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清晨,天刚蒙蒙亮,李逸就已起身。他换上一身崭新的青色长衫,腰间系着素色腰带,手里提着装有账本、商品样品的木盒,在侍卫的指引下,朝着皇宫方向走去。晨雾尚未散去,长安的街道上行人稀少,只有偶尔驶过的马车,车轮碾过青石板路,发出清脆的声响,更添了几分肃穆。
想到即将面见的是大唐天子,李逸的心跳不由得加快,手心也微微出汗。但他深吸几口气,很快镇定下来 —— 昨日的紧张已转化为今日的从容,他不仅要为 “逸品轩” 争取机遇,更要将 “商业惠民” 的理念传递给皇帝,为大唐的商户和百姓争取更多福祉。
皇宫外,侍卫核对了李逸手中的龙纹玉佩,确认无误后,引着他穿过层层宫门。宫墙高耸,红墙黄瓦在晨光中格外威严,宫女和太监们身着统一服饰,低着头快步走过,处处透着皇家的庄重。李逸跟在侍卫身后,目不斜视,心里却在默默梳理着今日要向皇帝汇报的内容,确保每一个案例、每一个建议都清晰准确。
辰时整,李逸被引入御书房。御书房宽敞明亮,书架上摆满了各类典籍,书桌上摊着几份奏折,唐高宗李治正坐在龙椅上,手持毛笔,专注地批阅着。听到脚步声,李治抬起头,看到李逸,放下毛笔,笑着说:“李逸,你来了,快请坐。”
“草民李逸,参见陛下,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李逸连忙跪倒在地,行跪拜大礼。
“免礼平身。” 李治摆了摆手,指了指书桌旁的椅子,“不用拘谨,就像昨日在西市那样,咱们随意聊聊。你带来的账本和样品,都放在桌上吧。”
李逸起身,将木盒放在桌上,打开盒盖,一一取出里面的物品:“陛下,这是‘逸品轩’半年来的经营账本,记录了店铺的营收、商品销售和人员雇佣情况;这是逸品犁的模型、草本香膏和玻璃镜样品,都是‘逸品轩’改良或创新的商品;这篮番茄和这盒番茄炒蛋,是特意为陛下准备的,希望陛下能喜欢。”
李治拿起逸品犁的模型,仔细查看,又闻了闻草本香膏的香气,笑着说:“昨日在西市,我已见识过这些商品的新奇,今日正好听听你背后的想法。你说的‘商业惠民’,具体是如何体现的?”
李逸定了定神,开始有条不紊地汇报:“陛下,‘商业惠民’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 一是带动就业,让百姓有活干、有收入;二是优化商品,降低百姓的生活成本,提升生活品质。”
他拿起账本,翻到 “人员雇佣” 一页,递给李治:“陛下请看,‘逸品轩’目前拥有西市主店、东市尊客堂、平民巷便民点三家门店,还有工匠工坊、水车工坊和逸品小厨,共雇用工匠五十人、伙计一百人、厨师和服务员五十人,合计两百人。这些人中,有一半是平民巷的贫苦百姓,之前靠打零工或乞讨为生,如今在‘逸品轩’工作,每月能赚两百到五百文不等,足够养家糊口。”
李逸举例道:“比如平民巷的张大娘,之前靠捡柴火换钱,日子过得很艰难。自从加入便民点的香包代卖计划,每月能赚三百文,不仅能给孙子买新衣裳,还能存下一些钱应急;还有工匠工坊的学徒阿力,原本是孤儿,被王师傅收留后,在工坊学习打铁,如今已能独立制作简单的农具,每月能赚四百文,再也不用过颠沛流离的生活。”
李治看着账本上密密麻麻的名字和薪资记录,眼神里满是认可:“不错,能带动两百人就业,让贫苦百姓有稳定收入,这就是实实在在的惠民。那优化商品、降低成本,又是如何体现的?”
“陛下,这就要从‘逸品轩’的商品说起了。” 李逸拿起一块肥皂,递给李治,“陛下可知,百姓之前清洁衣物,多用皂角,不仅去污能力弱,还需要花费大量时间捶打;而‘逸品轩’改良的肥皂,用猪油和草木灰制作,去污能力是皂角的三倍,价格却比皂角便宜 —— 一块肥皂三十文,能使用一个月,而一斤皂角要二十文,只能使用十天,算下来,百姓用肥皂清洁,每月能节省四十文。”
他又拿起草本香膏:“之前长安的香膏多依赖西域香料,价格昂贵,一盒高端香膏要十贯钱,普通百姓根本买不起。‘逸品轩’用本土的艾草、薄荷制作草本香膏,一盒只需一贯钱,既能驱蚊又能提神,普通百姓也能买得起,如今每月能卖出五千盒,惠及数万百姓。”
李治拿起肥皂,仔细看了看,又闻了闻草本香膏,点头称赞:“你说得对,好的商品不仅要好用,还要让百姓买得起。之前朝廷只关注农业和税收,却忽略了商业对民生的重要性,今日听你一说,才知道商业也能成为惠民的重要力量。”
李逸抓住机会,继续说:“陛下,商业不仅能惠民,还能为国家创收、促进边疆稳定。如今西域战乱渐平,商旅往来逐渐恢复,臣有一个‘扩大西域贸易’的建议,想向陛下汇报。”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穿越唐朝当财子请大家收藏:(m.x33yq.org)穿越唐朝当财子33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