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大业年间的并州,深秋的风卷着沙尘掠过晋阳城头,将留守府后院传来的婴儿啼哭撕得粉碎。那是大业三年的十月,李渊的第四个儿子降生时,府里的老仆都说这孩子哭声里带着股狼崽般的野劲,不似寻常婴孩那般软糯。乳母抱着襁褓中的婴儿时总觉得手心发凉,后来才敢偷偷跟人说,那孩子生下来就睁着眼,黑黢黢的眼珠转得飞快,像是在打量周遭的人心。
这孩子便是李元吉,只是那时府里人都唤他三胡。这绰号的由来有两种说法,一种是说他毛发浓密,眉骨突出,相貌带着几分异族气;另一种更私密的传闻,是说他生母窦氏生产前,曾梦见一头三足胡狼闯进内室。李渊听闻这梦境时,正摩挲着腰间的玉带沉吟,半晌才吐出句 “此子恐非池中之物”,却没说清是吉是凶。
李元吉三岁那年,并州爆发瘟疫,府里的乳母染病去世。按照当时的习俗,应由生母窦氏亲自抚育,可窦氏正忙于照料年长的李建成与李世民,便让侍女将李元吉抱到城外的别馆。那段日子里,别馆的看护人总说夜里能听见孩童笑声,有时在柴房,有时在井边,寻过去却空无一人。更奇的是,有次照看的婆子打盹醒来,发现孩子竟躺在院中的老槐树上,小小的身子蜷缩在枝桠间,嘴里还叼着朵野蔷薇。这事传到李渊耳中,他当夜便策马赶往别馆,见李元吉正用小石子打树上的乌鸦,手法竟异常精准。李渊突然想起自己年轻时在龙门射猎,也曾徒手擒过奔鹿,心中那份对这孩子的疏离竟淡了几分。
稍长些的李元吉,成了晋阳城有名的混世魔王。他常带着府里的仆役子弟在街巷间纵马,用弹弓射过路行人的帽冠,被惹恼的商户告到留守府,李渊每次都气得要杖责,却总被窦氏拦下。窦氏私下里对侍女说:“三胡这性子,像极了他外祖父窦毅年轻时的模样,野是野了点,却透着股机灵劲儿。” 可府里的下人们都知道,这位三公子的机灵劲儿总用在歪处。有回他见教书先生的胡子长得有趣,竟趁先生午睡时,将蜂蜜涂在那花白的胡须上,引得一群蜜蜂围着嗡嗡乱转,把个老学究蜇得满脸红肿。
十三岁那年,李元吉在城郊的围场驯出一匹烈马。那马是突厥商人送来的贡品,通体乌黑,唯有四蹄雪白,性子暴烈得能踢碎铁制马槽。府里的马夫都不敢近前,李元吉却光着膀子钻进马厩,手里只攥着根麻绳。众人都以为他要被马踏死,谁知三天后,那匹烈马竟乖乖地任他骑乘。有人说他夜里偷偷给马喂了掺着麻药的草料,也有人说他懂胡人的驯马术,能跟畜生说话。后来这匹马被他取名 “墨电”,每次纵马穿过晋阳街市,总能惊得商户们慌忙收摊,而他则在马上放声大笑,金铃般的笑声里裹着少年人的桀骜。
大业十一年,李渊奉诏讨伐毋端儿起义军,将家眷留在并州。那时十五岁的李元吉,竟带着家丁私开城门,趁夜溜到城外的山林里围猎。他们在山中迷路,误闯了一处废弃的古寺,寺里的老僧说他们惊扰了山神,要罚他们留下抄写经文。李元吉却抽出腰间的短刀,在佛像背后刻下 “李三胡到此一游”,还逼着老僧杀了寺里养的白鹿下酒。酒酣之际,他听闻山中有猛虎伤人,竟独自带着弓箭钻进密林。家丁们找到他时,见他正骑在虎背上,左手揪着虎耳,右手举着染血的匕首,虎眼圆睁却已没了气息。此事传回晋阳,有人说他勇武过人,也有人暗地里说他嗜血成性,连山中精怪都怕他三分。
武德元年,李渊在长安称帝,李元吉被封为齐王。赴任齐州时,他带着整整五十车的财物,其中有一半是从并州商户那里强征来的。齐州的官吏们早听闻这位王爷的名声,都战战兢兢地迎候。谁知李元吉到任后的第一件事,竟是让人在府衙前筑起高台,要与齐州的勇士比试角抵。有个曾在隋军里做过郎将的壮汉自恃勇力,上台挑战,被李元吉一记勾腿摔得满口是血。连胜七场后,他指着台下众人笑道:“山东男儿不过如此。” 这话传到当地士族耳中,有人偷偷给长安递了密信,说齐王在任期间,每日以打猎为乐,将农田辟为猎场,百姓敢怒不敢言。可李渊的回信却只是轻飘飘一句 “吾儿年少,难免顽劣”。
武德二年的夏天,刘武周率突厥兵逼近并州,李元吉奉命留守。城破前夜,他还在府里与姬妾们掷骰子,赌的是城外缴获的突厥弯刀。有部将闯进来禀报军情,他却嫌扫了兴致,让人把那将领拖下去打了四十军棍。等到敌军攻破西门时,李元吉才带着妻妾和亲兵仓皇出逃,路上为了跑得更快,竟将辎重粮草全丢在汾水里。百姓们见他只顾自己逃命,都在背后唾骂,说他连条护家的狗都不如。可他逃到长安后,却在李渊面前哭诉说是寡不敌众,李世民虽知实情,却碍于兄弟情面,只在朝上轻描淡写地提了句 “齐王年轻,经验不足”。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皇朝秘闻录,不!是野史秘闻录请大家收藏:(m.x33yq.org)皇朝秘闻录,不!是野史秘闻录33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