置身于这小小方寸之间,感受着室友们截然不同的人生选择与状态,吴普同的心绪也难以平静。他清楚地知道,自己既不可能像康大伟、梁天赋那样在仕途人际上长袖善舞,也缺乏李政、杨维嘉那种破釜沉舟、一心向学的绝对专注与毅力。他来自农村,家庭的期望和现实的担子,让他无法完全沉浸在象牙塔的学术追求中,也无法毫无负担地去经营那些看似风光却虚无缥缈的关系。
他的重心,很自然地,落在了马雪艳身上,以及他们共同的、迫在眉睫的任务——攻克英语四级。
开学后的第一次见面,是在二号教学楼他们熟悉的老位置。几个月不见,马雪艳似乎清瘦了一些,但眼神明亮,看到吴普同时,脸上瞬间绽放的笑容比秋日的阳光还要灿烂。然而,当话题不可避免地转到英语四级时,那笑容便蒙上了一层阴影。
“我又把真题拿出来看了,感觉还是好多不会……”马雪艳咬着下唇,手指无意识地卷着书页,“这次要是再不过,我真的……”
“别给自己泄气。”吴普同打断她,语气坚定,“这次不一样,我们有的是时间,一起复习。从今天起,我们定个计划,每天雷打不动,至少一起学两个小时英语。”
他说到做到。于是,图书馆靠窗的位置,或者二号教学楼那间人少的教室,成了他们最常驻足的“根据地”。吴普同将自己的英语学习经验,哪怕是笨办法,也毫无保留地分享给她。他帮她分析长难句,陪她练习听力,督促她反复背诵核心词汇。马雪艳也收起了往日偶尔的懒散和小性子,学得异常刻苦。有时,她会因为一篇错误率极高的阅读而沮丧得几乎掉泪;有时,又会因为一次听力模拟成绩不错而雀跃不已。吴普同则扮演着鼓励者、监督者,偶尔也是出气筒的角色,耐心地陪她度过情绪起伏的每一天。
在陪伴马雪艳备考的同时,吴普同也不得不开始严肃地思考自己的未来。大三了,“毕业”这个词不再是遥不可及的传说。考研?他并非没有动过心。看着李政和杨维嘉的拼搏,他偶尔也会羡慕那种对知识更深层次的探索可能带来的更高起点。但一想到读研意味着还要继续向家里伸手要钱,意味着要推迟承担家庭责任的时间,这个念头就像是被秋风吹动的烛火,摇曳不定。家里为了盖新房,恐怕已倾尽所有,弟弟家宝还在工地上流汗,他如何能开口?
那么,直接工作?这是他更现实的选择。他所学的畜牧养殖专业,就业方向相对明确,各地的养殖场、饲料公司、兽药企业,都是潜在的去处。他开始有意识地关注起相关的招聘信息,虽然距离毕业还有一年多,但一种未雨绸缪的紧迫感已然滋生。他需要积累更多的实践经验,需要让自己的简历看起来更丰满。是争取去学校的实验牧场帮忙?还是找个相关的单位实习?这些问题,开始频繁地出现在他的脑海里,尤其是在夜深人静,听着室友们或奋笔疾书、或酣然入梦的呼吸声时。
一次,在和马雪艳从图书馆出来的路上,秋月如水,凉风习习。吴普同忍不住将自己的迷茫说了出来。
“雪艳,你说……我毕业后,是找工作好,还是试试考研?”
马雪艳挽着他的胳膊,靠得更紧了些,沉默了一会儿,才轻声说:“不管你选哪条路,我都支持你。不过……你要是考研去了别的城市,那我们……”她没有说下去,但话语里的担忧显而易见。
吴普同握紧了她的手。是啊,他们两人的未来,早已紧密地捆绑在一起。他的选择,不仅关乎他个人的前途,也影响着他们感情的走向。这个认知,让他的抉择变得更加沉重。
“我再想想。”他最终只能这样说。
大三的生活,就在这种看似自由、实则充满内在张力的状态下展开了。课程不再填满所有时间,但每个人的时间都被各自的选择和目标填得更加满满当当。吴普同穿梭在专业课教室、图书馆和与马雪艳约定的自习地点之间,一面夯实着专业基础,一面奋力帮女友攻克英语难关,一面在内心深处,与自己关于未来的迷茫和焦虑进行着无声的角力。秋天的校园,天高云淡,景色宜人,但对于站在人生岔路口的年轻人们而言,内心却涌动着一股看不见的、决定命运的暗流。他知道,他必须尽快找到自己的方向,为了自己,也为了那个将未来寄托在他身上的女孩。
喜欢凡人吴普同请大家收藏:(m.x33yq.org)凡人吴普同33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