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七章:慧眼识才,青云得路叩天门
区委小会议室里的那场风波,如同一场突如其来的雷阵雨,来得猛烈,去得也迅疾。但雨水渗入地下,其影响却远未消散。陈临海那番不卑不亢、有理有据的辩护,像一枚投入深潭的石子,在与会者心中漾开了层层涟漪。尽管当时无人当场表态支持,但那种基于事实和逻辑的力量,已然悄然改变了某些微妙的态度。
会后第二天,关于报告的风向开始悄然转变。
原本态度激烈的工业园区管委会主任,私下里让手下重新核实了报告里提到的几家企业数据,结果令他汗颜;财政局局长也吩咐助手去搜集陈临海提到的外地改革成功案例,越看越是沉默。
山岚区的官场,终究不全是尸位素餐之辈,许多人内心深处,同样怀有干事创业的愿望,只是被固有的思维和利益藩篱所困。陈临海的报告,像一把锋利的刀子,划开了那层包裹着问题的华丽外衣,虽然疼痛,却也让人看到了病灶所在。
真正的转折点,发生在三天后的区委常委会上。
这次会议的议题之一,便是研究那份引发轩然大波的调研报告。
会议由区委书记王重山亲自主持。他坐在椭圆会议桌的首位,面色平静,看不出喜怒。与会常委们一个个正襟危坐,气氛凝重。
关于报告的讨论异常激烈。赞成者认为报告直面问题,建议具有前瞻性和操作性;反对者则依旧强调风险、困难,认为过于激进。
王重山一直默默地听着,手指无意识地轻叩桌面,直到所有人都发表了意见,会议室渐渐安静下来。
所有的目光都聚焦在这位一言未发的“班长”身上。
王重山缓缓抬起头,目光如炬,扫视全场,声音沉稳而有力,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决断:
“发改委的这份调研报告,我反复看了三遍。”他开口的第一句话,就定下了基调,“我看完之后,第一个感觉是,痛!问题很尖锐,戳到了我们的痛处!第二个感觉是,清醒!让我们从过去的成绩单上抬起头,看到了真实的差距和风险!第三个感觉是,振奋!报告不仅提出了问题,更给出了破解问题的思路和方向,体现了沉甸甸的责任感和担当精神!”
他顿了顿,语气加重:“同志们,我们现在有些同志,习惯了报喜不报忧,喜欢听颂歌,不愿意听批评。这是非常危险的!讳疾忌医,最终只会病入膏肓!这份报告,或许在某些措辞上可以更委婉,但其核心价值,在于它的‘真’和‘实’!在于它敢于较真碰硬的勇气!”
“我同意报告的基本判断和主要建议!”王重山一锤定音,“园区提质增效、政策落地优化、传统企业改革、新兴产业甄别、要素保障强化,这五个方面,就是我们下一步经济工作的主攻方向!请国栋同志牵头,政府那边立刻组织研究,拿出具体的、可操作的实施方案,报常委会审议!”
会议室里一片寂静,落针可闻。几位之前激烈反对的常委,面露尴尬,低头喝茶,不再言语。
王重山最后补充道:“写这份报告的陈临海同志,我了解了一下。刚从新枣镇调上来不久,在乡镇干出了实实在在的成绩。这次调研,沉得下去,思考,有见地。这样的年轻干部,有锐气,有担当,是我们山岚区需要的!要鼓励,要保护,要给他们压担子!”
书记的定调,如同春风化雨,瞬间消融了所有的冰封。常委会一致通过决议,报告所提建议成为区委区政府的正式决策。
消息像长了翅膀一样飞遍大院。
陈临海正在办公室整理会议纪要,办公室主任徐伟明亲自走了过来,脸上带着前所未有热情笑容,声音都洪亮了几分:“临海!好消息!天大的好消息!王书记在常委会上高度肯定了你的报告!把它作为区委下一步决策的重要依据了!你小子,这次可是立了大功了!”
徐伟明的态度发生了一百八十度大转弯,之前的那点敲打和疏远消失得无影无踪,取而代之的是毫不掩饰的赞赏和亲近。办公室里其他同事也纷纷围过来道贺,眼神里充满了真诚的敬佩和羡慕。
陈临海心中悬着的那块巨石,终于轰然落地。一股巨大的暖流和成就感涌遍全身,但他努力保持着平静,谦逊地说:“都是领导指导有方,同志们共同努力的结果,我只是做了分内的工作。”
就在这时,王重山书记的秘书亲自打来了电话,语气客气:“陈股长吗?书记请你现在到他办公室来一趟。”
陈临海的心跳再次加速。他整理了一下衣着,深吸一口气,在众人羡慕的目光中,走向位于大楼顶层的那间象征着山岚区最高权力的办公室。
王重山的办公室宽敞而简洁,巨大的书柜里摆满了各类书籍,墙上挂着本区地图和一幅“厚德载物”的书法。王书记没有坐在巨大的办公桌后,而是坐在会客区的沙发上,显得随和了一些。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背叛后从乡镇到封疆大吏请大家收藏:(m.x33yq.org)背叛后从乡镇到封疆大吏33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