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到本子,看到那个鲜红的“好”字和波浪线,吴普同的心又像被那暖融融的小火苗舔了一下,热乎乎的。林老师看到了!看到了他的努力和改变!那个红红的“好”字,像一枚小小的勋章,印在了他的心里。那道波浪线,则像是一种无声的指引,告诉他:这样写,就对了!
从此,写日记对吴普同来说,不再仅仅是林老师布置的任务,更成了一件带着点仪式感、甚至有点期待的事情。他依旧舍不得直接在新本子上写。每天放学回家,帮家里干完力所能及的活(喂鸡、扫地、照看一会儿弟弟),他就会趴在炕桌上,先在那些粗糙的草稿纸上打草稿。他努力睁大眼睛,观察着身边的一切:院子里老槐树最后几片飘落的黄叶打着旋儿的样子;母亲在灯下纳鞋底时,针线穿过厚布发出的“嗤啦”声;弟弟家宝把糖纸舔得干干净净,然后小心地展平,夹在旧课本里的动作;父亲晚归时,身上那股洗也洗不掉的、混合着汗味和窑灰的独特气息……他都尝试着用自己认识的那几百个字,笨拙地记录下来。
他尤其记得林老师说的“像什么”。看到灶膛里跳跃的火苗,他写“火苗像跳舞的小精灵”;看到冬日窗户上凝结的冰花,他写“冰花像长满了羽毛的树叶”;听到风吹过光秃秃的杨树枝,呜呜作响,他写“风声像有人在很远的地方哭”。虽然这些比喻大多稚嫩甚至有些不通顺,但他乐此不疲。写完了草稿,他会反复读几遍,改掉一些太明显的错字和不通顺的地方,然后才无比珍惜地、一笔一划地誊写到那个淡蓝色的新日记本上。
每次写完,合上本子,看着封面上那淡蓝色的几何线条,他心里就感到一种奇异的平静和充实。
吴小梅经常凑过来看哥哥写日记,虽然很多字她还不认识,但看到哥哥那么认真,本子那么干净漂亮,眼里的羡慕就更浓了。她也会拿出自己的小本子(是张秋萍老师奖励给她的,很薄),学着哥哥的样子,在上面画些小花小草,或者歪歪扭扭地写上几个刚学会的字。她期待着快点长大,快点升到四年级,拥有属于自己的、像哥哥那样的漂亮本子。
而吴家宝呢?他依旧只关心他的糖。他收集的糖纸越来越多,花花绿绿铺满了半个炕席。他最大的乐趣,就是舔完糖块,把糖纸小心地抹平,然后举起来对着油灯看,看那些彩色的图案在灯光下变得半透明。有时候,他会把一张特别喜欢的糖纸,趁吴普同不注意,偷偷贴到哥哥那本淡蓝色日记本的封面上,觉得这样更好看。吴普同发现后,总会又好气又好笑地小心揭下来,再耐心地告诉弟弟:“这是写日记的本子,不能贴东西,贴了不好写了。”吴家宝似懂非懂地点点头,转头又去找新的糖纸了。对他来说,哥哥那个宝贝本子,远不如一张印着孙悟空或者小汽车的糖纸有意思。
日子就在这炕桌的誊写、弟妹的期待与懵懂中,一天天滑过。秋风越来越凉,杨树的叶子几乎掉光了。吴普同的淡蓝色日记本,也渐渐被他的字迹填满了好几页。每一页,都记录着他眼中这个平凡乡村家庭的点点滴滴,记录着他笨拙却无比真诚的观察和感受。那墨香,那昏暗电灯的光晕,那新本子带来的郑重感,以及林老师那个小小的红“好”字,像几股细细的暖流,悄然汇入他“灯下的路”,驱散着深秋的寒意,也照亮了他笔下那个虽然微小却渐渐清晰起来的世界。
喜欢凡人吴普同请大家收藏:(m.x33yq.org)凡人吴普同33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