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204年 汉·汉王四年 / 西楚·霸王四年 农历八月下旬至九月初
建成侯吕释之的到来,如同在狄道这潭本已波澜暗涌的死水中,投入了一块分量不轻的石头。涟漪虽不剧烈,却层层扩散,悄然改变着水下的生态。表面的恭敬与和谐之下,是各方势力心思的急速流转与重新权衡。
郡守府行辕,依旧是这场无声博弈最核心的焦点。吕释之在初次“探视”后,并未过多打扰,反而表现出极大的克制与尊重,每日只遣人询问王爷病情,所需用度是否短缺,显得通情达理,关怀备至。这反而让守护在此的刘玥(昭武王妃)和周勃(政治85,智力82)更加不敢松懈。
内室之中,时间仿佛被拉长至黏稠。李凌(体质19)的状况,依旧处于那种令人心焦的缓慢恢复平台期。他每日绝大多数时间依旧沉浸在昏睡之中,面色苍白,呼吸微弱。然而,若将时间尺度放大至数日乃至旬日,细心如刘玥和淳于意(智力80)者,便能察觉到一些…真正意义上的、极其微小的积极变化。
他清醒的间隔,似乎…稍稍延长了那么一刹那。当刘玥低声呼唤他时,他眼珠转动的速度,似乎…快了一丝丝,那眸中茫然褪去的速度,也微不可察地加快了点滴。最令刘玥心颤的是,有一次,当她用温热的布巾为他擦拭脸颊时,他的眉头…竟极其轻微地…蹙了一下,仿佛…对那温度有了些许感知?甚至,他的右手食指,有一次在刘玥握住他手掌时,极其微弱地…回勾了一下她的指尖!那力道轻若鸿毛,转瞬即逝,却让刘玥瞬间泪如泉涌,几乎要惊呼出声。
淳于意诊脉时,也愈发肯定地告知刘玥:“王妃,王爷脉象,如地底潜流,虽深虽缓,然其势…日渐绵长。此非骤变之象,实乃根基渐厚之兆。气血滋生,虽慢如抽丝,却已非无源之水。假以时日…必有可见之进益。”
这些变化,细微到不足以让外人察觉,却足以支撑起刘玥心中那愈发明亮的希望之火。她照料得愈发精心,甚至开始尝试在他短暂清醒时,用极其缓慢的语速,讲述一些孩提时的趣事,或是描绘窗外天空云卷云舒的景象,希冀着这些熟悉或美好的信息,能像涓涓细流,滋润他干涸的意识之田。
【系统提示:宿主处于深度恢复平台期… 生命体征极度虚弱但保持极其缓慢向好趋势… 体质:19(生命本源自我修复速度微不可察提升+0.1%)… 信仰值:5.8(狄道军民持续感恩愿力稳定滋养)… 魂佩能量:-4.3%(永久沉寂)… 意识活跃度有微弱提升,开始对外界温和刺激产生本能级反应… 恢复进程:平稳且极其缓慢加速中…】
高顺(濒死)的状况,亦步亦趋地跟随着李凌的节奏。他的脉搏更加沉稳,虽未苏醒,但生命迹象明显强韧了许多。
然而,行辕内这如同精工细琢般缓慢推进的生机,与行辕外日益严峻的现实困境,形成了尖锐的对比。吕释之的到来,并未带来预想中充沛的补给,反而将粮秣短缺这一致命问题,彻底摆上了台面,且变得更加复杂。
这一日,周勃军中主簿与狄道城残存的仓吏,一同将一份触目惊心的账册呈到了周勃和吕释之面前。
“太尉,侯爷,”主簿面色凝重,声音干涩,“军中存粮,即便按最低标准配给,亦…亦仅够十日之需。狄道城内百姓存粮早已告罄,全赖军粮接济,如今亦是…朝不保夕。”
吕释之看着账册上飞速消耗的数字,眉头紧锁,脸上露出恰到好处的忧色:“竟已艰难至此?本侯离京时,陛下曾严令敖仓全力支应北地,为何粮秣迟迟未至?”
周勃心中冷笑,面上却沉痛道:“侯爷明鉴。北地路远,道途多艰,匈奴游骑肆虐于途,粮队行进缓慢,损耗极大。且…荥阳正面,项王大军压境,敖仓之粮,关乎全局,能挤出这些,已是陛下天恩浩荡了。”
这话半真半假,既点出了运粮的实际困难,也暗指了荥阳可能存在的顾虑。吕释之如何听不出弦外之音?他沉吟片刻,道:“太尉所言极是。然大军与百姓嗷嗷待哺,岂能坐困愁城?本侯既来,便当与太尉共克时艰。可否从周边郡县暂借调一些?”
周勃摇头:“侯爷,陇西、北地诸郡,经连年战乱,本就贫瘠,去岁又遭匈奴劫掠,仓廪空虚,自给尚不足,焉有余粮外借?”
“那…可否加大狩猎、采集之力?”吕释之再问。
“军中早已行之,然杯水车薪,难以为继。且冬日将至,草木凋零,禽兽蛰伏,此路…即将断绝。”周勃的回答,堵死了所有容易想到的捷径。
气氛一时凝重。吕释之指尖轻敲案几,忽然道:“本侯听闻,狄道守城后期,曾…嗯…听闻有易子而食之惨剧?”他话语委婉,目光却锐利地看向周勃。
周勃面色一沉,眼中闪过一丝痛楚,坦然道:“确有此事。城破在即,粮尽援绝,为苟全性命,以待王师,确有一些丧心病狂之举。此乃末将之过,未能保全百姓周全。”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千秋世家:从秦末开始请大家收藏:(m.x33yq.org)千秋世家:从秦末开始33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