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冬的长安西市,寒风裹着沙尘,吹得 “逸品轩” 门前的 “逸品天下” 匾额微微作响。李逸站在农具区,看着货架上整齐摆放的 “逸品犁”,眉头紧紧皱起 —— 本该热闹的农具区,今天却格外冷清,偶尔有农民驻足,也只是犹豫地看几眼,就匆匆离开,连询问价格的人都寥寥无几。
“公子,这几天的生意越来越差了。” 阿福拿着账本,脸色凝重地走过来,“之前预订的二十多个农民,今天有十几个来退订,说‘逸品犁会破坏土壤,种不出庄稼’,还说宁愿用旧犁,也不敢买咱们的改良犁。”
“破坏土壤?” 李逸心里一沉,“这是谁传出来的谣言?”
就在这时,一个穿着粗布衣裳的老农匆匆走进店,手里拿着一张皱巴巴的纸,对李逸说:“李公子,你看这上面写的,说你的逸品犁是‘害人犁’,用它耕地会把土壤耕板结,明年种不出小麦,这是真的吗?我之前订了一台,要是真这样,我可不敢要了。”
李逸接过纸,只见上面用歪歪扭扭的字迹写着:“逸品犁弧形犁头过深,会破坏土壤层,导致土地贫瘠,颗粒无收,农民切勿购买!” 落款处没有名字,只有一个模糊的 “粮商公会” 印章。
“粮商公会?” 李逸心里一动 —— 他之前拓展农具业务时,曾接触过长安的粮商,粮商们对 “逸品犁” 态度友好,还说 “要是农民能多耕地产粮,他们的生意也能更好”,怎么会突然散布这种谣言?这里面肯定有问题。
他安抚好老农,承诺 “三天内会证明逸品犁不会破坏土壤”,让老农先不要退订。老农半信半疑地离开了,李逸立刻让阿福去调查 —— 是谁在散布谣言,“粮商公会” 的印章是不是真的。
当天下午,阿福就带回了调查结果:“公子,查到了!是西市的粮商张老三散布的谣言,那张纸也是他让人印的!‘粮商公会’的印章是假的,他根本没经过公会同意,自己私刻的印章!”
“张老三?” 李逸皱起眉 —— 张老三是西市有名的粮商,平时为人狡诈,经常囤积粮食抬高价格,之前曾想和 “逸品轩” 合作,让李逸帮忙推销他的粮食,被李逸以 “粮食价格过高,百姓买不起” 为由拒绝了,难道他是因为怀恨在心,才散布谣言?
可转念一想,李逸又觉得不对 —— 张老三只是个粮商,就算怀恨在心,也不敢轻易得罪 “逸品轩”,更不敢私刻粮商公会的印章。背后肯定有人指使,而这个人,十有八九是王轩。
为了验证自己的猜测,李逸让阿福乔装成农民,去张老三的粮店打探消息。果然,当天晚上,阿福就带回了关键线索:“公子,我听到张老三和一个黑衣人说话,黑衣人给了他五百贯铜钱,让他散布‘逸品犁破坏土壤’的谣言,还说要是事情办得好,再给五百贯!我偷偷看了一眼,那个黑衣人的身形,很像王轩身边的护卫!”
“果然是王轩!” 李逸气得攥紧了拳头 —— 这个王轩,之前在点心里加盐的阴谋落空,现在又用这种卑劣的手段破坏 “逸品犁” 的销售,真是屡教不改!
阿福担心地说:“公子,现在农民都相信谣言,不敢买逸品犁,咱们该怎么办?再这样下去,农具业务线就要黄了!”
“别慌。” 李逸强迫自己冷静下来,“谣言止于智者,更止于事实。王轩不是说逸品犁会破坏土壤吗?我们就请长安县令和苏大人一起下乡,现场对比逸品犁和普通犁的耕地效果,让事实说话,揭穿他的阴谋!”
第二天一早,李逸就带着 “逸品犁” 的测试数据和张老三散布谣言的证据,先去了长安县衙。长安县令是个清正廉明的官员,之前曾订购过十台 “逸品犁” 用于公田耕种,对 “逸品犁” 的效果很认可。
听完李逸的汇报,县令气得拍案而起:“岂有此理!王轩竟敢指使粮商散布谣言,破坏民生利器,真是无法无天!我这就跟你一起下乡,现场验证,还‘逸品犁’一个清白!”
随后,李逸又去了宰相府,将事情的经过告诉了苏定方。苏定方听完,脸色严肃地说:“王轩这孩子,被他父亲宠坏了,越来越无法无天。你放心,我跟你们一起去,不仅要揭穿谣言,还要让他为自己的行为付出代价!”
当天下午,长安县令、苏定方带着衙役和随从,跟着李逸一起,来到了咸阳县的麦田。消息很快传开,附近的农民都纷纷赶来,围在田埂旁,想看看 “逸品犁到底会不会破坏土壤”。张老三也被衙役 “请” 到了现场,脸色苍白,眼神躲闪,显然心里有鬼。
李逸让人准备了两台犁 —— 一台 “逸品犁”,一台普通曲辕犁,又找了两位经验丰富的老农,一位用 “逸品犁”,一位用普通犁,在相邻的两块同样大小的麦田里耕地,规定半个时辰后,对比两块地的耕地效果。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穿越唐朝当财子请大家收藏:(m.x33yq.org)穿越唐朝当财子33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