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学回家的路上,寒风似乎也变得温柔了。吴普同把成绩单小心翼翼地折好,放进贴身的衣兜里,感受着它隔着棉袄传来的温热。他走得很快,几乎是跑着回家的。推开院门,浓郁的肉香和炸丸子的香气扑面而来。李秀云正在灶房忙碌,家宝和小梅在院子里追着玩。
“妈!妈!”吴普同迫不及待地冲进灶房,声音因为激动而有些变调。
“咋了?慌慌张张的。”李秀云正往油锅里下丸子,头也没回。
“成绩!成绩出来了!”吴普同掏出那张被焐热的成绩单,献宝似的递到母亲面前,“我考了第十名!全班第十!”
李秀云愣了一下,关小了灶火,在围裙上擦了擦手,才接过成绩单。她识字不多,但数字和“第10名”还是认得的。她眯着眼睛,凑近灶膛里透出的火光,仔细看了又看,脸上渐渐绽开难以置信的惊喜笑容:“第十?真的?语文九十一?数学八十五?哎哟我的儿!”她一把搂过吴普同,声音里充满了激动和骄傲,“好!真好!比你爹强多了!快,快去告诉你爹!”
吴建军正在后院劈柴,听到动静走了过来。当他看到成绩单上鲜红的分数和名次时,那张被生活雕刻得沟壑纵横的脸上,先是怔忡,随即也慢慢漾开了笑容。他伸出粗糙的大手,用力揉了揉吴普同的头发,动作有些笨拙,却带着前所未有的温度:“嗯,好小子!没白供你上学!晚上多吃点肉!” 没有太多华丽的词藻,但这朴实的话语和眼神中的肯定,比任何奖励都让吴普同感到满足。
弟弟家宝和小梅也围了过来,虽然不太懂第十名意味着什么,但看到爹娘和哥哥都那么高兴,也跟着又蹦又跳。小小的院落里,因为这纸成绩单,洋溢着比肉香更浓郁的喜悦和希望。
终于,除夕夜在万千期待中降临了。
下午,吴家宝和小梅就迫不及待地换上了母亲缝制的新棉袄(虽然布料普通,但洗得干干净净)。吴普同也穿上了自己最好的那件蓝布褂子。堂屋里,那张八仙桌被擦得锃亮,挪到了正中央。桌子上方,那盏吝啬的15瓦灯泡被换成了一个稍大些的25瓦灯泡(这是除夕夜才有的奢侈),昏黄的光晕勉强照亮了整个堂屋。桌子上,摆满了李秀云忙碌一天的成果:切成薄片、油光发亮的猪头肉和猪肝;自家灌制的、散发着独特香气的粉肠;热气腾腾的白面馒头;还有一小碟平时舍不得吃的油炸花生米。虽然远称不上奢华,但在吴家孩子的眼里,这已是丰盛无比的“年夜饭”了。
最引人注目的,还是桌子正中央那台飞跃牌黑白电视机。它像一个尊贵的客人,被擦拭得一尘不染。天线早已被吴建军调整到最佳角度(下午反复调试了好久),虽然屏幕边缘依旧有细微的雪花干扰,但画面已经清晰了许多。
天刚擦黑,一家人就围坐在八仙桌旁。昏黄的灯光与电视机屏幕发出的幽幽荧光交织在一起,营造出一种奇异而温暖的氛围。窗外,零星的鞭炮声开始响起,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硫磺味。
“爹,快开电视!春晚要开始了!”吴小梅盯着电视机,急切地催促着。关于“春节联欢晚会”的神奇,他们早已从林老师和去过镇上的同学口中听了无数遍。
吴建军也有些紧张和期待,他深吸一口气,郑重地按下了电视机的开关。
“咔哒。”
屏幕亮起,一阵熟悉的雪花和“滋啦”声后,画面稳定下来!鲜艳(虽然是黑白的,但对比度很高)的舞台背景出现在屏幕上,几个穿着喜庆衣服的主持人正笑容满面地说着什么,清晰的声音透过小喇叭传了出来:“亲爱的观众朋友们,大家春节好!这里是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的直播现场……”
“噢!开始了!开始了!”吴家宝兴奋地拍着小手。
吴普同和小梅也屏住了呼吸,眼睛一眨不眨地盯着那块神奇的玻璃屏幕。这是他们第一次在自己家里看春晚!那种新奇和激动,难以言表。
李秀云端上了热气腾腾的饺子。“快,趁热吃饺子!一边吃一边看!”她脸上洋溢着满足的笑容。
一家人围坐在桌前,一边吃着香喷喷的饺子、猪头肉和粉肠,一边目不转睛地看着电视。屏幕上,精彩的节目一个接一个:热闹欢腾的歌舞《闹新春》,演员们穿着鲜艳的服装(在黑白屏幕上呈现深浅不同的灰色),舞姿矫健;诙谐幽默的相声《虎口遐想》,牛群和冯巩的表演引得吴建军也忍不住笑出声来;还有惊险刺激的杂技,看得家宝和小梅惊呼连连……
当红歌星费翔出场时,整个堂屋的气氛达到了高潮。屏幕上的他高大英俊,穿着时髦的皮夹克,深情地演唱着《故乡的云》和《冬天里的一把火》。那充满磁性的嗓音和富有感染力的表演,透过小小的荧屏,深深震撼了从未见过明星的吴家孩子们。吴普同觉得自己的心也跟着那旋律在跳动,仿佛看到了一个遥远而充满魅力的世界。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凡人吴普同请大家收藏:(m.x33yq.org)凡人吴普同33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