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随意聊了几句路上的情况,马雪萍便起身:“那行,你们缓过来了,咱就出发。今天带你们去个地儿,新开的一家商场,顶楼有个空中花园,视野特别好,顺便就在那儿解决午饭。”
一行人下楼,姐夫开的是一辆崭新的银色捷达。坐在车里,吴普同看着窗外石家庄的街景,感受着这个年轻小家庭展现出的活力与都市气息,心中的紧张感稍微缓解了一些,但那种无形的差距感依然存在。
商场很高档,空中花园的设计确实别致,绿植环绕,可以俯瞰部分城景。午餐选在一家环境优雅的融合菜餐厅。点菜时,马雪萍很照顾吴普同,询问他有没有忌口,喜欢吃什么。
“普同,别客气,想吃什么就点。你们大学生平时在学校食堂也吃不到什么好的,今天改善改善伙食。”马雪萍把菜单推到他面前。
吴普同推辞不过,点了一道价格适中的家常菜。马雪萍又加了好几道店的招牌菜。
席间,话题很自然地围绕着大学生活展开。马雪萍比马雪艳大四岁,已经工作几年,在一家贸易公司做行政,姐夫是搞IT的。他们对大学校园似乎还有些怀念,问了不少关于课程、社团的问题。
“普同,你们畜牧养殖专业,以后就业方向挺明确的吧?”姐夫问道,语气像是朋友间的闲聊。
“嗯,对口单位比较多,养殖场、饲料公司、兽药企业都可以。就是想先扎实学好技术。”吴普同回答得谨慎而务实。
马雪萍点点头:“有技术傍身挺好,到哪儿都饿不着。不像我们,做行政杂事多,专业性不强。”她说话很直接,带着点自嘲。
“姐,你现在不是也挺好嘛。”马雪艳说。
“混口饭吃呗。”马雪萍笑了,转而看向吴普同,“雪艳这孩子,有时候有点小脾气,你多包涵点啊。她一个女孩子在外面上学,有你这个靠谱的同学照顾着,我们也放心些。”
这话说得巧妙,既表达了关心,又暗含了对吴普同的初步认可。吴普同连忙说:“姐姐言重了,雪艳她很懂事,平时……平时是她照顾我比较多。”
马雪艳在桌子底下轻轻踢了他一下,脸上却是甜甜的笑意。
这顿饭吃得很愉快,马雪萍性格开朗,善于调节气氛,姐夫虽然话少,但总是在恰当的时候微笑点头,让人感觉很舒服。
下午,他们在商场里逛了逛。马雪萍对时尚很敏感,拉着妹妹看衣服,偶尔也会给吴普同一些建议,比如“男生穿这种纯色T恤显得精神”、“牛仔裤搭配板鞋永远不过时”之类的,语气自然,不让人反感。吴普同大多只是听着,偶尔点头。
傍晚,他们没有在外面吃,姐夫提议回家做饭,展示一下厨艺。“让你们尝尝我的手艺,比外面吃得舒服。”
回到家,姐夫系上围裙进了厨房,马雪萍打下手。吴普同这次坚持要帮忙摘菜洗菜,马雪萍没再拒绝,递给他一把蒜苗。厨房里,两个男人一个切菜一个炒菜,马雪萍姐妹在旁边剥蒜、聊天,小小的空间里充满了锅碗瓢盆的碰撞声和笑语声,充满了年轻家庭的烟火气。
晚餐是简单的三菜一汤,但味道很好。姐夫还开了一瓶红酒,给每人都倒了一点。“节日嘛,稍微喝一点,助助兴。”
饭后,四人坐在客厅沙发上聊天,看着电视里播放的综艺节目。马雪萍问起吴普同老家的情况,问得比较笼统,比如“家里气候怎么样”、“主要种什么庄稼”,避开了可能涉及经济状况的具体问题。吴普同也尽量轻松地回答。
时间过得很快,第二天一早吴普同和马雪艳就要返回保定。临睡前,马雪萍拿出一个纸袋,递给吴普同。
“普同,这次来得匆忙,也没准备什么。这两条领带,是你姐夫之前买的,搭配西装用的。你们大学生,以后参加正式点的活动、面试什么的,总用得着。你别嫌弃,拿着。”
吴普同愣住了。他看着那纸袋,里面确实是两条看起来质地不错的领带。他明白这绝非“之前买的”那么简单,显然是精心准备的礼物。
“姐,这太贵重了,我……”他窘迫地想要推辞。
“拿着吧,”马雪萍不由分说地塞到他手里,语气爽快,“一点心意。以后在学校,和雪艳互相照顾,共同进步,比什么都强。”
马雪艳也在旁边说:“姐姐姐夫的心意,你就收下嘛!”
吴普同看着姐姐真诚的目光,又看了看马雪艳,喉头有些哽咽。他接过纸袋,感觉那小小的袋子重若千钧。这不仅仅是一份礼物,更像是一种无声的认可和期许。
“谢谢……谢谢姐姐,谢谢姐夫。”他低下头,郑重地道谢。
回到客房,吴普同将那两条领带小心地拿出来。一条是深蓝色,一条是银灰色带细斜纹。他从未拥有过如此“正式”的物品。抚摸着光滑的面料,他心中五味杂陈。有受到尊重和接纳的感动,有对未来可能需要的“正式场合”的模糊想象,更有一种沉甸甸的压力——他必须更加努力,才能配得上这份善意,才能为自己和身边这个女孩,搏一个像姐姐姐夫这样、甚至更好的未来。
这次短暂的石家庄之行,像一颗投入他心湖的石子,激起了层层涟漪。他见到了一个与他出身环境不同的、年轻都市家庭的样本,感受到了同龄人(姐姐姐夫)的奋斗成果与生活方式,也更清晰地看到了自己需要努力的方向。旅程即将结束,而他人生的漫长旅程,似乎才刚刚揭开序幕的一角。他握紧了手中的领带,目光坚定。
喜欢凡人吴普同请大家收藏:(m.x33yq.org)凡人吴普同33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