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学的钟声终于“当当当”地敲响了,清脆而悠长。这一次,孩子们冲出教室的速度依旧很快,但兴奋的喧闹声中,明显掺杂了更多的抱怨和唉声叹气。
“我的天!还要写日记!还要求那么多!” 张二胖一出教室门就大声嚷嚷起来,把油印纸揉成一团又展开,“还估算?我连秤都不认识!”
“就是!放假还要写作业,林老师也太……”旁边一个男生附和着。
“唉,那篇《秋天》还挺长的……”也有人担心背诵。
王小军和吴普同走在一起,王小军看着作业纸,还算镇定:“抄写背诵还好说。观察日记……写玉米或者花生都行,反正要收。就是这估算……”他挠挠头,“到时候看看我爹他们怎么弄吧。”
吴普同没说话,只是默默地把油印纸折好,小心翼翼地夹进他那本珍贵的淡蓝色日记本里。那本子此刻仿佛有了额外的重量。他回头望了一眼教室,林老师正在整理讲台,夕阳的余晖透过窗户,给她年轻的侧影镀上了一层柔和的金边。她又望了一眼窗外那片广袤的、等待着被收割的金色田野。丰收的景象壮阔而迷人,但此刻在他眼中,却与书包里那张油印纸上的字迹重叠在一起,形成一种难以言喻的矛盾感。
回家的路上,夕阳依旧慷慨地洒下金辉,将他们的影子拉得长长的。伙伴们还在七嘴八舌地议论着作业的“不近人情”,讨论着明天该先去谁家的地里帮忙。吴普同却有些心不在焉。他摸了摸书包里的日记本和作业纸,又抬头看了看天边那轮巨大的、缓缓下沉的红日,再低头看看脚下这条通向家、也通向田野的土路。
“灯下的路”似乎刚刚被那篇日记点燃了一点暖光,此刻却又被骤然拉长、拓宽,延伸进了这片广袤而沉重的秋光里。前方等待他的,不再仅仅是油灯下的墨香与书写,更是烈日下的镰刀、汗水浸泡的劳作,以及如何在疲惫的间隙,去完成林老师口中那需要“用心”、“联系实际”的观察与思考。一个月的长假刚刚拉开序幕,喜悦与压力,自由与责任,书本与土地,像几股无形的绳索,悄然缠绕上了这个乡村少年的心头,让这条秋收假期的路,显得格外漫长而充满未知的挑战。他深吸了一口带着庄稼清香的空气,脚步不自觉地加快了些,仿佛要快点回家,去面对那即将到来的、混合着泥土气息与作业油墨味的双重生活。
喜欢凡人吴普同请大家收藏:(m.x33yq.org)凡人吴普同33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