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天亮,杨廷和就早早起身,简单收拾了一下,便匆匆向杨洪奎家走去。到了杨洪奎家,只见杨洪奎正在院子里收拾摘下来的苹果。
杨洪奎一抬头,看到杨廷和站在门口,脸上立刻露出惊喜的神情,马上伸出手拉住他,热情地说道:“我前几天听说你已经回村了,本想过去看看你,可这几天秋收太忙了,实在抽不出时间。正好今天稍微有点空闲,咱进屋好好聊一聊。”说着,就拉着杨廷和的手往屋里走。
一进屋,是个不大的小客厅。客厅正面摆着一张八仙桌,桌子下面整齐地放着一堆凳子。杨洪奎从下面拖出两个凳子,一个递给杨廷和,一个自己坐下,示意杨廷和也坐下。随后,他扭头朝里屋喊道:“泡壶茶来,廷和来了。”
杨廷和与杨洪奎年龄相仿,曾经读书时就在一个班,两人的关系十分要好。杨洪奎的父亲解放前是地下党,为革命事业做过贡献。新中国成立后,他一直担任村长。1958年,国家大办钢铁,城里招工,杨廷和与杨洪奎当时都很心动,本打算一起去城市闯荡,开启新的生活。可命运弄人,就在他们准备出发的时候,杨洪奎的父亲突然得了重病,杨洪奎放心不下父亲,只能放弃这次机会。1961年,杨洪奎的父亲病逝,后来,村里经过选举,选了杨洪奎担任新的村长。而杨廷和则顺利当上翻砂厂的一名工人。
1966年,那个特殊的年代,有一天,城里突然来了一帮学生,气势汹汹地闯进杨洪奎家,说他父亲解放前有叛变行为,要对他家进行搜查。他们在屋里翻箱倒柜,把家里弄得一片狼藉,结果什么也没找到。临走时,他们抢走了杨洪奎奶奶留下的一尊菩萨,还恶狠狠地说这是四旧,必须没收。不仅如此,他们还警告杨洪奎,如果找到他父亲叛变的证据,就要把他拉出去游街批斗。杨洪奎当时吓得不知所措,内心充满了恐惧和无助。在这种情况下,他第一时间想到了杨廷和,于是赶紧跑到城里找杨廷和求助。杨廷和没有丝毫犹豫,把他藏到自己的宿舍里,让他暂时躲避风头。等外面的风声渐渐平息之后,杨洪奎才回到村里。
1.2 师徒情谊
这次见面,两人刚一坐下,杨廷和就迫不及待地把自己心中的烦恼和困惑一股脑地说了出来。他详细地讲述了自己离开翻砂厂后的种种担忧,以及对翻砂厂未来发展的迷茫。杨洪奎静静地听着,不时地点点头,等杨廷和说完,他沉思片刻,缓缓说道:
“廷和,我理解你的心情,翻砂厂对你来说意义重大。虽然我不太了解翻砂厂的具体情况,但咱们可以一起想想办法。现在村里也在寻求发展,或许可以把翻砂厂的技术和村里的发展结合起来,说不定能找到新的出路。”
听到杨洪奎这么说,杨廷和的眼中闪过一丝希望的光芒,他急切地问道:“洪奎,你具体有什么想法?快给我说说。”
杨洪奎端起茶杯,喝了一口茶,然后不紧不慢地说:
“我觉得咱们可以先对翻砂厂的现状做个详细的调查,了解它的优势和不足。然后看看村里有哪些资源可以利用,能不能把翻砂厂的业务扩展到我们村。比如说,村里有不少闲置的劳动力,如果搞个类似翻砂厂的项目,正好可以解决这些人的就业问题。而且,咱们还可以考虑拓展销售渠道,把产品卖到周边的村子甚至更远的地方去。”
杨廷和听着杨洪奎的话,越听越觉得有道理,心中的阴霾也渐渐散去。他兴奋地说:
“洪奎,你说得太对了!我怎么就没想到这些呢?看来找你帮忙真是找对人了。”
两人越聊越投入,不知不觉已经过了中午。杨洪奎的老伴做好了饭菜,招呼他们吃饭。在饭桌上,两人还在继续讨论着翻砂厂的发展计划,充满了信心和期待。吃完饭后,他们又接着聊, 突然,杨廷和的老伴急匆匆跑来:
“老头子,你赶快回家!”
老伴鬓角沾着细碎汗珠,扶着门框气喘吁吁,“你们厂一帮小年轻骑着自行车来看你了!”杨廷和握着茶缸的手微微发颤,起身时带得木椅在水泥地上刮出刺耳声响。他顾不上与杨村长寒暄,便随着老伴快步往家走。推开斑驳的红漆铁门,院里的梧桐树下早已站了六七个穿着工装的年轻人。二八自行车歪歪扭扭地倚着砖墙,车筐里还塞着用报纸包着的点心。“杨师父!”此起彼伏的喊声里,徒弟们像见着自家长辈般围拢上来,带着车间特有的铁屑味与汗湿气息。
杨廷和布满老茧的手紧紧握住离得最近的几个徒弟,眼眶微微发红:
“我昨天晚上翻来覆去睡不着,满脑子都是你们!厂里现在情况咋样?”“师父,别提了!”
徒弟小白摘下沾着油渍的鸭舌帽,重重叹了口气,
“上个月,炉里的铁水温度没控好,整整一炉铸件全报废了。厂长在车间大发雷霆,不光扣了我们整月奖金,听说这个月工资还要再扣30%!”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家族企业覆灭启示录请大家收藏:(m.x33yq.org)家族企业覆灭启示录33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