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191年 汉前少帝二年 农历三月至四月
春回大地,万物复苏。凛冽的寒风终于收敛了锋芒,化为拂面不寒的杨柳风。温暖的阳光洒在北地高原上,积雪迅速消融,汇成涓涓细流,滋润着干涸的土地。湟水冰层破裂,河水裹挟着碎冰,欢腾而下,水量渐丰。田野里,去岁秋收后留下的秸秆已被清理,黑褐色的泥土在阳光下散发着生机勃勃的气息。狄道城外,随处可见农人驱赶耕牛,翻开沉睡一冬的土地,准备播下新一年的希望。官道上,运送种子、农具的车辆往来不绝,郡府派出的“田官”深入乡里,指导生产,一派繁忙的春耕景象。然而,在这片充满生机的春意背后,北地高层的心中却始终绷紧着一根弦。去岁冬季击退匈奴稽鬻部偷袭的胜利,并未带来长久的安宁,反而如同揭开了强敌的面纱,让李凌等人更加清醒地认识到西北方那个正在崛起的草原势力的威胁。春耕固然是民生根本,但备战胡骑、巩固边防更是关乎存亡的要务。与此同时,经过数年经营,北地与周边羌胡部落的边境互市已颇具规模,成为了安抚周边、获取战略物资、了解外部动向的重要渠道。因此,李凌审时度势,决定在这个春天,将“春耕”、“备胡”、“通商”三大要务紧密结合,推行“春耕备胡,边市通商”之策,以农耕保障后勤,以军备震慑外敌,以通商稳定周边,三者互为犄角,共同构筑北地安全与发展的坚实屏障。
三月初,春分已过,昼长夜短,正是春耕的关键时期。靖王李凌在王府召集长史周勃、郡丞公孙阙、都尉高顺,商议今岁春耕及边务大计。
“王爷,今春回暖较往年略早,雨水亦显充沛,实乃春耕良机。”周勃首先禀报农事筹备,“郡府仓廪之种粮、各县农具借贷皆已到位,水利渠系去岁冬已检修完毕,可保灌溉无虞。然,今岁春耕,不同往年。去岁冬胡骑窥边,今春其休养一冬,恐更易躁动。春耕时节,军民多忙于田间,边备易疏。”
高顺立即接口道:“勃兄所虑极是!末将亦以为,稽鬻去岁受挫,必不甘心。春来马肥,正是胡骑利於驰骋之时。我边军需高度警惕,严防其趁我春耕,发动突袭,劫掠人畜,破坏生产!”
公孙阙则从更宏观的角度分析:“王爷,春耕关乎一年生计,边备关乎郡国安危,二者皆不可偏废。此外,与烧当羌等部的边市,去岁收益颇丰,不仅换得良马、皮毛,更稳住了西边局势。今春边市重开,亦需妥善安排,既可补充我所需,亦可示好诸羌,使其不至为匈奴所诱。”
李凌静听三人陈述,目光扫过案头分别标示着郡内垦田、边境防务和互市路线的三幅简图,沉吟片刻,缓缓颔首。
“诸位所言,切中要害。春耕、备胡、通商,看似三事,实为一体。民以食为天,无粮则军心不稳;边无宁日,则民无安心耕作之所;商路不通,则物资匮乏,信息闭塞。”李凌声音沉稳,带着统揽全局的决断力,“故此,今春之策,当以‘统筹’为要,使三者相辅相成。”
他随即做出具体部署:
“其一,春耕为本,务求高效安全。勃兄,春耕事宜,由你总揽。除常规督导外,要特重两点:一为‘军屯优先’,军屯田乃军粮直接来源,需优先保障其播种质量与进度,可适当增派辅兵协助;二为‘边境保耕’,临近边境的乡县,春耕时需有郡兵巡逻护卫,各村寨需组织青壮结伴劳作,并约定预警信号,一旦有警,可迅速疏散入堡寨。郡府需储备部分应急粮种,以备不时之需。”
“其二,边备为盾,外松内紧。高顺将军,今春军务,重心在于‘弹性防御’与‘主动预警’。边境巡逻需加强,但可化整为零,增加游动哨骑,扩大侦察范围。主力部队分驻各要点,保持高度机动,一旦发现敌情,可快速驰援。春耕期间,可组织部分士卒‘助耕’,既密切军民关系,亦使部队保持临战状态,但需明确纪律,不得耽误操练。尤其要加强对西北方向,即稽鬻部可能来袭路径的监控。”
“其三,通商为桥,稳边利民。子通先生,边市管理,今春需更上一层楼。扩大与烧当羌等友善部落的交易规模,除传统货物外,可尝试引入汉地工匠,传授简易农具、织机改良技术,换取其更多优质马匹、牲畜。在边境要地增设‘官营榷场’,加强管理,公平交易,使其成为汉羌胡商民往来、信息汇集之枢纽。对交易中可能出现的纠纷,要依律快速、公正处理,树立官府的威信。同时,要通过商队,密切关注河西羌胡动向,尤其是其对匈奴稽鬻的态度变化。”
【系统提示:宿主面对季节性生产、军事威胁与边境外交的多重挑战,采取“民生、军备、外交三位一体”的系统化策略,旨在实现内部稳定、外部安全与区域影响力的协同增长,统治策略展现出高度的综合性与前瞻性… 宿主状态:于复杂局面中精准把握关键环节,通过精细统筹实现多重目标的有效平衡,展现其作为杰出政治家和战略家的卓越才能…】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千秋世家:从秦末开始请大家收藏:(m.x33yq.org)千秋世家:从秦末开始33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