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秋的长安,天高气爽,微风拂过农田,掀起一片片金黄的麦浪。李逸站在咸阳县的一片空地上,看着眼前的五块试验田,心里既期待又有些忐忑 —— 这里将是他推广棉花种植的第一站,也是验证棉花能否在中原扎根的关键。
半个月前,他从西域带回的两百斤棉花种子,已在苏府菜园试种成功,嫩绿的棉苗长势喜人。可当他准备向长安周边农民推广时,却遇到了难题 —— 大多数农民对棉花一无所知,担心 “种不好、卖不掉”,宁愿种熟悉的小麦、玉米,也不愿尝试新作物。
“李公子,这棉花我们听都没听过,万一种砸了,今年的收成可就没了,一家人怎么活啊?” 一位老农握着李逸递来的棉花种子,眉头紧锁,迟迟不肯收下。
旁边几位农民也纷纷附和:“是啊,我们种了一辈子庄稼,只知道种小麦、玉米,这棉花怎么种、什么时候收,我们都不知道。”“就算种出来了,也不知道能不能卖出去,要是没人要,不就白忙活了?”
李逸知道,农民的顾虑并非没有道理。在没有看到实际收益前,让他们放弃熟悉的作物,尝试新作物,确实需要足够的信心。他必须拿出更实在的保障,才能打消农民的顾虑。
第一步:编写 “通俗种植手册”,降低技术门槛
为了让农民快速掌握棉花种植技术,李逸结合阿木提的经验和现代种植知识,编写了一本《棉花种植通俗手册》。手册没有用复杂的文字,而是以 “图文结合” 的形式,将种植步骤简化为通俗易懂的口诀:
播种篇:“春播三月底,土松水浇足,种深一寸半,间距一尺五”;
施肥篇:“苗期施氮肥,花前加磷钾,雨季防积水,旱季勤浇水”;
病虫害防治篇:“棉蚜不用慌,草木灰来防,红铃虫别愁,石灰粉撒沟”;
收获篇:“秋来棉桃白,摘棉趁晴天,晒干去种子,轧花弹松软”。
手册还配有简单的插图,比如如何耕地、如何分辨病虫害、如何使用轧花机,农民就算不识字,也能通过插图理解。李逸让人将手册印刷了五百份,免费发放给长安周边的农民。
“大叔,您看这手册,上面写得清清楚楚,什么时候播种、什么时候施肥,都有口诀,还有 pictures(图画)。” 李逸拿着手册,耐心地向老农解释,“我们还请了西域的棉花种植专家阿木提,他会在每个村子举办培训班,手把手教大家种棉花,有问题随时都能问。”
老农接过手册,翻看着插图,又听李逸说有专家指导,心里的顾虑少了一些,但还是有些犹豫:“就算会种了,种出来的棉花卖给谁啊?”
第二步:承诺 “包收购 + 补贴”,保障农民收益
“这您放心!” 李逸拍着胸脯保证,“只要您种出棉花,不管产量多少、品质如何,‘逸品轩’都全部收购,价格比市场价高两成。比如今年的小麦市场价是十文钱一斗,棉花我们按二十文钱一斤收购,您种一亩棉花,至少能收两百斤,能卖四千文,比种小麦多赚一倍还多!”
他还推出了 “种植补贴” 政策:
种子补贴:免费提供棉花种子,每亩地补贴种子两斤;
工具补贴:免费提供轧花机、弹花机,农民只需在收获后将工具归还即可;
受灾补贴:若因自然灾害导致棉花减产,“逸品轩” 按每亩地五百文的标准给予补贴,确保农民不会亏本。
为了让承诺更有说服力,李逸还与农民签订了 “收购协议”,协议上明确写着收购价格、补贴标准和违约责任,由 “逸品轩” 和长安县衙共同盖章,具有法律效力。
“您看这协议,上面写得明明白白,‘逸品轩’包收购、给补贴,还有县衙盖章,不会骗您的。” 李逸将协议递给老农,“要是您还不放心,可以先种半亩试试,就算种不好,也不会影响其他作物的收成。”
老农看着协议上的公章,又听李逸说可以先试种,终于点头:“那我就先种半亩试试,要是真能赚钱,明年我就多种几亩!”
有了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其他农民也纷纷动摇。几天内,长安周边的咸阳县、万年县,有三十多户农民签订了收购协议,共种植棉花五十多亩。
第三步:苏府带头种植,树立示范标杆
虽然有部分农民愿意尝试,但大多数农民还是持观望态度。李逸知道,仅凭 “逸品轩” 的承诺,还不足以让所有农民信服,需要一个有影响力的 “示范者”,带动大家参与。他想到了苏府 —— 苏定方是当朝宰相,苏府在长安周边有上千亩良田,要是苏府带头种植棉花,肯定能打消农民的顾虑。
李逸带着棉花种子和种植手册,前往宰相府拜访苏定方和苏瑶。
“苏大人,苏小姐,目前棉花推广遇到了一点困难,大多数农民还是担心种不好、卖不掉,不敢尝试。” 李逸将情况如实汇报,“我想请苏府带头种植棉花,树立一个示范,让农民们看到种棉花的好处。”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穿越唐朝当财子请大家收藏:(m.x33yq.org)穿越唐朝当财子33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