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云压城:楚绞之战的开端
公元前 700 年,正值春秋初期,楚国在楚武王的带领下,国力日益强盛,其野心也在不断膨胀,开始了对外扩张的征程。这一次,楚国将目光投向了位于今湖北郧县西北的绞国。绞国虽小,却占据着重要的战略位置,成为楚国北进中原道路上的一块绊脚石。
楚国大军浩浩荡荡地向绞国进发,一时间,刀枪如林,战旗如云,大有泰山压顶之势。很快,楚军便兵临绞国都城之下,将其南门围得水泄不通。绞国国君得知楚军来袭,赶忙组织军民顽强抵抗。绞国都城城墙高大坚固,守城士兵戒备森严,日夜坚守岗位,毫不懈怠。楚军多次发起猛烈的攻城行动,然而,面对绞国军民的顽强抵抗,一次次都无功而返,损兵折将。
楚武王望着久攻不下的绞国都城,心中焦急万分。他深知,长期僵持下去,对楚军极为不利,不仅会消耗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还可能会引发其他诸侯国的干预。于是,他急忙召集文武官员,在营帐中商议破城之策。
众人围坐在一起,眉头紧锁,气氛凝重。大家你一言我一语,提出了各种建议,但都被一一否决。就在众人一筹莫展之际,一位名叫屈瑕的文官站起身来,打破了沉默。屈瑕,乃楚武王之子,当时担任莫敖一职,这是楚国的最高官职,相当于大司马。他平日里足智多谋,对军事战略有着独特的见解。
初露锋芒:樵夫计的首次实施
屈瑕向前一步,向楚武王行了一礼,然后胸有成竹地说道:“大王,臣以为绞国国王行事一向草率,缺少谋略,又听不进忠言劝谏。我们可利用这一点,以智取之。臣建议,我们先派出一些士兵,假扮成樵夫,前往绞国都城北门外的山林中砍柴。绞国国王见此,必定会认为我们的士兵是为了获取柴火,而放松警惕,派兵出城捉拿。我们则可在山林中设下伏兵,等绞军进入包围圈后,一举将其歼灭。”
楚武王听了屈瑕的计策,眼前一亮,心中暗自赞叹:“此计甚妙!” 他微微点头,脸上露出了满意的笑容,说道:“屈瑕,此计甚妙,就依你所言。” 于是,楚武王立即下令,挑选了一批身强力壮、反应敏捷的士兵,让他们换上普通百姓的服装,带上砍柴工具,伪装成樵夫,准备执行诱敌任务。
第二天清晨,天色微明,薄雾还未完全散去,山林中弥漫着清新的气息。只见楚军中的 30 名士兵,身着粗布麻衣,肩扛斧头,手提绳索,大摇大摆地朝着绞国都城北门外的山林走去。他们的脸上洋溢着轻松的神情,仿佛真的只是一群普通的樵夫,出来砍柴谋生。城头上的绞国守军,一直密切关注着城外的动静。当他们看到这些楚国 “樵夫” 时,不禁心中一喜,连忙向绞国国王报告:“大王,楚国的一些士兵竟扮成樵夫,在北门外的山上砍柴,看样子毫无防备,我们正好可以将他们一网打尽!”
绞国国王正为楚军的围困而烦恼不已,听到这个消息,顿时觉得机会来了。他不假思索,立即下令:“速速派出一支轻骑部队,出城捉拿这些楚国樵夫,一个也不许放过!让楚军知道我们绞国的厉害!”
随着一阵急促的马蹄声,一支轻骑部队如离弦之箭般从北门飞驰而出。他们迅速逼近正在砍柴的楚国 “樵夫”,将其团团围住。楚国 “樵夫” 们见势不妙,假装惊慌失措,四处逃窜,但很快就被绞国士兵一一擒获。绞国士兵得意洋洋,押着这 30 个楚国 “俘虏” 凯旋而归。
绞国国王看到被押解回来的楚国 “樵夫”,心中甚是得意,以为楚军不过如此,士气大振。他哈哈大笑道:“楚军真是愚蠢至极,竟然派这些士兵出来砍柴,简直是自投罗网。看来,楚国也没有什么可怕的。” 众大臣纷纷附和,夸赞国王英明神武。
危机暗伏:局势的转折
接连几天,楚国的 “樵夫” 们都顺利地完成了诱敌任务,绞国士兵每次都能轻松地抓到他们,这让绞国国王愈发得意忘形,认为楚军不过是一群不堪一击的乌合之众,根本不足为惧。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绞国的一些谋士开始察觉到事情有些不对劲。他们发现,楚国的 “樵夫” 数量不仅没有减少,反而越来越多,而且每次都不带任何武器,也没有士兵保护,这实在是太不符合常理了。
终于,在第六天,一位谋士再也坐不住了,他匆匆来到王宫,向绞国国王进谏道:“大王,臣以为此事必有蹊跷。这几日,我们虽然屡屡擒获楚国的‘樵夫’,但楚军的行为却十分怪异。他们不断派出‘樵夫’,且不加保护,这很可能是他们设下的陷阱,故意引诱我们出城,然后加以围歼。大王万万不可再轻敌冒进,否则后果不堪设想啊!”
绞国国王正沉浸在接连胜利的喜悦之中,听到谋士的这番话,心中顿时不悦。他眉头紧皱,脸色阴沉,瞪了谋士一眼,怒斥道:“你这是何意?难道本王连这点判断都没有吗?楚军远离本土作战,粮草和柴火都需要不断补充,他们派人上山砍柴,乃是情理之中的事情。至于他们不派士兵保护,那是他们的疏忽,我们正好可以趁机多捉些‘樵夫’,挫一挫楚军的锐气。你不要在这里危言耸听,扰乱军心!”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皇朝秘闻录,不!是野史秘闻录请大家收藏:(m.x33yq.org)皇朝秘闻录,不!是野史秘闻录33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