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回说到,张苍出使西南,安抚诸族,稳定人心;衡山王吴芮,退返邾县;李良苏角收服巴郡;秦皇大婚。
四月至得九月,沛国战场,接陇西侯李信令,本有收束进军,待闻得关中有事,粮草有难,遂指令前军,驻地围困,并不冒进。
时年六月,南越王部将禄,自闽中郡,经会稽郡,驻守东海郡,防御沛国东境。
时年六月,李超接陇西侯急令,留栾布领步卒守函谷关,率骑军疾驰齐地,驻守琅琊郡,对防南越驻军。
时年六月起,沛公使者,再未北上。沛国战场,静默压抑。
和宁元年(鼎甲纪年已六年),亦即秦贰世(扶苏)柒年,十月,经以奔波,衡山王吴芮,反回邾县。待反其国,方知沛公要约北上之事,有以思索,召诸子前来商议。
衡山王吴芮,有六子一女。六子即吴臣、吴郢、吴浅、吴阳、吴元、吴质,目前皆居邾县,唯一女已嫁人。不一会儿,众子皆至,细说近期战况。
昔日衡山王出征,领军三万,已为国内大部;待其走后,唯余水军,众子有以计议,复征得越兵俩万,以防万一。前时沛公来使,亦以训练未完有以拖延。待得衡山王东反,言及巴蜀之事,众皆瞠目。自前年三月算起,征战半年,无有所得,反失陷大将梅鋗,并精兵俩万。如此结局,如何接受?见诸子愕然,衡山王吴芮亦为赧然。
平心而论,衡山王吴芮,昔日为秦县令,亦是有为之人,黔首爱戴,越族归心,人称“番君”。待得西楚众将起事,以为秦庭无救,方起兵响应,支援项籍北上,图以自保。不期数年之间,峰回路转,秦庭新君得立,安抚黔首,革新政令,平叛靖边,复稳秦鼎。
平素思索之间,衡山王吴芮,亦有扪心自问,若昔日坚持一二,观望数月半载,今时之局,何至于此?回想就封之时,秦庭有丞冯去疾,尚有书信前来,委托训兵,并以水师,以为未来。
思及右丞冯去疾,衡山王吴芮,有以心动。昔日李良,亦为秦将,先反而后归,并未有难,反而封侯。若仿效之,有以功绩,或未曾不可?
思索之间,回望诸子,有以慨叹:“昔日以为秦庭受制匈奴,短期不得平,方才有起事以求自安之举。不期秦庭迅猛,数月之间,即已平叛,北军亦为大损,终致今日后果。不知尔等有何良策,可挽此局?”
吴臣即为长子,自然先言:“今日之局,秦庭兵力分为俩地。其北,沛公首当其冲,当北边军;其西,分据巴蜀汉中南郡,虽临吾边境,亦临南越王及西南诸族。”
有以思索,吴臣续曰:“以儿臣之见,联络南越王,遣军北上,并联盟夜郎且兰,并以反叛,以西方秦军郡兵实力,当可使其首尾不得兼顾。”
见吴芮有以思索,二子吴郢,受以鼓励,跟言道:“以儿臣之见,南地有以大江大湖泊,利于水师,并于山间作战。不若以水师兼越兵山间之便,骚扰秦军,毁其辎重交通,待其军溃而后击,自可大胜。”
见吴芮有思,二子吴郢有以踌躇,复言道:“若得如此,有以前提,吾衡山王国当得南移,儿臣谏言,沟通南越往,迁往长沙郡,即近南越,方便互援,亦有地利,远秦补给。”
衡山王吴芮闻言蹙眉,问曰:“以此而言,沛公之地,如何处之?”
二子吴郢有以犹疑,即而咬牙说道:“当得此时,秦边军已至边线,沛公已无退缩之可能,待吾等退却西边秦军,再复北上救援。”
此话一出,众人皆知其意,此时南迁,自有祸水东引之意,以沛国危卵而换衡山王苟安,待以反击。
其余诸子尚年幼,并未言语。衡山王吴芮有以蹙眉,罕见并未发怒斥责,见无有所得,乃挥手令众人退下。
和宁元年十一月,衡山王吴芮兀自整军,以为后续。阍人来报,有客来访。有以惊异,允以召见。
待得贰人相待,无有外人,来人摘取斗笠,大礼参拜,言道:“外舅在上,小婿有礼。”
衡山王吴芮,有以惊愕,复视其人,竟为英布。昔日遣英布随项籍军北上,其后再未相见。传闻项籍巨鹿败北,损兵折将,其后二次北上,折戟薛郡,自刎淮北。一时之间,有以混乱,并无英布消息。今日复见其人于当前,何能不惊?
英布自巨鹿之战后,自邯郸而北上雁代,收服东胡,抗击匈奴,转战箕子朝鲜,并未南下。待得其后,随韩信统军南下,因骑军兵力不足,一直未有显威,故不为南方诸侯所闻。
见得英布当面,衡山王吴芮且惊且喜,扶其起身,追问道:“婿自何处来?近些年曰,何处安身?今日复归,不再他去乎?吾今日恰需大将相助,正逢其时也。”
英布亦为衡山王吴芮之热情而感染,有以欣慰,亦有犹疑,见得周遭无人,乃低声言道:“实不敢欺瞒外舅,小婿此次前来,实为外舅身家性命而来。”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黄粱一梦:从春秋开始穿越请大家收藏:(m.x33yq.org)黄粱一梦:从春秋开始穿越33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