有核心技术的企业寥寥无几,不少企业打着高科技旗号,实则从事低端加工,甚至只为圈地拿补贴。
· 政策落地难:像“研发费用加计扣除”这样的好政策,因流程繁琐、宣传不到位、基层执行能力弱,红利未能完全释放,企业获得感不强。
· 传统产业凋敝:曾经的区属明星国企,设备老化、负担沉重、创新不足,在市场竞争中节节败退,靠政府输血勉强维持,已成为财政的巨大包袱。
· 新兴产业虚火:一些冠以“大数据”、“人工智能”的项目,概念炒得火热,但实际应用场景模糊,市场前景存疑,存在“为了招商而招商”的隐患。
· 要素保障短板:高端人才引不来、留不住;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依然突出。
每一个问题背后,都牵扯着复杂的利益关系和历史沿革。如何在这份报告中既真实反映问题,又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同时把握好分寸,不成为众矢之的,这考验的不仅仅是文字功力,更是政治智慧和勇气。
他想起了新枣镇的经历,想起了周安国的信任,想起了江援朝那句“不要有顾虑,实事求是地写”。一股责任感油然而生。粉饰太平,写一篇四平八稳、皆大欢喜的报告很容易,但那是对工作的失职,对山岚区未来的不负责任!
他深吸一口气,目光变得坚定。他决定,这份报告,必须“接地气、有锐气、冒热气”!
他开始动笔。结构清晰,数据翔实,语言精准。他毫不避讳地指出了调研发现的五大类十几个具体问题,每一个问题都配有鲜活的案例和扎实的数据支撑,一针见血,鞭辟入里。
但他并非只破不立。在问题的后半部分,他针对每一个痛点,都提出了极具操作性的建议:
· 针对园区空心化,建议建立“亩均效益”考核和动态淘汰机制,提高入园门槛,集中资源培育真正有潜力的“专精特新”企业。
· 针对政策落地难,建议梳理整合现有政策,编制通俗易懂的“企业政策一本通”,建立“一站式”政策兑现平台,变“企业找政策”为“政策找企业”。
· 针对传统产业,提出“一企一策”的改革方案,大胆推动混合所有制改革或战略重组,引入社会资本和先进管理机制,而非无休止地输血。
· 针对新兴产业,建议建立更科学的项目评估机制,注重实际应用和市场前景,避免盲目跟风。
· 针对要素保障,提出打造“人才公寓+创新基金”组合拳,建立政府引导的产业投资基金,破解融资难题。
这些建议,既有前瞻性,又充分考虑了山岚区的实际情况,体现了他经过基层历练和深入思考后形成的务实风格。
报告的最后,他写道:“……发展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正视问题是勇气,解决问题是担当。山岚区正处在转型升级的关键十字路口,唯有打破路径依赖,敢于动真碰硬,才能真正闯出一条高质量发展的新路……”
写完最后一个字,窗外已是晨曦微露。陈临海长长地舒了一口气,仿佛卸下了千斤重担。他知道,这份报告一旦递交,必将引发一场巨大的震动。但他问心无愧。
他将报告仔细打印装订好,再次检查了一遍数据和措辞,确保无误后,才带着它敲开了江援朝办公室的门。
江援朝显然也一夜没睡好,眼睛里带着血丝。他接过报告,神色凝重地翻看起来。他看得很慢,很仔细,眉头时而紧锁,时而舒展,偶尔还会停下来沉思片刻。
办公室里安静得只剩下纸张翻动的声音。陈临海站在一旁,心情紧张地等待着“审判”。
足足过了一个多小时,江援朝才放下报告,摘下眼镜,揉了揉眉心。他抬起头,看着陈临海,目光复杂,有赞赏,有惊讶,也有一丝深深的忧虑。
“临海同志,”江援朝的声音有些沙哑,“你这份报告……写得很深刻,很大胆,也很……尖锐啊。”
他顿了顿,手指敲着报告:“这里面提到的问题,很多我都知道,甚至也思考过。但是,把它们如此直白、系统地写在给区委区政府的正式报告里,需要极大的勇气。你提出的这些建议,有些甚至可以说是……颠覆性的。”
陈临海的心提了起来。
“江主任,我……”
江援朝摆摆手,打断了他:“我不是批评你。相反,我很欣赏你的这份锐气和担当。这份报告的质量,远超我的预期。但是,”
他话锋一转,语气变得极其严肃:“你想过没有,这份报告递上去,会得罪多少人?园区的、各部门的、甚至是一些区领导……你等于把很多盖子都掀开了!你刚来区里不久,根基未稳,就不怕成为众矢之的吗?”
陈临海迎向江援朝的目光,坦然道:“江主任,我想过。但我觉得,比起个人的得失,山岚区的发展更重要。如果因为怕得罪人就选择沉默,那才是最大的失职。这份报告是基于调研事实和我的独立思考,我对我写的每一个字负责。”
江援朝盯着他看了足足十几秒,忽然笑了,那是一种带着疲惫却又欣慰的笑。
“好!好一个‘对每一个字负责’!周区长没看错人,我老江也没看错人!”他拿起报告,“这份报告,我会一字不改,原文呈送王书记和区长!天塌下来,我先顶着!”
喜欢背叛后从乡镇到封疆大吏请大家收藏:(m.x33yq.org)背叛后从乡镇到封疆大吏33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