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一日的太阳刚刚爬上山头,吴普同就已经蹬着自行车行驶在通往王格庄乡的土路上了。车把上挂着的布兜里,母亲准备的窝头和咸菜随着路面颠簸轻轻晃动。今天是正式开学的日子,虽然选择了走读,但他还是早早出发,生怕错过什么。
县三中今天比报到那天热闹得多。校门口停满了各式各样的自行车,从崭新的二六轻便车到除了铃不响哪儿都响的老爷车,排成了长长的两排。学生们三五成群地往里走,有的由父母陪着,有的自己背着书包,脸上都带着新学期特有的兴奋和忐忑。
公告栏前围得水泄不通,大家都在看分班名单。吴普同把自行车停好,锁牢,这才挤进人群。高一就两个班,每班五十六人。他的手指在一班名单上慢慢移动,没有找到自己的名字。心里咯噔一下,赶紧看向二班名单。
“吴普同”三个字赫然在列。他轻轻松了口气,继续往下看,发现了几个西里村附近村子的名字,但都不太熟悉。
“同学,让一让。”一个声音从身后传来。吴普同回头,看见一个矮个子男生正努力往里面挤,鼻梁上架着一副厚厚的眼镜。
“你也找名字?”吴普同侧身让出一点空间。
“嗯,我叫辛志刚,张各庄的。”男生腼腆地笑笑,镜片后的眼睛眯成两条缝,“咱们是邻村呢。”
两人在二班名单里都找到了自己的名字。辛志刚挠挠头:“真好,咱俩一个班。”
这时,广播响了:“请高一新生到操场集合,按班级站队!”
操场上,两个班主任已经等在那里。一班的班主任是个中年男老师,戴着一副厚厚的眼镜;二班的班主任是个年轻女老师,扎着马尾辫,看起来很精神。
“我叫杨秀英,是二班班主任,教语文。”女老师声音清脆,“现在按我念的名字排队,然后带你们去教室。”
吴普同和辛志刚站在一起,跟着队伍向教室走去。二班的教室在第二排西头第一间。推开门,一股石灰水混合着旧木头的气味扑面而来。教室比想象中要大,二十八张双人课桌整齐排列,虽然旧但很结实。黑板是新刷的,墨绿色的底,边上放着一盒粉笔。
“自己找位置坐,暂时这么坐着,以后还会调整。”杨老师说。
吴普同选了个靠窗的位置。从这里能看到操场和远处的杨树林。他刚坐下,辛志刚就笑着在他旁边坐下:“咱俩同桌吧?”
前桌来了两个女生。一个方脸,梳着两条麻花辫;一个圆脸,剪着齐耳短发,脸颊红扑扑的,微微有些胖。她们都穿着崭新的蓝白校服,一看就是镇上来的。
“这儿有人吗?”圆脸女生指着吴普同前面的座位问。
吴普同摇摇头。两个女生放下书包坐下,很快就开始叽叽喳喳聊起来。
“我叫王红梅,”圆脸女生突然转过身来,“她叫李静。你们是哪个村的?”
“西里村,吴普同。”
“张各庄,辛志刚。”
王红梅眼睛一亮:“我知道张各庄,我姥姥家就在那儿!你们村是不是有个很大的打谷场?”
辛志刚连连点头:“对的对的,就在村东头。”
李静也转过身来,她比方脸要文静些,但也很健谈:“你们怎么都没穿校服?今天开学典礼要求穿的。”
吴普同和辛志刚对视一眼,都有些尴尬。最后还是辛志刚开口:“我们走读的,还没来得及买。”
王红梅恍然大悟:“哦,你们是农村来的啊。没事,校服下周才必须穿呢。”
这话说得直白,但没有恶意。吴普同发现这两个镇上女生虽然穿着打扮比农村学生讲究,但并没有看不起人的意思。
杨老师拍拍手,让大家安静:“今天是开学第一天,不上课。上午开学典礼,下午大扫除。现在我们去操场参加开学典礼。”
开学典礼在操场上举行。校长讲话,老师代表发言,学生代表宣誓......阳光渐渐强烈起来,站在操场上有些燥热。吴普同注意到,城镇学生大多戴着帽子,而农村学生就直接晒在太阳下。
典礼结束后,各班带回教室。杨老师分配下午大扫除的任务:“男生去后勤领工具,女生擦玻璃和桌椅。注意安全,不要打闹。”
吴普同和辛志刚被分去领工具。后勤处在西北角食堂旁边,两人穿过整个校园。辛志刚边走边说:“我哥以前就在这儿上的高中,他说县三中虽然破,但老师教得挺好。”
工具房里堆满了扫把、铁锹和箩筐。后勤老师登记了班级,让他们领走了需要的工具。
回到教室,大扫除已经热火朝天地开始了。女生们站在凳子上擦玻璃,男生们扫地、洒水。王红梅和李静配合着糊窗户纸——有些窗户的玻璃破了,只能用纸糊上。
“吴普同,来帮个忙!”王红梅喊道,“帮我按着这边,我刷浆糊。”
吴普同赶紧过去帮忙。王红梅干活很利索,刷浆糊、贴纸、抹平,一气呵成。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凡人吴普同请大家收藏:(m.x33yq.org)凡人吴普同33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